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1—1602 【介绍】: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沧海遗珠
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号石羊生、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藏书万卷,著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等。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元瑞兰溪人孝廉
《韵府拾遗 质韵》:少室
唐书高宗纪:永隆元年二月丁巳,如少室山。西征记:嵩山三十六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以其下各有石室。
分类:少室
《分类字锦》:署少室伯
唐书·王远知传》:远知少警敏,多通书传,事陶弘景,传其术。为道士。又从臧兢游隋炀帝召见,执弟子礼。诏京师作玉清元坛以处之。高祖尚微,远知密语天命。武德中平王世充,秦王与房元龄微服过之。远知未识,迎语曰:“中有圣人,非王乎?”乃谂以实。远知曰:“方为太平天子,愿自爱。”太宗立,欲官之,苦辞。贞观九年,诏润州即茅山为观,俾居之。远知多怪言,诧其弟子潘师正曰:“吾少也有累,不得上天,今署少室伯,吾将行。”即沐浴,加冠衣,若寝者,遂卒。或言寿盖百二十六岁云。
分类:道士
《國語辭典》:嵩少  拼音:sōng shào
嵩山的少室山。《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序》:「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涂捷径,高尚之节丧焉。」也作「嵩室」。
分類:嵩山少室
《漢語大詞典》:二室
指中岳 嵩山 的 太室 、 少室 二山。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二:“闭门二 室 下,隐居十年餘。” 宋 王曾 《中岳中天崇圣帝碑》:“二 室 天开,风云之所蓄。” 明 袁宏道 《别江郎》诗:“何不从我游,扁舟访二 室 ?” 钱伯诚 笺校:“二 室 指 太室 、 少室 二山。”
《漢語大詞典》:嵩室
即 嵩山 。 嵩山 东为 太室 ,西为 少室 ,故称。 唐 郑谷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难忘 嵩室 下,不负 蜀江 滨。” 宋 范仲淹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诗:“山色来 嵩室 ,风光彻 汝 坟。”
《國語辭典》:嵩山三阙(嵩山三闕)  拼音:sōng shān sān què
嵩山中太室、少室、开母三山的石阙铭文。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峰
(1).在 河南省 登封县 少室山 ,上有三十六峰。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诗序:“余访道 少室 ,尽登三十六峯。” 唐 高适 《别杨山人》诗:“不到 嵩阳 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復见,三十六峯犹眼前。”
(2).指 福建省 崇安县 的 武夷山 。 郁达夫 《闽游滴沥之二》:“仿佛 福建 的景致,只限在 闽 西 崇安 的一角,除了九曲的清溪,三十六峰的崇山峻岭而外,别的就不足道似的。”
少室
【佛学大辞典】
(地名)为嵩岳之别峰。魏孝文为佛陀禅师于此立少林寺。即初祖达磨九年面壁之处。(参见:少林寺)
少林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为天竺佛陀禅师建之。初祖达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三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续高僧传十六(佛陀传)曰:「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大明一统志二十九曰:「河南府少林寺在登封县西少室北麓,后魏时建,梁时达磨居此面壁九年。」
【佛学常见辞汇】
在嵩山的少室,梁时禅宗的祖师达摩,曾在此面壁九年。
少室六门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第一门心经颂,第二门破相论,第三门二种入,第四门安心法门,第五门悟性论,第六门血脉论,各有一卷。禅门诸师以之为达磨之新撰而传于世者。颇可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