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封赐(封賜)
犹封赏。史记·吴王濞列传:“佗封赐皆倍军法。”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封赐倍 汉 之常法。”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故事謫散官:虽别驾、司马,皆封赐如故。” 颜海平 《秦王李世民》第二幕:“封赐 晋阳 城东良田二十顷,金银五千镒。”
《漢語大詞典》:遗封(遺封)
(1).身后的封赐。 三国 吴 韦昭 《秋风》诗:“身逸获高赏,身没有遗封。” 宋 沈文通 《内东头供奉官廖浩然可内殿崇班》:“今尔考不幸,乃有遗封以尔为请。”
(2).指前人留下的封赐。 明 何景明 《述归赋》:“ 有申氏 之遗封兮,吾显祖乃肇家。”
(3).前人坟墓。梁书·沈约传:“余世德之所君,仰遗封而掩泪。” 明 刘基 《望武夷山作》诗:“缅怀 紫阳子 ,千载谁与同。琼佩邈烟雾,石函閟遗封。” 清 黄景仁 《英布墓》诗:“ 淮南 尚有遗封在,寂寞谁为弔废墟?”
《漢語大詞典》:封锡(封錫)
封赐。《晋书·应詹传》:“臣闻开国承家,光啟土宇,唯令德元功乃宜封锡。”
分類:封赐
《漢語大詞典》:实封(實封)
(1).诸侯实际可以占有的土地。 清 江永 周礼疑义举要卷二:“诸侯之地,土田为实封。”
(2).古代封建国家名义上封赐给功臣贵戚食邑的户数与实际封赏数往往不符,实际上赐与的封户叫实封。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年:“十一月乙未,初令宰相共食实封三百户。” 胡三省 注引唐会要曰:“旧制,凡有功之臣赐实封者,皆以课户先準户数,州县与国官、邑官执帐,供其租调,各準配租调,远近,州县官司收其脚值,然后付国邑官司。其丁準此,入国邑者收其庸。”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实封:“通典曰: 唐 封公侯无国土,其加实封者,则食其所封之户,分食诸郡,以租庸调给。沿革曰 魏 黄初 间,爵自关内侯不食邑,但虚封而已。故 唐 因之加实封。《宋朝会要》曰: 唐 制食实封者,户给縑帛,每赐爵递加一级, 唐 末及 五代 始有特加邑户,而罢实封之给,今位为虚名也。” 宋 欧阳修 《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 晏 ﹞勋上柱国,爵 临淄侯 ,食邑万二千户,实封三千七百户。”
(3).密封;固封。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痛民伤国者疏》:“但乞下詔使吏民皆得实封上言,庶几民间疾苦无不闻达。”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 庆历 中,天下大旱,有詔,中外臣僚实封言事。”《元典章·圣政一·求直言》:“自今凡政令之未便,人情之未达,朝廷得失,军民利害,有上书陈言者,皆得实封呈献。”《水浒传》第十八回:“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
(4).指密封的奏折。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卒既至 赵 所,先授以省符,次白有礼部实封。 赵公 疑讶,不知为何事,启之,乃 杨公 诗一首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或 懋勤殿 板房看文书,硬拆实封,高声朗诵。”
《國語辭典》:国师(國師)  拼音:guó shī
1.国家的军队。《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齐之辱也。」
2.一国的师表。《后汉书。卷二七。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赵典》:「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
3.王莽时设立的官名。《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少阿、羲和、京兆尹红休侯刘歆为国师,嘉新公。」
4.六朝时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师」。《梁书。卷四一。列传。王承》:「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当世以为荣。」
5.古代帝王对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尊称。《景德传灯录。卷五。西京光宅寺慧忠禅师》:「时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帝敕令与国师试验,三藏才见师,便礼拜立于右边。」
《漢語大詞典》:四辅(四輔)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 贾谊 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 秦 汉 间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 唐 开元 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 同 、 华 、 岐 、 蒲 四州。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 宋 崇宁 间所置四辅郡,以 颍昌府 为南辅, 襄邑县 为东辅, 郑州 为西辅, 澶州 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记·天官书:“犯四辅,辅臣诛。” 司马贞 索隐:“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4).星名。指东蕃四星。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亦曰四辅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
