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中晚唐时人。禅宗僧侣,嗣盐官齐云。常居襄阳关南,世称关南和尚。《祖堂集》卷一七有传。有《乐道歌》长偈1首,情致诙谐,以七言为主,间杂三、五言,多用俚语,显受当时民间俗曲影响。《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皆收此歌,《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禅宗僧侣,约生活于晚唐。嗣沩山灵祐。因居福州灵云院,世称灵云和尚。《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皆有传。上二书录存志勤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汴州人。俗姓李。初出家于卫州白鹿山僖宗中和二年于嵩山受戒。后入闽,嗣禅僧雪峰义存。后梁太祖开平初,闽王王审知请其住福州鼓山,尊为兴圣国师,世称鼓山和尚。从其学者甚众。后晋高祖天福中卒,年七十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李,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初出家于卫州白鹿山。僖宗中和二年(882)于嵩山受戒。后入闽,嗣雪峰义存。后梁太祖开平初,闽王王审知请其住福州鼓山,尊为兴圣国师。世称鼓山和尚。从其学者甚众。后晋天福中卒,年77。《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古尊宿语录》卷三七有传,三书录其诗偈8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鼓山国师。神晏。大梁人也。姓李氏。幼恶荤膻。乐闻钟梵。年十二。时有白气数道。腾于所居屋壁。师即挥毫书璧曰。白道从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定祛邪行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题罢。气即随灭。年甫志学。遘疾甚。亟梦神人与药。觉而顿愈。明年又梦梵僧告云。出家时至矣。遂依卫州白鹿山道规禅师披削。嵩岳受具。谓同学曰。古德云。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慧。岂准绳而可拘也。于是。杖锡遍叩禅关。但记语言。存乎知解。及造雪岭。朗然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其缘熟。忽起搊住曰。是什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惟举手摇曳而已。雪峰曰。子作道理耶。师曰。何道理之有。雪峰审其悬解。抚而印之。暨雪峰归寂。闽帅。于府城左二十里。开鼓山创禅宫。请扬宗教。曰今为诸仁者刺头。入诸圣化门里。斗薮不出。所以向仁者道。教排不到。祖不西来。三世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载不起。凡圣摄不得。古今传不得。忽尔是个汉。未通个消息。向他恁么道。被他蓦口掴。还怪得他么。虽然如此。也不得乱掴。鼓山寻常道。更有一人不跨石门。须有不跨石门句。作么生是不跨石门句。鼓山自住三十馀年。五湖四海来者。向高山顶上。看山玩水。未见一人快利通得。如今还有人通得也。不昧兄弟。珍重。乃有偈。示众曰。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闽帅礼重。常询法要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吉州新淦人。初投本州元證禅师出家。辞师赴东都,复至江西参洞山良价,为其法嗣。又历参大沩安和尚、明招德谦诸僧,曾与香严智闲、岩头全豁、镜清道怤等僧论道。晚住抚州疏山,世称疏山和尚。撰有《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等。后梁时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宋高僧传》避宋太祖讳作光仁。约为晚唐时人,禅宗僧侣,嗣洞山良价。曾参大安和尚,又尝与香严智闲、镜清道怤等论道。撰有《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等。《宋高僧传》卷一三、《祖堂集》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一七均有传,后二书录存匡仁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不知何许人。丛林号矮师叔。以其形质矬陋也。然气槩精爽。其说法。且不以杖拂为用。时时扪抚木蛇。或问焉。则曰。曹家女也。机办宏峻。四方学者所严惮。盖洞山门下之雄杰士也。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仁云尺五头巾。又问。如何是尺五头巾。仁云圆中取不得。 仁一日举香严旨重不得全话。问镜清云。怤道者作么生会。镜清云全归旨重。仁云作么生不得全。清云个中无旨路。仁云始惬病僧意。 冬至上堂。僧问如何是冬来意。仁云京师出大黄。 仁迁化时有偈曰。我路碧空外。白云闲处闲。世有无根树。黄叶风送还。又著四大等颂。李长者华严论略。行世。既入龛。有白鹿。屈膝龛前。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光仁。不知何许人也。其形矬而么么。幼则气槩凌物。精爽殆与常不同。早参洞山深入玄奥。其辩给又多于人也。尝问香严禅师。答微有偏负。曰某累茧重胝而至。