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生才
少微空占
少林立雪
诸君少住
李少卿
多少绿荷相倚恨(又作:绿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风)
乌衣年少
甘泉妙手
少陵情浅(又作:少陵慵吟)
共少
终军少
少年太息
王掾少
马酬少妾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游人间。今之雨师本是焉。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閒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閒,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骋文成之丕诞,驰五利之所刑。庶松乔之群类,时游从乎斯庭。实列仙之攸馆,非吾人之所宁。唐·李善注引《列仙传》曰:「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又曰:「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 刘禹锡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向夕便思青琐拜,近年寻伴赤松游。 姚合 使两浙赠罗隐
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孟浩然 寄天台道士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
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 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
少留青史笔,未敢赤松期。 张说 奉和圣制与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应制
已申黄石祭,方慕赤松仙。 徐九皋 咏史
甘心与陈阮,挥手谢松乔。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闲谣紫芝曲,归梦赤松村。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李德裕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
思君远寄西山药,岁暮相期向赤松。 李德裕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 李德裕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李白 古风之二十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李白 寄弄月溪吴山人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李白 扶风豪士歌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李白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 杜甫 哭王彭州抡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杜甫 寄韩谏议
先生赤松侣,混俗游人间。 杨于陵 赠毛仙翁
相逢自是松乔侣,良会应殊刘阮郎。 权德舆 桃源篇
汉日唯闻白衣宠,唐年更睹赤松游。 武平一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老臣预陪县圃宴,馀年方共赤松游。 狄仁杰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白居易 仲夏斋戒月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白居易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白居易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
轩昊旧为侣,松乔难比肩。 白居易 送毛仙翁
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 卢照邻 过东山谷口
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薛据 出青门往南山下别业
露坛装琬琰,真像写松乔。 郑畋 题缑山王子晋庙
轩后三朝顾,赤松何足攀。 钱起 裴仆射东亭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钱起 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
缅想赤松游,高寻白云逸。 陈子昂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陈子昂 答洛阳主人
深居白云穴,静注赤松经。 马戴 赠道者
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 马戴 送顾少府之永康
明日尊前若相问,为言今访赤松游。 黄滔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
相关人物
「而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
式为昌邑王师。……山阳张长安幼君先事式,后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来事式,……张生、唐生、褚生皆为博士。张生论石渠,至淮阳中尉。唐生楚太傅。由是《鲁诗》有张、唐、褚氏之学。
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 王维 哭褚司马
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谯国戴逵有美才,人或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人士以嘲吴人云:「吴中高士,便是求死不得死。」
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相关人物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庾公楼:指风流儒雅之场所。唐卢纶《送申居正字往湖南迎亲……》:“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楼应伴庚公闲。”
遥想高楼上,唯君对庾公。 司空曙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阎别驾
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傥有登楼望,还应伴庾公。 戴叔伦 送万户曹之任扬州便归旧隐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李端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李逢吉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值之作
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李郢 上裴晋公
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杜甫 树间
自公多暇延参佐,江汉风流万古情。 杜甫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一
江山胜他郡,闲赋庾楼诗。 杜荀鹤 送友人牧江州
沧州值康乐,明月向元规。 杨巨源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
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杨牢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
相思玩华彩,因感庾公楼。 权德舆 初秋月夜中书宿直因呈杨阁老
待月登庾楼,排云上萧寺。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 权德舆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卢纶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戏简前历阳李明府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卢纶 送邓州崔长史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庾亮楼何厄,陈蕃榻更崇。 窦庠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庾楼。 窦巩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罗隐 送郑州严员外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之二
庾楼清赏处,吟彻曙钟看。 郑谷 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郑谷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双旌相望处,月白庾公楼。 郑谷 送人之九江谒郡侯苗员外绅
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馀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馀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馀亡散得归汉者四百馀人。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丹阳记》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邪诸王所居。」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子弟为乌衣诸郎。」
乌衣巷:喻王公贵族的居处,或咏王公贵族之往事。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 金陵五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金陵五题乌衣巷
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刘禹锡 题报恩寺
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杜甫 壮游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亲事遂停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段成式 和周繇见嘲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
王谢遗踪玉籍仙,三年闲上鄂君船。 陆龟蒙 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相关人物
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非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又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馀,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隐之。
相关人物
浓澹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半随风雨断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子美无情为发扬】。【案:杜工部居西蜀。诗集中无海棠之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说。(三国魏·张晏注:「繻音须。繻,符也。书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壹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语在南越传。军死时年二十馀,故世谓之「终童」。
弃繻当日路,应竞看终军。 姚鹄 送刘耕归舒州
遥知出关后,更有一终军。 岑参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 徐弦 送高舍人使岭南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李世民 入潼关
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李咸用 边城听角
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 李德裕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仆射已为御史余尚布衣
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李隆基 早度蒲津关
关吏不须迎马笑,去时无意学终军。 杜牧 出关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杜牧 杜秋娘诗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密侍仝锵佩,雄才本弃繻。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权德舆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市义虚焚券,关讥谩弃繻。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王勃 散关晨度
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 王维 哭祖六自虚
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正师
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
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窦群 经潼关赠宇文十
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 耿湋 送郭秀才赴举
莫道归繻在,来时弃故关。 耿湋 题李孝廉书房
若值乡人问,终军贱不还。 薛能 关中送别
终军壮节埋黄土,杨震丰碑翳绿苔。 薛逢 潼关驿亭
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 钱起 送傅管记赴蜀军
为报明年杏园客,与留绝艳待终军。 韦庄 送范评事入关
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是时,匈奴彊,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可为长太息者此也。……此厉廉耻行礼谊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此之不为,而顾彼之久行,故曰可为长太息者此也。唐·颜师古注曰:「谊上疏言可为长太息者六,今此至三而止,盖史家直取其要切者耳。故下赞云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
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 唐彦谦 八月十六日夜月
劳收贾生泪,强起屈平身。 孟郊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
唯是贾生先恸哭,不堪天意重阴云。 张祜 丁巳年仲冬月江上作
未作仲宣诗,先流贾生涕。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李白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杜甫 久客
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杜甫 建都十二韵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杨炯 广溪峡
贾谊上书曾伏阙,仲舒陈策欲匡时。 牟融 寄示平友人
曾闻贾谊陈奇策,肯学扬雄赋解嘲。 牟融 题赵支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白居易 寄唐生
南陵暂掌仇香印,北阙终行贾谊书。 贾岛 送友人之南陵
诸葛道明初过江左,自名道明,名亚王、庾之下。先为临沂令,丞相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值天下大乱,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及导拜司空,恢在坐,导指冠谓曰:「君当复著此。」
「王东亭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即相贬笑。公曰:『不然,观其情貌,必自不凡。吾当试之。』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珣初辟大司马掾,桓温至重之,常称『王掾必为黑头公,未易才也』。」
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徵拜黑头公。 罗隐 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州相公从事
削玉风姿官水土,黑头公自古来难。 韩偓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韩翃 送李中丞赴商州
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马号曰「白鹘」。后因猎,献于文帝。
《乐府解题》曰:「爱妾换马,旧说淮南王所作,疑淮南王即刘安也。」古辞今不传。
2.松科松属单维管束亚属之一种五叶松。大乔木,高可达七十公尺。针叶五针一束,长十至二十五公分。毬果圆柱形,长十五至二十五公分,种子具长翅。
3.称古代仙人王子乔和赤松子。清。陈曾寿 菩萨蛮。浮天渺渺江流去词:「相见海枯时,乔松难等期!」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