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房友
旧时衙署各房小吏互相间的称呼。《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清朝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档案资料》:“初七日接到 上海道 房友来信。”
《漢語大詞典》:农吏(農吏)
农政小吏。晋书·段灼传:“ 灼 上疏追理 艾 曰:‘ 艾 本屯田掌犊人, 宣皇帝 拔之於农吏之中。’”参见“ 农琐 ”。
分類:农政小吏
《漢語大詞典》:农琐(農瑣)
农政小吏。晋书·怀帝愍帝纪论:“尔乃取 邓艾 于农琐,引 州泰 于行役,委以文武,各善其事。”按, 邓艾 任典农功曹时,奉使诣 司马宣王 ,由此见知,遂被拔擢。参阅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裴松之 注。
《漢語大詞典》:胥祝
司祭的小吏。《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仰观天纬,则右将而左相;俯察人序,则西武而东文。固非胥祝之伦伍,巫匠之流匹矣。”
分類:小吏
《国语辞典》:堂后官(堂后官)  拼音:táng hòu guān
古时候供官员差使的小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一出》:「(丑)堂后官!(末喏)(丑)你如今要我周全你?(末)乞赐相公周全!」也作「堂候官」。
《漢語大詞典》:导吏(導吏)
担任前导的小吏。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海风掣金戟,导吏呼鸣騶。”
《漢語大詞典》:厨宰(廚宰)
掌管膳食之小吏。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自 潁川 邯郸淳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新唐书·韩思彦传:“ 益州 高貲 兄弟相讼,累年不决, 思彦 敕厨宰饮以乳。”
《漢語大詞典》:里尉
古时乡里小吏。管子·立政:“分州以为十里,里为之尉……审閭閈,慎筦键,筦藏於里尉。”
分類:乡里小吏
《國語辭典》:乐探(樂探)  拼音:yuè tàn
官衙内管理僧、道、尼和官妓的小吏。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小人张千,在这开封府做著个乐探执事,我管的是那僧尼道俗乐人,迎新送旧都是小人该管。」元。无名氏〈耍孩儿。昨朝有客套。十三煞〉:「上歌台,入酒楼,忙呼乐探差祗候。」
《國語辭典》:堂候官  拼音:táng hòu guān
古时候供高级官员差使的小吏。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自家王庆,在这赵廉访老相公府内做著个堂候官。」《喻世明言。卷九。斐晋公义还原配》:「密地分付堂候官,备下资装千贯。」也作「堂后官」。
《漢語大詞典》:玉勒吏
驭马的小吏。 唐 李贺 《马》诗之二一:“须鞭玉勒吏,何事謫 高州 。” 王琦 汇解:“玉勒吏,谓控玉勒之人,即驭马吏也。”
分類:小吏汇解
《漢語大詞典》:榜吏
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外监试、提调、弥封、收掌、巡绰各官,挤满了一大堂。一面拆弥封唱名,榜吏一面写。”
《國語辭典》:版尹  拼音:bǎn yǐn
职官名。古代掌管户籍的官吏。唐。柳宗元 梓人传:「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
《國語辭典》:不良人  拼音:bù liáng rén
1.专管缉捕犯人的衙役。《醒世恒言。卷三○。李汧公穷砥遇侠客》:「三日前被小偷窃了若干财物,告知王鉷,责令不良人捕获,又拨三十名健儿防护。」《称谓录。卷二六。隶。不良人》:「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
2.坏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倘是个不良人,这样神力,如何敌得?」《西游记》第三六回:「长老闻言,满眼垂泪道:『可怜!可怜!这才是人离乡贱!我弟子从小儿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忏吃荤生歹意,看经怀怒坏禅心,……不知是那世里触伤天地,教我今生常遇不良人!』」
《國語辭典》:斗脚(鬥腳)  拼音:dòu jiǎo
站立或行走时,两脚尖向内。也称为「内八字儿」。
《漢語大詞典》:粮胥(糧胥)
经管钱粮的小吏。 清 陆继辂 《建阳知县陆费君墓志铭》:“﹝某生﹞逋课积年,粮胥虽屡受杖,相戒不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