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4,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尉长命( 武壮 )
尉迟俟兜
尉迟纲(字 婆罗 昌平郡公、吴国公 武 )
尉瑾(字 安仁 )
尉迟迥( 魏安公、宁蜀公、蜀国公 )
尉相愿
尉迟运( 安喜县侯、周城县公、卢国公 )
尉迟崇( 秦兴公 )
尉迟皇后(别称 尉迟炽繁 华首 )
尉迟跋质那(世称 大尉迟 )
尉迟恭(字 敬德 鄂国公 忠武、忠烈 恭 )
尉迟乙僧( 郡公 )
僧窥基( 尉迟 字 洪道 世称 慈恩大师 号 尉迟部 )
卢照邻(字 升之 号 幽忧子 别称 初唐四杰 )
其它辞典(续上)
尉景(字 士真 博野县伯 )尉长命( 武壮 )
尉迟俟兜
尉迟纲(字 婆罗 昌平郡公、吴国公 武 )
尉瑾(字 安仁 )
尉迟迥( 魏安公、宁蜀公、蜀国公 )
尉相愿
尉迟运( 安喜县侯、周城县公、卢国公 )
尉迟崇( 秦兴公 )
尉迟皇后(别称 尉迟炽繁 华首 )
尉迟跋质那(世称 大尉迟 )
尉迟恭(字 敬德 鄂国公 忠武、忠烈 恭 )
尉迟乙僧( 郡公 )
僧窥基( 尉迟 字 洪道 世称 慈恩大师 号 尉迟部 )
卢照邻(字 升之 号 幽忧子 别称 初唐四杰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 【介绍】: 东魏善无人,字士真。高欢姊夫。北魏末,与高欢从杜洛周起事,旋共归尔朱荣,以军功封博野县伯。后随欢起兵信都,以勋戚,常被委重。性贪,欢常诫之。念其军功,仍重用之。历位太保、太傅。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坐匿亡人,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授青州刺史、大司马,卒于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太安狄那人。性和厚,有器识。从高欢起兵,破尔朱氏于韩陵,拜安南将军。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预平樊子鹄兖州之反,拜幽州刺史。卒于州。谥武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末代人。性弘裕,有见识。娶宇文泰姊为妻。生子尉迟迥及尉迟纲。知二子聪慧,病将卒时,抚二子首而勉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代人,字婆罗。尉迟迥弟。宇文泰甥。鲜卑族。骁果有膂力,善骑射。西魏文帝大统元年,为宇文泰帐内都督。大统年间,从破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河桥之役,邙山之战,屡立军功,进爵昌平郡公。西魏废帝二年,拜大将军,兼领军。泰闻帝有异谋,以纲职典禁旅,密为之备。北周孝闵帝即位,除小司马。明帝即位,进柱国大将军。武帝元年,封吴国公,除泾州刺史。保定四年,晋公宇文护东讨,留镇京师。卒谥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代人,字安仁。尉庆宾子。初以国姓门资,稍迁直后。东魏司马子如执政时,瑾娶其甥皮氏为妻,由是结识权贵。入北齐,奉命在邺北宫,典机密。文宣帝天保中,累迁七兵部尚书侍郎。高演(孝昭帝)辅政,除吏部尚书。武成帝即位,官至尚书右仆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0 【介绍】: 北周代人,字薄居罗,鲜卑族。宇文泰甥。尚西魏文帝女金明公主。初为宇文泰帐内都督,从泰复弘农,破沙苑,累迁尚书左仆射、大将军。西魏废帝二年,率军入蜀,平萧纪,以功为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北周初,进位柱国大将军。宣帝即位,出为相州总管。宣帝死,杨坚专政,独揽中外兵马事。静帝大象二年,迥起兵反杨坚,兵败自杀。全后周文·卷十九
迥字薄居罗,代人,文帝姊子,为大丞相帐内都督,尚魏文帝女金明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将军,拜大将军,封魏安公。废帝时以平蜀功拜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征还。孝闵受禅,进柱国大将军,封宁蜀公,及受禅,以为小宗伯,督陇右十二州,进封蜀国公,后为都督秦、渭、文、康等十四州军事,累迁大司马,拜太师,加上柱国。宣帝即位,拜大右弼,又拜大前疑,出为相州总管。静帝初,隋将革命,征还会葬,举兵不受代,为韦孝宽所败自杀,至唐武德中,诏改葬,开元中建庙立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代人。尉摽子。强干有胆略。初为兰陵王高长恭下属。后主时,长恭以战功见忌,遂贪残自秽以避祸。相愿见之,曾劝以属疾在家,勿预事,否则反以速祸。长恭善其言。北齐后主武平末,为领军大将军。自平阳至并州,及到邺,每立计将杀高阿那肱,废后主,立广宁王高孝珩,事竟不果。幼主高恒即位,周兵入邺,齐王公以下皆降。幼主潜逃,禅位于任城王高湝。周兵至信都,湝阵于城南。时相愿为湝所署领军,伪出略阵,遂以众降。湝不敌被俘,北齐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579 【介绍】: 北周代人。尉迟纲子。西魏时以父勋封安喜县侯。北周孝闵帝被废,奉命迎宇文毓(明帝),以定策勋,进爵周城县公。武帝时,兼职文武,甚见委重。宇文赟(宣帝)在东宫,亲狎谄佞,帝选运为右宫正以匡弼之。建德三年,卫剌王宇文直举兵反,攻肃章门,运闭门拒守,直不得入,遁走。武帝嘉之,授大将军,累迁同州刺史,进爵卢国公。宣帝即位,授上柱国。数进谏,反遭疏忌。及王轨被杀,惧祸,出为秦州刺史,以忧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代人。为仪同大将军镇,守恒山。识杨坚非凡,倾心结纳。及坚为丞相,尉迟迥为乱,崇以宗族故,自囚请罪。帝下书慰谕,召入置左右。入隋,封秦兴公。后击突厥于周槃,力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595 【介绍】: 即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后。