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朝露  拼音:zhāo lù
1.早上的露水。《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2.早上的露水,太阳一出就被晒乾。比喻生命短暂或事物不能久存。《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國語辭典》:痴儿(痴兒)  拼音:chī ér
痴愚的人。《红楼梦》第五回:「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
《國語辭典》:小队(小隊)  拼音:xiǎo duì
队伍的编制单位。其人数不多,便于管理。
《國語辭典》:小学(小學)  拼音:xiǎo xué
1.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如:「国民小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2.研究文字字形、字义及字音的学问。包括文字学、声韵学及训诂学。
3.宋人称洒扫、应对、进退之类的仪节为「小学」。
4.小道,末流琐屑之学。《陈书。卷三○。列传。傅縡》:「顷代浇薄,时无旷士,苟习小学,以化蒙心,渐染成俗,遂迷正路。」
《漢語大詞典》:逸少
美少年。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览当今之逸少,想后来之英童。”
《漢語大詞典》:吴儿(吴兒)
(1). 吴 地少年。晋书·隐逸传·夏统:“ 充 ( 贾充 )等各散曰:‘此 吴 儿是木人石心也。’” 宋 梅尧臣 《陪泛西湖》诗:“船学 吴 儿刺,吟稀 楚 老新。” 元 萨都剌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诗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学得 吴 儿《白苧歌》。”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而木石 吴 儿,且将以不入耳之言,来劝勉。”
(2).对 吴 人的蔑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 吴 儿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一本作“ 吴人 ”。参见“ 吴子 ”。
分類:地少少年
《國語辭典》:吴子(吳子)  拼音:wú zǐ
书名。战国卫吴起著。一卷,或作三卷。为古兵书之一。分为说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
《國語辭典》:扪虱(捫蝨)  拼音:mén shī
前秦王猛年少穷苦,当东晋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论天下事,一面捻著身上虱子,犹如旁若无人。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态度从容,侃侃而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漢語大詞典》:英妙
(1).年少而才华出众的人;少年英俊。 晋 潘岳 《西征赋》:“ 终童 山 东之英妙, 贾生 洛阳 之才子。” 隋 薛道衡 《豫章行》:“ 江 南地远接 闽 甌 , 山 东英妙屡经游。” 宋 苏舜钦 《朝奉大夫王公行状》:“ 子野 英妙,不衒文干进,当世佳士也。”
(2).美好的少壮时期。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 虙子 弹琴邑宰日, 终军 弃繻英妙时。”
(3).优美。 宋 文天祥 《集杜诗·陆枢密秀夫诗序》:“﹝ 秀夫 ﹞字 君实 ,文笔英妙。”
《國語辭典》:龙驹(龍駒)  拼音:lóng jū
1.骏马。唐。李白 永王东巡歌:「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2.年幼而聪慧的孩子。《晋书。卷五四。陆云传》:「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國語辭典》:龙驹凤雏(龍駒鳳雛)  拼音:lóng jū fèng chú
驹,小马。雏,幼鸟。龙驹凤雏比喻年幼而聪慧的人。《红楼梦》第一五回:「令郎真乃龙驹凤雏。」
《漢語大詞典》:侠少(俠少)
任侠的少年。 南朝 陈后主 《洛阳道》诗之五:“黄金弹侠少,朱轮盛彻侯。” 清 吴伟业 《侠少》诗:“寳刀千直气凌云,侠少新参龙武军。”
分類:任侠少年
《國語辭典》:春荣(春榮)  拼音:chūn róng
1.春天的花。《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得所来讯,文采委曲,晔若春荣,浏若清风。」南朝齐。孔稚圭 游太平山诗:「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2.春天万物繁茂殷盛。南朝陈。沈炯〈为百官劝进陈武帝表〉:「臣闻春荣秋落,四时所以迭代。」
3.比喻少壮之时。《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唐。李善。注:「春荣,喻少。」
《國語辭典》:呼号(呼號)  拼音:hū hào
1.广播用语,通常为电台名称的西文代号。
2.以一组字母、数字、或任何文字及发音词的组合,用以识别一个通信设施、指挥所、机关、或部队者,称为「呼号」。其主要用途为建立及保持通信。如未赋有呼号者,得使用地址组代替呼号。
《國語辭典》:狭斜(狹斜)  拼音:xiá xié
1.又窄又斜。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小市长陵路狭斜,当檐一树碧桃花。」
2.狭路曲巷。汉。无名氏〈长安有狭斜行〉:「长安有狭斜,道狭不容车。」狭斜处多为妓女所居,故后每喻为妓女的居所。南朝梁。沈约〈丽人赋〉:「狭斜才女,铜街丽人。」
《國語辭典》:小时(小時)  拼音:xiǎo shí
1.幼年的时候。《红楼梦》第五七回:「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
2.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小时有六十分钟。如:「他花了三小时时间才把作业写完。」
《漢語大詞典》:丱角
(1).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 唐 孟郊 《送淡公》诗之五:“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丱角僕烹鱼煮茗。”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 金廷辉 ﹞为 江西 考官,夜閲卷,倦甚,忽坐睡,梦有丱角书生揖于前。” 清 赵翼 《哭伟儿》诗:“两孙丱角尚儿嬉,他未知悲我更悲。” 茅盾 《虹》三:“她又回忆到他们俩丱角时代同在家塾中读书的琐事。”
(2).指童年或少年时期。 唐 方干 《孙氏林亭》诗:“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 宋 王安石 《王平甫墓志》:“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文皆成理。” 元 姚文奂 《竹枝词》:“家住 西湖 第四桥,自从丱角学吹簫。”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五:“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
(3).指童仆。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龙山放灯:“郤随役,用二丱角扶掖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