得无劳乎。唾地而去。后居临川疏。山。毳客趋请颇有言辞。著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行于世。终入龛中。已有白鹿至灵前屈膝而起。时众谓为作吊焉。次筠州白水院释本仁。不知何许人也。得心于洞山法席。仁罕谈道。而四方之人若影之附形。却之还至。乃徇丹阳人请住。无几时。天复中至洪井高安白水院聚徒。垂欲入灭。先触处告违。乃集众焚香曰。至香烟尽处是某涅槃时。如其言端坐而化。次龙牙山释居遁。姓郭氏。临川南城人也。年殆十四警世无常。而守恬。淡白亲往求出家于庐陵满田寺。于嵩山受具戒。已思其择木。乃参翠微禅会。迷复未归莫知投诣。闻洞上言玄格峻。而躬造之。遁少进问曰。何谓祖意。答曰。若洞水逆流即当为说。而于言下体解玄微。隐众栖息。七八年间孜孜戢曜。时不我知。久则通矣。天策府楚王马氏素藉芳音。奉之若孝悌之门禀毗长矣。乃请居龙牙山妙济禅院。侁侁徒侣常聚半千。爰奏举诏。赐紫袈裟。并师号證空焉。则梁贞明初也方岳之下。号为禅窟。窥其室得其门者亦相继矣。至龙德三年癸未岁八月。遘疾弥留。九月十三日归寂。遁出世近四十馀龄。语详别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2 【介绍】: 五代时妫州人,祖籍幽州,字尚质。高思继子。李克用诛思继兄弟,行周仅十余岁,刘仁恭收于帐下。后唐庄宗灭梁,以功领端州刺史,迁振武军节度使,历镇彰武、昭义。后晋高祖时,为西京留守,安从进叛,以襄州行营都部署讨平之。后汉高祖入汴,加中书令,为招讨使平杜重威于邺,封齐王。后周太祖践阼,加守尚书令。卒于位,谥武懿。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六
行周字尚质。幽州人。后唐庄宗灭梁。以功领端州刺史。同光末出守绛州。天成中迁颍州团练使。长兴初改振武军节度使。历镇彰武昭义。晋祖时加同平章事。为西京留守。镇天雄。徙镇归德。出帝时加兼侍中。汉祖入立。加守太傅兼中书令。代李守贞为天平节度使。改邺都留守。加守太尉。封临清王。乾祐中加守太师。进封邺王。周祖入立。改封齐王。广顺二年卒。赠尚书令。追封秦王。谥武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侯官人,俗姓刘。受石霜印记,化徒于筠州九峰。后住泐潭而终。吴杨溥时示寂,谥大觉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刘,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唐末禅僧。嗣石霜庆诸。住筠州九峰,世称九峰和尚。后住氻潭宝峰禅院。卒谥大觉禅师。《祖堂集》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并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道虔。刘氏。福州侯官人也。容姿开豁明济。气压丛林。至霜华。诸禅师见之。谓人曰。此道人从上宗门爪牙也。诸殁时。虔作侍者。众请堂中第一座。嗣诸住持。方议次。虔犯众曰。未可。须明先师意旨。乃可耳。众曰。先师何意。虔曰。只如道。古庙香炉。一条白鍊如何会。第一座曰。是明一色边事。虔曰。果不会先师意。于是第一座者。起炷香誓曰。我若会先师意。香烟灭则我脱去。不然烟灭不能脱。言卒而脱去。虔拊其背曰。坐脱立亡不无。首座会先师意。即未也。庐于普会塔之旁。三年而去。经行于末山之下。住崇福寺。僧问无间中人。行什么行。曰。畜生行。曰。畜生复行什么行。曰。无间行。曰。此犹是长生路上人。曰。汝须知有不共命者。曰不共什么命。曰长生气不常。复曰。大众还得命么。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竞起。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贤床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于中事是话月。从上宗门中事。如节度使符信。且如诸先德。未建许多名目。指陈已前。诸人约什么体格商量。这里不假三寸。试话会看。不假耳根试采听看。不假两眼试辨白看。所以道。声前抛不出。句后不藏形。尽乾坤都来。是汝当人个自体。向什么处。安眼耳鼻舌。莫向意根下。图度作解。尽未来际。亦未有休歇分。所以古人道。拟将心意学玄宗。大似西行却向东。先是马大师。殁于豫章开元寺。门弟子怀海智藏辈。葬舍利于海昏石门。海亦庐塔十馀年。乃沿冯川上车轮峰。逢司马头陀劝海留止。因不复还石门。虔自九峰往游焉。遂成法席。为泐潭第一世。继海遗踪也。吴顺义初。告众安坐而化。塔于寺之西。号圆寂。谥大觉禅师。得法上首殷禅师。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时石霜庆诸禅师归寂。众请首座继席。九峰曰。须明先师意始可。座曰。先师有甚意。峰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馀即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祇是明一色边事。峰曰。元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峰拊座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一千