蜀国公尉迟迥孙女。有美色。初适杞国公宇文亮子西阳公温,以宗妇例入朝,帝逼而幸之。亮闻之,惧诛,乃反,帝遂诛温。后入宫,为长贵妃,静帝大象二年三月,立为天左大皇后。宣帝死,出为尼,改名华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时于阗人。善画外国及佛像,当时擅名。世称大尉迟,与其子尉迟乙僧齐名。一说曾于洛阳大云寺画经变鬼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5—658 【介绍】: 唐朔州善阳人,字敬德。隋末从刘武周为将,后归唐,屡立战功。高祖武德初,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累官泾州道行军总管、襄州都督,封鄂国公。晚年笃信方术,杜门不出。卒谥忠武。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阳人。为刘武周将军。败降秦王。为右一府统军。除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授开府仪同三司。图形淩烟阁。太宗征高丽。诏以本官行太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于阗国人,一作吐火罗国人。唐太宗贞观初以善画荐,授宿卫官,袭封郡公。父尉迟跋质那亦以善画名,时人因称其父子为大小尉迟。工四时花鸟、外国人物及佛像。其凹凸花用笔之妙,与阎立本不相上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2—682 【介绍】: 唐僧。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京兆长安人,俗姓尉迟,字洪道。十七岁出家,为玄奘弟子。受瑜伽唯识宗,又从学因明学。著论凡百部,时号“百本论师”、“百部疏主”。性豪侈,出必三车,亦号“三车法师”。从玄奘译经于慈恩寺之翻经院,勤著述,后人呼为慈恩法师,后尊为法相显理宗。有《成唯识论述记》、《因明入正理论疏》、《弥勒上生经疏》、《法华经疏》等。全唐诗续补遗
窥基,姓尉迟,字洪道,长安人。玄奘弟子。入慈恩寺随师译经,著作甚多。世称慈恩大师。永淳元年卒,年五十一。诗一首。(《全唐诗》无窥基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字洪道。姓尉迟氏。裔出拓拔魏之尉迟部。今为京兆人。祖罗迦。隋代州西镇将。考宗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恭则诸父也。母裴氏梦吞月轮而孕。及生与群儿异。其自序云。九岁丁内艰。渐疏浮俗。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师事玄奘法师。学五天竺语。始住广福寺。寻迁大慈恩寺。明敏绝人。其犍度跋渠。过目即忆。年二十五。诏入译馆。时奘师方译唯识论。诏基与昉尚光寺。同职润色。基慨然请独任其责。奘许之。而辞其佗。于是随译随疏。旦夕讲说。即欲流通。而西明寺测法师者。俊快才也。赂阍者窥瞰得之。乃于其寺鸣犍稚。集僧开演。基闻之而惭。奘勉之曰。测公未达因明。那足弘演。遂为披究陈那三枝纵横立破述义命章等指。而基进矣。且尝谓之曰。瑜伽五性宗法。惟汝知之。后登太行。历五台。夜宿西河古佛宇中。梦身居半岩。觉无量人唱苦恼声。旋陟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至此。顷之。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其声。不见其形也。童子投与之剑曰。汝剖腹当见矣。基剖之。有光二道出腹中。辉映山下无数受苦之人。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委之而去。且尤未决其梦。是夕寺光发藏中。探之得弥勒上生经。始寤前梦。必慈氏俾之造疏耳。援毫之次。得舍利。如含挑如黄梁粒。相连而陨。皆红润可爱者无数。初奘公之发西竺也。从尼犍子卜之。曰吉。弟子生矣。则知奘公之业。而基承之。夫岂其偶然哉。自博陵出法华大疏以扬化。而归京师。常与翻译。旧人律师宣公往来。宣公者不测人也。每日中则诸天送供。一日基往。送供者久不至。基去乃至。宣问之。答曰。适以大乘菩萨在。善神翼卫者多。我曹无路而入。故迟耳。永淳元年壬午十一月十三日。以疾卒于慈恩寺翻经馆。寿五十一。葬樊村。祔三藏奘法师之莹。基平生造弥勒像。日对其像。诵菩萨戒一遍。复于五台。琢玉石文殊菩萨像。书金字般若经。生则体发光明。烂然不可正视。死而迁塔。则见齿四十根。如玉。不小坏。噫异哉。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都生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乃基祖焉。考讳宗。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德则诸父也。唐书有传。基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寤而有孕。及乎盈月诞。弥与群儿弗类。数方诵习神晤精爽。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脱或因缘。相扣度为弟子。则吾法有寄矣。复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就尼犍子边。占得卦甚吉。师但东归哲资生矣。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父曰。伊类粗悍那胜教诏。奘曰。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非某不识。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今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即贞观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疏浮俗。