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坊正
管理街坊的小吏。 前蜀 牛希济 《妖妄传·张和》:“或言坊正 张和 ,大侠也,幽房闺稚,无不知之。”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时,太白昼见,民有仰观者,为坊正所拘,立断其腰领。”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二折:“一壁厢説与厢长,一壁厢报与坊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冯勰》:“岂意其行如鬼蜮,毒甚蜂躉,买嘱坊正,执送官司。”
《國語辭典》:堠吏  拼音:hòu lì
道旁职司迎候的小吏。宋。梅尧臣送李殿丞通判处州〉诗:「沙头有堠吏,惴立板方敛。」
《漢語大詞典》:胥隶(胥隸)
封建官府中的小吏和差役。 明 顾养谦 《赠温陵李先生致仕去滇序》:“自僚属、士民、胥隶、夷酋,无不化先生者,而先生无有也。”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呆官》:“某令持有护符,益逞贪墨,论案情之鉅细,索价值之重轻,激胥隶之狂狺,良有以也。”
《漢語大詞典》:帖写(帖寫)
清 时衙门中抄写小吏。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部胥:“今六部书吏, 汉 之都令史也……书令史者,即今之帖写矣。”
《漢語大詞典》:隶胥(隸胥)
官府中的小吏。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武备:“堂下隶胥闻之,皆掩口而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布客:“途中遇一短衣人,似是隶胥。”
《漢語大詞典》:胥里
里胥。乡里小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总论》:“比较有法,而胥里不得播其奸。”
分類:乡里小吏
《漢語大詞典》:刑史
古代刑官下属主管文书的小吏。国语·晋语七:“无乃不堪君训,而陷於大戮,以烦刑史。” 韦昭 注:“刑,刑官,司寇。史,太史,掌书法。”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刑史,谓刑官之史,掌刑书以赞治者。”
《漢語大詞典》:皂服
旧时小吏所着的黑衣服。亦借指小吏。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人》:“明君之治,务知人之所患皂服之吏,小国之臣。故曰:皂服无所不剋,莫知其极。”
《漢語大詞典》:厨吏(廚吏)
主管炊事之小吏。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东宫赉鹿脯等启》:“远归於厨吏,入贡於腊人。”
《国语辞典》:焦仲卿  拼音:jiāo zhòng qīng
人名。生卒年不详。后汉建安中为庐江小吏。妻刘兰芝贤淑,却不得婆婆欢心,仲卿只好遵母命,休掉兰芝。兰芝回到娘家,被逼改嫁,于是投水自杀。仲卿闻讯,自缢于庭树。
《漢語大詞典》:公邮(公郵)
指驿站小吏。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诗:“儒冠假郡印,践更若公邮;况多办职吏,谁肯恣吟謳。”
分類:驿站小吏
《漢語大詞典》:收役
旧时收取租税的小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遴收役》:“收役者,所谓柜吏是也。计区里之多寡以设柜,每柜一人掌之。”
《漢語大詞典》:田仆(田僕)
(1). 周 代掌管君王猎车的小吏。周礼·夏官·田仆:“田僕掌驭田路,以田以鄙,掌佐车之政,设驱逆之车。” 郑玄 注:“田,田猎也。鄙,循行县鄙。”
(2).专事农业的奴仆。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师逸来生债》:“拂旦,田僕来报:‘昨夕三更,白牸生犊。’”宋史·朱寿隆传:“岁恶民移, 寿隆 諭大姓富室畜为田僕。”
《国语辞典》:府小吏  拼音:fǔ xiǎo lì
太守府中的小吏。汉。无名氏〈陌上桑〉诗:「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漢語大詞典》:皂舆(皂輿)
皂人和舆人。古代供贱役的两种小吏。 郭沫若 《断断集·屈原时代》:“应运而起的‘执命’的‘陪臣’与‘横议’的‘处士’,不外是皂舆之流之高级者或地主化了的皂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