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莫洛尼  拼音:mò luò ní
Giovanni Battista Moroni
人名。(西元1530?~1578)义大利画家。以画肖像为主,所采姿势生动自然,一改过去呆板固定的画姿。著名的作品有〈绅士像〉、〈缝纫师〉、〈安东尼纳巴格洛〉等。
《国语辞典》:尼泊尔(尼泊尔)  拼音:ní bó ěr
Nepal
国名。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参见「尼泊尔王国」条。
《国语辞典》:柯梅尼  拼音:kē méi ní
Khomeini,Ayatollah ruhollah
人名。鲁霍拉·柯梅尼(Ruhollah Khomeini,西元1900~1989),伊朗什叶派最高等级学者「大阿亚图拉」(Grand Ayatollah)、宗教领袖、革命领袖。1963年,柯梅尼因公开批判沙王巴勒维(Mohammad Reza Pahlavi)施政而遭放逐国外;1979年领导革命推翻巴勒维政权,成为国家最高领袖;主政期间,曾发生「伊朗人质危机」与「两伊战争」。1989年因病去世。柯梅尼以伊斯兰律法为统治原则,企图使伊朗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而遭其他领袖反对,于是整肃异己,引发多次暴动,国政遂衰。也译作「何梅尼」。
分类:人名
《国语辞典》:突尼斯  拼音:tú ní sī
Tunis
城市名。为非洲北部突尼西亚共和国的首都。位于该国的东北海岸,有窄小的运河通地中海。面积约一千三百三十三平方公里。是全国交通中心,贸易颇盛,经济以纺织业、种植业为主。而迦太基古城的遗迹就在城郊。
《国语辞典》:温尼伯(温尼伯)  拼音:wēn ní bó
Winnipeg
城市名。位于加拿大南部,温尼伯湖南,为马尼托巴省省会。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国家铁路在此交会,为加拿大最大的谷类集散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市场。
《国语辞典》:普西尼  拼音:pǔ xī ní
Giacomo Puccini
人名。(西元1858~1924)义大利歌剧作曲家,米兰音乐学院毕业。作品旋律优美,富有趣味。代表作有《蝴蝶夫人》、《波希米亚人》、《西方少女》及《杜兰多》等。也译作「浦契尼」。
《国语辞典》:提舍尼  拼音:tí shè ní
佛教戒律。为梵语pratide'saniya音译的省略。意译为对他说、向彼悔等意。指犯戒者所犯的过错,只要向一人坦白忏悔就可以。
《国语辞典》:哥白尼  拼音:gē bái ní
人名。(西元1473年~1543)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提出「地动说」,主张地球及其他行星皆以太阳为中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运行,不但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并影响到后来的科学革命。主要著作为《天体运行论》。
《漢語大詞典》:格林尼治
一译“格林威治”。在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南岸。1675年设英国皇家天文台,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此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以此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1953年天文台迁至赫斯特蒙苏,原址改为全国海洋博物馆、皇家海军学院等。
《漢語大詞典》:格林尼治时间
世界时。旧译作格林威治时间。
《漢語大詞典》:格林尼治天文台
又称“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创立。为国际经度起算点。1953年台址迁到苏塞克斯郡海尔夏姆附近的赫斯特蒙苏城堡,但仍沿用原名。
《漢語大詞典》:格尔尼卡
壁画。西班牙毕加索作于1937年。以当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袭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为题材,描绘了该镇被夷为平地,无辜居民被杀害的惨状。作品采用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
《漢語大詞典》:多米尼加共和国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4.84万平方千米。人口750万(1995年)。首都圣多明各。境内多山。热带气候。农业国。主要产蔗糖。
《漢語大詞典》:多米尼加联邦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751平方千米。人口7.4万(1995年)。首都罗索。属火山岛。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生产和出口香蕉。
《漢語大詞典》:芬尼运动
爱尔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1801年爱尔兰被并入英国。1858年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美国纽约同时成立两个组织,统称芬尼(以爱尔兰传说中的盖尔人英雄芬尼·马库尔统帅的民团命名),纲领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共和国。组成的武装力量,称“爱尔兰共和军”。多次举行武装密谋活动和起义,均失败。19世纪70年代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