若然者三车之说。乃厚诬也。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师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别敕选聪慧颖脱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解纷开结统综条然。闻见者无不叹伏。凡百犍度跋渠。一览无差。宁劳再忆。年二十五应诏译经。讲通大小乘教三十馀本。创意留心勤勤著述。盖切问而近思。其则不远矣。造疏计可百本。奘所译唯识论。初与昉尚光四人同受润色执笔捡文纂义。数朝之后基求退焉。奘问之。对曰。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虽得法门之糟粕。然失玄源之醇粹。某不愿立功于参糅。若意成一本。受责则有所归。奘遂许之。以理遣三贤独委于基。此乃量材授任也。时随受撰录所闻。讲周疏毕。无何西明寺测法师亦俊朗之器。于唯识论讲场得计于阍者赂之以金。潜隐厥形。听寻联缀亦疏通论旨。犹数座方毕测于西明寺鸣椎集僧称讲此论。基闻之惭居其后不胜怅怏。奘勉之曰。测公虽造疏未达因明。遂为讲陈那之论。基大善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比。又云。请奘师唯为己讲瑜伽论。还被测公同前盗听先讲。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冥昧之间初不忍闻。徙步陟彼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到此。斯须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声而不见形。童子遂投与剑一镡曰。剖腹当见矣。基自剖之。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见无数人受其极苦。时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投之。捧得而去。及旦惊异未已。过信夜寺中有光。久而不灭。寻视之数轴发光者。探之得弥勒上生经。乃忆前梦必慈氏令我造疏通畅厥理耳。遂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红色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一云。行至太原传法。三车自随。前乘经论箱帙。中乘自御。后乘家妓女仆食馔。于路间遇一老父。问乘何人。对曰。家属。父曰。知法甚精。携家属偕。恐不称教基闻之顿悔前非。翛然独往。老父则文殊菩萨也。此亦卮语矣。随奘在玉华宫。参译之际三车何处安置乎。基随处化徒。获益者众。东行博陵有请讲法华经。遂造大疏焉。及归本寺恒与翻译旧人往还。屡谒宣律师。宣每有诸天王使者执事。或冥告杂务。尔日基去方来。宣怪其迟暮。对曰。适者大乘菩萨在此。善神翼从者多。我曹神通为他所制。故尔。以永淳元年壬午示疾。至十一月十三日。长往于慈恩寺翻经院。春秋五十一。法腊无闻。葬于樊村北渠。祔三藏奘师茔陇焉。弟子哀恸。馀外执绋。会葬黑白之众盈于山谷。基生常勇进造弥勒像。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乃发通身光瑞。烂然可观。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萨像。写金字般若经毕。亦发神光焉。弟子相继取基为折中。视之如奘在焉。太和四年庚戌七月癸酉。迁塔于平原。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徙棺见基齿。有四十根不断玉如。众弹指言。是佛之一相焉。凡今天下佛寺图形。号曰百本疏主真高宗大帝制赞。一云玄宗。然基魁梧堂堂。有桓赳之气。而慈济之心。诲人不倦。自天然也。其符彩则项负玉枕。面部宏伟交手十指若印契焉。名讳上字多出没不同者。为以慈恩传中云。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闻。请御制序。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冯义宣。由此云。灵基开元录为窥基。或言乘基非也。彼曰大乘基。盖慧立彦悰。不全斥故云大乘基。如言不听泰耳。犹谨遣大乘光奉表同也。今海内呼慈恩法师焉。 系曰。性相义门至唐方见大备也。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唯祖与宗百世不除之祀也。盖功德被物。广矣。大矣。奘苟无基则何祖张其学乎。开天下人眼目乎。二师立功与言。俱不朽也。然则基也。鄂公犹子。奘师门生。所谓将家来为法将。千载一人而已。故书有之。厥父菑厥子乃肯播。矧能肯穫。其百本疏主之谓欤。神僧传·卷第六
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初基之生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寤而有孕。及乎盈月弥。与群儿弗类。数方诵习神晤精爽。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敕选聪慧颖脱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诸佛法。后游五台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冥昧之间初不忍闻。徒步陟彼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到此。斯须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声而不见形。童子遂投与一剑曰。剖腹当见矣。基自剖之。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见无数人受苦。时童子入城持纸二及笔投捧而去。基极惊异。明日于寺中得弥勒上生经。以为弥勒化现。欲开广之。遂援毫而授。笔端舍利累累而下。尝造玉文殊像及金写大般若经。皆获瑞应。初宣律师以弘律感天厨供馔。每薄基三车之玩不甚为礼。基尝访宣。其日过午。而天馔不至。及基辞去天神乃降。宣责以后时。天神曰。适见大乘菩萨在此。