甄萱。新罗尚州加恩县人。本姓李。初为裨将。啸聚亡命。袭武珍州。自称后百济王。后唐同光八年。入都城弑新罗主。立主族弟金傅为王。后为子神剑幽于金山佛宇。乘间奔高丽。高丽王待以殊礼。号为尚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973 【介绍】: 五代时僧。杭州馀杭人,俗姓刘。应试不遂,乃出家。初依本州开元寺智恭习天台止观。曾参镜清、华严两禅师。后谒南院颙禅师,言下大彻玄旨,依止六年,得其法嗣。四众请主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门人录其上堂法语为《风穴语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6—973 一作延昭,俗姓刘,余杭(今属浙江)人。五代时禅僧。初于越州镜清院出家,后至襄州华严院,嗣南院守廓。晚住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景德传灯录》卷一三,《天圣广灯录》卷一五有传。《古尊宿语录》卷七收其语录。《天圣广灯录》存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延昭俗姓刘氏。馀杭人。咸通中镇州保寿寺沙门。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
师讳延沼。以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生于馀杭刘氏。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所不观。然无经世意。父兄强之仕。一至京师。即东归。从开元寺智恭律师。剃发受具。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宿师争下之。弃去游名山。谒越州镜清怤禅师。机语不契。北游襄沔间。寓止华严。时僧守廓者。自南院颙公所来。华严升座曰。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下儿孙。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廓出众便喝。华严亦喝。廓又喝。华严亦喝。廓礼拜起。指以顾众曰。这老汉一场败缺。喝一喝归众。风穴心奇之。因结为友。遂默悟三玄旨要。叹曰。临济用处如是耶。廓使更见南院。问曰。入门须辨主。端的请师分。南院左拊其膝。风穴便喝。南院右拊其膝。风穴亦喝。南院曰。左边一拍且止。右边一拍作么生。风穴曰。瞎南院反取拄杖。风穴笑曰。盲枷瞎棒。倒夺打和尚去。南院倚拄杖曰。今日被黄面浙子钝置。风穴曰。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南院曰。子到此间乎。曰是何言欤。南院曰好问汝。曰亦不可放过。便礼拜。南院喜赐之坐。问所与游者何人。对曰。襄州与廓侍者同夏。南院曰。亲见作家。风穴于是俯就弟子之列。从容承禀。日闻智證。南院曰。汝乘愿力。来荷大法。非偶然也。问曰。汝闻临济将终时语不。曰闻之。曰临济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渠平生如师子。见即杀人。及其将死。何故屈膝妥尾如此。对曰。密付将终。全主即灭。又问。三圣如何亦无语乎。对曰。亲承入室之真子。不同门外之游人。南院颔之。又问。汝道四种料简语。料简何法。对曰。凡语不滞凡情。即堕圣解。学者大病。先圣哀之。为施方便。如楔出楔。曰。如何是夺人不夺境。曰新出红炉金弹子。簉破阇梨铁面门。又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曰刍草乍分头脑裂。乱云初绽影犹存。又问。如何是人境俱夺。曰蹑足进前须急急。促鞭当鞅莫迟迟。又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曰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又问曰。临济有三句。当日有问。如何是第一句。临济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存。风穴随声便喝。又曰。如何是第二句。临济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赴截流机。风穴曰。未问已前错。又问曰。如何是第三句。临济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风穴曰。明破即不堪。于是南院以为。可以支临济。幸不辜负兴化先师。所以付托之意。风穴依止。六年辞去。后唐长兴二年。至汝水。见草屋数椽依山。如逃亡人家。问田父。此何所。田父曰。古风穴寺。世以律居。僧物故。又岁饥。众弃之而去。馀佛像鼓钟耳。风穴曰。我居之可乎。田父曰可。风穴入留止。日乞村落。夜燃松脂。单丁者七年。檀信为新之。成丛林。伪晋天福二年。州牧闻其风。尽礼致之。上元日开法。嗣南院。伪汉乾祐二年。牧移守郢州。风穴之避寇往依之。牧馆于郡斋。寇平。汝州有宋太师者。施第为宝坊。号新寺。迎风穴居焉。法席冠天下。学者自远而至。升座曰。先师曰。欲得亲切。莫将问来问。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虽然如是。有时问不在答处。答不在问处。汝若拟议。老僧在汝脚跟底。太凡参学眼目。直须临机。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为滞壳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向来依他作解。明昧两岐。与汝一切扫却。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吒呀地。对众證据。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著。觑著即瞎却渠眼。又曰。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頞。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贴。于此明得。