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3
典故
3
词典
28
分类词汇
122
共122,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么人
枭鸾
凶竖
棹郎
僬侥
维鹈
艾萧
憸壬
惟尘
庸回
靖人
众小
三虫
竖儿
群竖
《漢語大詞典》:
么人
小人,邪僻贪佞之人。 明
刘基
《半山寺》
诗之二:“漫道諂諛堪媚佛,竟将佛作么人看。”
分類:
小人
邪僻
《漢語大詞典》:
枭鸾(梟鸞)
枭与鸾。相传枭为恶鸟,鸾为神鸟,对举以喻恶与善、小人与君子。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然则天下善人少,恶人多,闇主众,明君寡,而薰蕕不同器,梟鸞不接翼。”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
诗:“安得尔辈开其群,驱出六合梟鸞分。” 清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
:“ 洛 闽 诸儒,无 孔子 之道德,而亦招聚生徒,盈千累百,梟鸞并集,门户交争,遂酿为朋党,而国随以亡。”
分類:
神鸟
对举
与善
小人
君子
《國語辭典》:
凶竖(凶豎)
拼音:
xiōng shù
凶恶的小人。《后汉书。卷六十九。窦武传》:「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晋书。卷三。武帝纪》:「故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杨骏豺狼,苞祸心以专辅。」
分類:
凶恶
凶险
小人
宦官
《國語辭典》:
棹郎
拼音:
zhào láng
船夫。唐。
白居易
〈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诗:「静闻樵子语,远听棹郎讴。」
分類:
船夫
佞幸
邓通
借喻
小人
《國語辭典》:
僬侥(僬僥)
拼音:
jiāo yáo
1.神话传说中的矮人国。《列子。汤问》:「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
2.古代西南夷中的一族。《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西南夷哀牢、儋耳、僬侥、槃木、白狼、动黏诸种,前后慕义贡献。」
3.年幼卑微的人。宋。
苏轼
〈
刘丑厮
〉诗:「人事岂易料,勿轻此僬侥。」
分類:
卑微
年幼
少数民族
矮人
卑鄙
小人
《漢語大詞典》:
维鹈(維鵜)
《诗·曹风·候人》
:“维鵜在梁,不濡其翼。” 郑玄 笺:“鵜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后以“维鵜”比喻小人在朝或在位者才德不称。
《
隋书·卢恺传
》
:“徒以家富自通,遂与縉绅并列,实恐维鵜之刺闻之外境。”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醮词》
:“常怀聚鷸之讥,每惧维鵜之誚。” 宋
苏辙
《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
之三:“才下位高,畏维鵜濡翼之誚;任重道远,怀老驥伏櫪之心。”
《花月痕》
第四二回:“情动飞天,诚输阵将。维鵜在梁,令人怏怏。”
分類:
小人
在朝
在位
才德
不称
《漢語大詞典》:
艾萧(艾蕭)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明
刘基
《燕歌行》
:“琼田瑶草芟蒭蕘,江蘺泽兰成艾萧。”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 刘师培
《
文说·宗骚篇
》
:“帝子无闻,悵艾萧之当户;党人不亮,悲椒榝之当帷。”参见“ 艾蒿 ”。
分類:
艾蒿
小人
《漢語大詞典》:
艾蒿
草名。也称“萧”、“艾”或“冰台”。 宋
陈师道
《河上》
诗:“窥巢乌鹊竞,过雨艾蒿光。” 萧红
《生死场》
二:“艾蒿的气味渐渐织入一些疲乏的梦魂去。蚊虫被艾蒿烟驱走。”
分類:
艾蒿
草名
《漢語大詞典》:
憸壬
奸佞的小人。
《
新唐书·封伦传
》
:“ 伦 宠极生前,而罪暴身后,所歷官不可尽夺,请还赠改謚,以惩憸壬。”
《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
:“﹝ 史弥远 ﹞专任憸壬以居臺諫,一时正人君子,贬斥殆尽。”
《
明史·张敷华传
》
:“陛下宴乐逸游,日狎憸壬。”
分類:
奸佞
小人
《漢語大詞典》:
惟尘(惟塵)
《
诗·小雅·无将大车
》
:“无将大车,惟尘冥冥。” 郑玄 笺:“犹进举小人,蔽伤己之功德。”后因以“惟尘”喻小人,佞人。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
诗:“曰予不敏,好善暗人, 子玉 之败,屡增惟尘。” 晋
陆云
《九愍·修身》
:“逢天怒而离纷,遘时咎於惟尘。”
分類:
小人
佞人
《漢語大詞典》:
庸回
同“ 庸违 ”。
(1).回,通“ 违 ”。
《
左传·文公十八年
》
:“ 少皥氏 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 穷奇 。” 杜预 注:“庸,用也;回,邪也。” 杨伯峻 注:“回、违古多通用也。”
《后汉书·刘瑜传》
:“幸得引録,备答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
(2).指用心不良之奸邪小人。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
:“特愿陛下留意其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众才,经略世务。”
《
明史·秦金传
》
:“即位之初,逐庸回,任耆旧。”
分類:
用心
不良
奸邪
小人
《漢語大詞典》:
靖人
古代传说中的短小人。
《
山海经·大荒东经
》
:“有小人国,名 靖人 。” 郝懿行 笺疏:“
《
説文
》
云:‘靖,细貌。’盖细小之义,故小人名靖人也。” 袁珂 校注:“靖人、僬侥、周饶、侏儒,并一声之转。”
分類:
短小
小人
笺疏
《漢語大詞典》:
众小(衆小)
(1).众多小国。
《
韩非子·说林上
》
:“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
(2).一群小人。
《
汉书·刘向传
》
:“众小在位,而从邪议,歙歙相是,而背君子。”
(3).百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
:“尔众小放胆,不妨同心踊跃,立志顶天,我自有主张也。”
分類:
众多
百姓
一群
群小
小人
小国
《漢語大詞典》:
三虫(三蟲)
(1).人体中的三种寄生虫。 汉
王充
《
论衡·商虫
》
:“人腹中有三虫。下地之泽,其虫曰蛭。蛭食人足,三虫食肠。”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
:“可以已大风、挛踠、瘻、癘,去死肌,杀三虫。”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草七·赭魁
》
:“主治:心腹积聚,除三虫。”
(2).犹三尸。喻小人。 唐
司空图
《云台三官堂文》
:“烹妖斮魅,免助虐於三虫;控鹤羈龙,笑摧枯於一鹿。” 宋
孙觌
《兰溪津亭病起》
诗:“药裹关心防二竖,谤书盈篋忤三虫。”
分類:
人体
小人
寄生虫
《漢語大詞典》:
竖儿(豎兒)
竖子,小人。 唐
李贺
《感讽》
诗之二:“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
分類:
小人
《漢語大詞典》:
群竖(羣豎)
(1).一群小人。
《
后汉书·董卓传
》
:“其垒壁羣竖,竞求拜职,刻印不给,至乃以锥画之。”
(2).用作詈词。
《
后汉书·袁术传
》
:“豪桀自附於 绍 。 术 怒曰:‘羣竖不从吾,而从吾家奴乎!’”
分類:
一群
用作詈词
群小
小人
詈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