翊卫严甚。故无自而入。宣闻之大惊。于是遐迩增敬焉。先是奘公亲搜西域戒贤瑜伽师地论惟识宗。而师尽领其妙。世谓之慈恩教。以永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卒于慈恩寺翻经院。春秋五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35—约689,一说约636—695后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高宗乾封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后患风痹,居长安附近太白山中,因服丹药中毒,手足致残。疾转笃,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作《释疾文》、《五悲文》等自伤。后终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工诗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后人又称初唐四杰。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686,一说635—689 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年弱冠,调邓王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高宗龙朔末(663),拜益州新都县尉。总章二年(669)底,二考秩满去官。《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皆谓因染风疾去官,不确。其染风疾当在咸亨三年(672)居洛阳时。上元元年(674)秋冬,入太白山服饵,中毒,风疾转笃。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再徙阳翟具茨山。武后垂拱二年(686)前后,自投颍水而卒。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有《卢照邻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七言歌行。与骆宾王同创初唐近体歌行破奇为偶,四句一转,上下蝉联,以赋为诗之基本体式。代表作为《长安古意》。五言排律用力亦勤。其诗风格典重清峻。诗集以明张燮辑《幽忧子集》为最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唐诗汇评
卢照邻(约630—约680后),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贞观二十三年前后,为邓王(元祐)府典签,王爱重,比之相如。高宗总章二年,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药饵为事。调露年间迁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下,疾益笃,不堪其苦,遂自投颍水而死。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有《卢照邻集》二十卷,又《幽忧子集》三卷,已佚。今《幽忧子集》七卷乃明张燮所辑。《全唐诗》编诗二卷。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初授邓王府典签。调新都尉。因风疾去官。沈痼挛废。不堪其苦。投颍水死。年四十。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升之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签之日,即擅相如之誉,可谓彬彬学士矣。然神情流荡,早痾伤困,废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若华,曜灵驻节,竟以不堪,自沉颍水,悲夫!壮士激志,而横骨朔野;忿妻感泪,而魂逐飘蓬。若生之死,谓之何哉?生感时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作《幽忧子》三卷,皆出词赋之上。《艺苑卮言》
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诗薮
卢、骆五言,骨干有馀,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唐音癸签
范阳较杨微丰,喜其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竹林答问》
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盈川“愧在卢前”,非虚语也。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江记室,间以奇气,振其丰采,唯贪排对,致气格不凝。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写,虽繁弦损调,固无泛音。《长安古意》宛转芊绵,则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诗学渊源》
(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七言长篇,颇似子山。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当时近体为唐律之渐,未变陈隋之遗,敁其《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大剑送别刘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创也。又有连用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数联者,与虞世南应制诗同一机杼,为齐梁与唐律逗变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