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小动(小動)
(1).小的行动。喻小德。《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澹,草木不摇,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於宇宙之閒……此明於小动之迹,而不知大节之所由者也。”
(2).稍有活动。 唐 杜甫 《东西两川说》:“今闻﹝獠人﹞已小动,为之奈何?”
(3).小发作。 唐 褚遂良 《请省自披读表》:“风气小动,正进汤药。”
《國語辭典》:小动作(小動作)  拼音:xiǎo dòng zuò
1.多指一些不好或不雅的习惯。如当众挖鼻孔、坐时抖腿等。
2.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的不正当动作。如:「部分候选人为打击对手,频频做出种种小动作,藉以破坏对方形象。」
《漢語大詞典》:做小动作(做小動作)
在集体性强的活动中偷偷地做出不协调的动作。引申指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在背地里搞不正当活动,如播弄是非、弄虚作假等。
《漢語大詞典》:搞小动作
不是用光明磊落的态度对人,而是暗地里进行一些对别人不利的活动。例如:有些人就是靠议论别人、搞小动作为业。
《國語辭典》:放生  拼音:fàng shēng
1.释放已捉获的动物,为信佛者的一种善举。《列子。说符》:「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2.饶人一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七:「欲放之去,恐被杀者不肯,欲开一路放生可乎?」
《國語辭典》:呦呦  拼音:yōu yōu
拟声词。形容鹿鸣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诗:「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國語辭典》:却行(卻行)  拼音:què xíng
倒退著走,表示对人恭敬。《战国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后高祖朝,太公拥彗,迎门却行。」
《國語辭典》:虫蚁(蟲蟻)  拼音:chóng yǐ
小的飞禽走兽。《水浒传》第六一回:「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个虫蚁。」《荡寇志》第五回:「看见虫蚁儿便去射,不论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树上歇的,但不看见,看见便一箭取来。」也作「虫鹥」。
《國語辭典》:虫豸(蟲豸)  拼音:chóng zhì
1.昆虫的通称。《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虫豸之类谓之孽,孽则牙孽矣。」
2.骂人轻贱的话。《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腼面目耳。」《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传。卢程传》:「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
《國語辭典》:浑脱(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没有雕琢的痕迹。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显浑脱圆成。」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
《漢語大詞典》:鼯鼪
同“ 鼯鼬 ”。 泛指小动物。 宋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 清 梁绍壬 《荒冢行》:“杜鹃痛苦鼯鼪弔,不值青山笑一场。”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入春淹泊峡中》诗:“纵横闻虎豹,细黠玩鼯鼪。”
分類:小动动物
《漢語大詞典》:山虫(山蟲)
(1).山中禽鸟小兽之类的小动物。 隋 江总 《山庭春日》诗:“野花寧待晦,山虫詎识秋?”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得池字》诗:“水鸟翻荷叶,山虫咬桂枝。” 清 李调元 《峨嵋山赋》:“其山虫,则鼦翎穴树,鼪鼯巢幽,蝙蝠缩蝟,蠐螬蚍蜉。”
(2).老虎的别称。
《國語辭典》:石卵  拼音:shí luǎn
卵形的石头。《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是个龙,胸前也有一块骨头,状如石卵,叫作龙亹。」
《國語辭典》:虫子(蟲子)  拼音:chóng zi
1.昆虫的泛称。
2.依靠某事得利的人。
《漢語大詞典》:风形(風形)
(1).犹风貌。指容貌姿态。南齐书·胡谐之传:“ 谐之 风形瓌润,善自居处,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
(2).指风的大小动向。 宋 梅尧臣 《草木》诗:“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漢語大詞典》:胎夭
指刚出生及尚未出生的小动物。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孔颖达 疏:“胎,谓在腹中未出;夭,为生而已出者。” 南朝 梁武帝 《藉田》诗:“仁化洽孩虫,德令禁胎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