阇梨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梨。阇梨与老僧。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瞎却天下人。欲识阇梨么。拊其左膝曰。这里是。欲识老僧么。拊其右膝曰。这里是。于时莫有善其机者。伪周广顺元年。赐寺名广慧。二十有二年。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登座说偈曰。道在乘时须济物。远方来慕自腾腾。他年有叟情相似。日日香烟夜夜灯。至十五日。跏趺而化。前一日手书别檀越。阅世七十有八。坐五十有九夏。有得法上首。住汝州首山念禅师。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风穴延沼禅师。馀杭刘氏子。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所不窥。然无经世意。初祝发业教义。久乃归禅。发迹于镜清怤公。针芥不投。乃北游湘沔。遇守廓上座。南院侍者也。乃密探南院宗旨。忻然赴之。初见不礼拜。便问曰。入门须辩主。端的请师分。院以左手拊膝。师便喝。院右手拊膝。师亦喝。院曰。左边一拍且止。右边一拍作么生。师曰。瞎。院拟拈拄杖。师曰。作甚么。夺拄杖打著老和尚。莫言不道。院倚拄杖曰。三十年住持。今日被黄面浙子上门罗织。师曰。和尚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院曰。子到此间乎。师曰。是何言与。院曰好问汝。师曰。也不得放过。便礼拜。南院喜赐坐命茶。因问所与游者何人。对曰。襄州与廓侍者同夏。院曰。亲见作家来。始叙师资礼。依止六年。辞去至汝水。住风穴废寺。日乞村落。夜燃松脂。单丁者七年。而后学徒麇至。开法嗣南院法席。冠天下传法者。首山念公。与广慧真也。一日上堂曰。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帖。于此明得。阇黎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黎。阇黎与老僧。能悟天下人。能瞎天下人。欲识阇黎么。拊左膝曰。这里是。欲识老僧么。拊右膝曰。这里是。其辩才无碍如此。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登座说偈。至十五日。加趺而化。阅世七十有八。坐五十九夏。 系曰。廓侍者以三喝。觕忤老华严时。师为维那。上方丈问讯。严曰。汝来适守廓不应当众扭捏。老僧须痛与一顿趁出。师曰。趁他迟了也。他是临济下儿孙。本分如此。师举似廓。廓曰。汝何必劝止。我未问前早要棒吃得我话行。如今搭却我话也。穴曰。虽然已闻天下矣。廓公四楞塌地。师壁立万仞。老华严一矮人看场耳。临济宗所以不可攀仰凑泊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长溪人,俗姓彭。嗣九峰道虔。后住洪州凤栖山同安院,世称同安和尚。作《十玄谈》、《搜玄吟》,演说禅理,一时颇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1 俗姓彭,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南唐时禅僧。嗣九峰道虔。后住洪州凤栖山同安院,世称同安和尚。《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有传。《景德传灯录》卷二九、《禅门诸祖师偈颂》存其所作《十玄谈》10首、《搜玄吟》1首,皆为演说禅理之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升州人。仕南唐。李昪时为通事舍人。李璟保大初,以讨张遇贤、伐建州、平楚功,拜潭州节度使。镐御下无法,柔而无断,行军惟以活人为务,且常载佛事以行,故时人称之为边罗汉,又称边佛子、边菩萨、边和尚。后因孙朗之乱,失地削官。周师至,镐被执。后遣归南唐卒。
罗周敬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6—937 【介绍】: 五代时魏州贵乡人,字尚素。罗周翰弟。幼聪明,八岁学为诗,十岁代兄周翰为宣义军节度使,改许州节度使。后唐庄宗时历左右金吾大将军。明宗时四迁诸卫上将军。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法名不详。吴越时禅僧。与灵照同时,有诗颂唱和。《祖堂集》卷一一录其事,并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禅僧。嗣云门文偃。后住朗州沧溪。《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并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禅僧。嗣罗山道闲,后住灌州。《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福唐人,俗姓郑。出家于宝林院。嗣雪峰义存。泉州刺史王延彬迎住五峰,奏赐号弘教大师。后住泉州睡龙山,世称睡龙和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郑,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人。五代闽时禅僧。出家于宝林院。嗣雪峰义存。泉州刺史王延彬迎之住五峰,奏赐号弘教大师。后住泉州睡龙山,世称睡龙和尚。《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有传,并录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