《國語辭典》:閒田  拼音:xián tián
1.古代君王于分封后所剩馀的田地。「閒」文献异文作「间」。《礼记。王制》唐。孔颖达。正义:「若封人附于大国,谓之附庸;若未封人谓之閒田。」
2.无人耕种的田地。《孔子家语。卷二。好生》:「虞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仁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远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閒田也。」
《漢語大詞典》:大封
(1).古军礼之一。指诸侯疆界有侵越,则以兵征定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封之礼合众也。” 郑玄 注:“正封疆沟涂之固,所以合聚其民。” 贾公彦 疏:“知大封为正封疆者,谓若诸侯相侵境界,民则随地迁移者,其民庶不得合聚,今以兵而正之,则其民合聚,故云大封之礼合众也。”
(2).指封赐众多的土地、田宅。左传·昭公三十年:“二公子奔 楚 。 楚子 大封,而定其徙。” 杜预 注:“大封,与土田,定其所徙之居。”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帝以 彊 废不以过,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 鲁郡 ,合二十九县。”
(3). 黄帝 时人名。管子·五行:“昔者 黄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封 而辩於西方。”
《漢語大詞典》:封册
(1).封缄玉册。古代封禅的仪式之一。宋史·礼志七:“﹝封禪﹞按《开寳礼》,则燔燎毕封册。”
(2).天子封赐王侯之文书。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定命寳,用於封禪;皇帝之寳,答邻国书;天子之寳,答外夷书;天子行寳,用於封册。”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册》:“四曰封册,封诸侯用之。”
《漢語大詞典》:追命
(1).旧指身后由朝廷授予某种封赐。左传·昭公七年:“ 卫 齐恶 告丧于 周 ,且请命。王使 郕简公 如 卫 弔,且追命 襄公 。” 唐 白居易 《李愬赠太尉制》:“钦我追命,可赠太尉。” 宋 王安石 《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祖某赠某官》:“本朝追命之礼,亦从其子孙名数之卑尊。”
(2).后来命名;补称。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由是言之,则所谓中元、后元者,岂亦后来之追命乎?宜其无所讳避也。”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自 元鼎 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也。”
(3).勾命;索命。宋史·职官志三:“应詔狱及案劾命官,追命姦盗,以程督之。”《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这捕人乃森罗殿前的追命鬼,心肠比钢铁还硬。” 清 蒲松龄 《灌仲孺论》:“其真英魂为厉,尚能追命於九泉耶?”
《漢語大詞典》:殊锡(殊錫)
特别的封赐。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唐 柳宗元 《谢赐端午绫帛衣服表》:“跪捧殊锡,庆耀交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非例得封:“三公一时名硕,乃父亦曾居方面,宜膺殊锡。”
分類:特别封赐
《漢語大詞典》:分圭
亦作“ 分珪 ”。 帝王以圭分授于受封者。后泛指帝王封赐官爵。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尉三让扬州表》:“古之驭教,当有道焉,量能而受赏,撰智而锡位,深乃裂组,远故分珪。”《北史·房彦谦传》:“伏惟皇帝望云就日,仁孝夙彰,锡社分珪。” 唐 刘禹锡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旌节下朝臺,分圭从北回。”
《漢語大詞典》:册赠(册贈)
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 霸 薨,上素服临弔者再,赐东园秘器钱帛,册赠以列侯礼葬,謚曰列君。”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公薨於师……天子震悼,罢五日朝,册赠太尉。”
《國語辭典》:追加  拼音:zhuī jiā
1.追赠。《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宣帝既立,追加尊号,于礼不正。」
2.法律上指将以后事件,附加于以前的事件。如条约有追加条件,预算有追加预算等。
《國語辭典》:敕封  拼音:chì fēng
古代朝廷封赠官爵,称为「敕封」。清。恽敬〈都昌元将军庙碑铭〉:「自明洪武中敕封,附祀于左蠡山之湖神庙。」
《漢語大詞典》:册勋(册勳)
叙功封赐。陈书·章昭达传:“ 王琳 平, 昭达 册勋第一。”
分類:叙功封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