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没去就(没去就)  拼音:méi qù jiù
没分寸、不明事理。《董西厢》卷三:「你咱说谎,我著甚痴心没去就,白甚只管久淹萧寺?」
分类:事理
《国语辞典》:就就的  拼音:jiù jiù de
狠狠的,毫不留情的。《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他是已把良心死尽了!算记得就就的,你要不就他,他一著高低,把个妹子断送了!」
《国语辞典》:就里人(就里人)  拼音:jiù lǐ rén
知道内情的人。《水浒传》第六九回:「其日,使个就里人,乘势来问这头亲事。」
分类:知道内情
《分类字锦》:弗就私荐(弗就私荐)
宋史卢革传少举童子知杭州马亮见所为诗嗟异之秋贡士密戒主司勿遗革革闻语人曰以私得荐吾耻之去弗就
分类:知耻
《國語辭典》:功成名就  拼音:gōng chéng míng jiù
事业有所成就,而且有名望。元。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也作「功就名成」、「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分類:功成名就
《國語辭典》:功成名遂  拼音:gōng chéng míng suì
建立了功业,成就了名声。唐。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功成名遂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也作「功成名就」。
《國語辭典》:高不成,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高水准的做不成,低水准的则看不上。比喻不合适而难有成就。《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高不成,低不就,拣择了多少子弟,没个中意的。」也作「高不凑,低不就」、「高不辏,低不就」。
《國語辭典》:高不凑,低不就(高不湊,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比喻不合适而难有成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有怜他的,要荐他坐馆教学,又有诚实人家嫌他是个杂板令,高不凑,低不就。」也作「高不成,低不就」、「高不辏,低不就」。
《國語辭典》:高不成,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高水准的做不成,低水准的则看不上。比喻不合适而难有成就。《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高不成,低不就,拣择了多少子弟,没个中意的。」也作「高不凑,低不就」、「高不辏,低不就」。
《國語辭典》:高不辏,低不就(高不輳,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比喻不适合而难有成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有女婿人物好,学问高的,家事又或者淡薄些。有人家资财多,门户高的,女婿又或者愚蠢些。所以高不辏,低不就。」也作「高不成,低不就」、「高不凑,低不就」。
《國語辭典》:高不成,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高水准的做不成,低水准的则看不上。比喻不合适而难有成就。《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高不成,低不就,拣择了多少子弟,没个中意的。」也作「高不凑,低不就」、「高不辏,低不就」。
《漢語大詞典》:各就各位
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 徐迟 《汉水桥头》:“所有的人员已各就各位,摆好了阵势。”《花城》1981年第5期:“四点半准时营业。 崔大爷 ,到时候拉帘开门,大家各就各位。”
分類:自己岗位
《分类字锦》:髑就脑合(髑就脑合)
韩诗外传期年髑就而后能行三年脑合而后能言
分类:
《漢語大詞典》:花甜蜜就
犹言甜言蜜语。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二折:“临行相别的时候,説的来花甜蜜就。”亦作“ 花甜蜜嘴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有那穷人败子,都来几两几十两的取,取钱的时候,花甜蜜嘴,讲过按月按时,十来分重的利钱,不劳一些费力,定了时刻,自己送上门来。”
分類:甜言蜜语
《漢語大詞典》:回干就湿(迴乾就濕)
谓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慈母德,实堪哀,十月三年受苦灾;冒热衝寒劳气力,迴乾就湿费心怀。”
《分类字锦》:不得就席
后汉书戴凭传年十六郡举明经徵试博士拜郎中时诏公卿大会群臣皆就席凭独立光武问其意凭对曰博士说经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帝即召上殿令与诸儒难说凭多所解释帝善之
分类:讲论
《國語辭典》: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拼音:bù shì dōng fēng yā le xī fēng,jiù shì xī fēng yā le dōng fēng
比喻双方有利害相关时,便会相互倾轧。如:「两党政治的选举,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红楼梦》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國語辭典》:不知就里(不知就裡)  拼音:bù zhī jiù lǐ
不知详细的情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蜚英起初还推一向在阁下睡,不知就里,被打不过,只得把来踪去迹细细招了。」《文明小史》第一○回:「两旁看审的人不知就里,见了奇怪,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私议。」也作「不知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