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7
词典
1
分类词汇
86
共86,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让国
平则
邵伯
国邑
关内侯
移封
削地
奉邑
封畛
大房
定封
还国
丹渊
采食
汤沐邑
《漢語大詞典》:
让国(讓國)
将国家或封地的统治权让给贤者。
《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
:“何贤乎 叔武 ?让国也。”
《
史记·张丞相列传
》
:“ 玄成 时佯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让国之名。” 明
李东阳
《挂剑曲》
:“平生让国心,耿耿方在此。” 甘簃
《辛亥和议之秘史》
:“宜速諫君让国,自保安全。”
分類:
让国
国家
封地
统治权
贤者
《漢語大詞典》:
平则(平則)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
周礼·夏官·大司马
》
:“均守平则,以安邦国。” 郑玄 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则,法也。” 孙诒让 正义:“ 刘台拱 云:‘平则,所谓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案 刘 説是也。此则与
《大宗伯》
‘五命赐则’义同,即
《大司徒》
土均之法也。”
分類:
使法
法则
公平
按照
封地
地大
大小
和土
土质
美恶
征收
税赋
标准
《漢語大詞典》:
邵伯
周 召公 奭 。因封地在 召 ,故称 召公 或 召伯 ,又作 邵公 、 邵伯 。 汉 王符
《
潜夫论·爱日
》
:“ 邵伯 讼不忍烦民,听断棠下,能兴时雍而致刑错。”参见“ 邵伯树 ”。
分類:
封地
《漢語大詞典》:
邵伯树(邵伯樹)
《
史记·燕召公世家
》
:“ 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
《甘棠》
之诗。” 张守节 正义:“今之棠梨树也。”后因称棠梨树为“邵伯树”。 唐
杜甫
《巴山》
诗:“天寒 邵伯 树,地阔 望仙臺 。” 仇兆鳌 注引
《九域志》
:“ 邵伯 甘棠树在 陕州府 署西南隅。”
分類:
棠梨
梨树
《漢語大詞典》:
国邑(國邑)
(1).国都。
《
管子·八观
》
:“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
(2).城邑。 银雀山 汉 墓竹简
《孙膑兵法·官一》
:“绕山林以曲次,袭国邑以水则,辩夜退以明简。”
(3). 汉 代诸侯的封地。
《
汉书·马宫传
》
:“伏自惟念,入称四辅,出备三公,爵为列侯,诚无颜復望闕廷,无心復居官府,无宜復食国邑。”
《
后汉书·刘盆子传
》
:“ 崇 等既未有国邑,而留众稍有离叛,乃遂亡归其营。”
分類:
城邑
国都
诸侯
封地
《国语辞典》:
关内侯(关内侯)
拼音:
guān nèi hóu
秦、汉时的封爵。有侯号而无封地,仅于关中京畿领取少数租税。
分类:
汉时
封爵
封地
关中
京畿
领取
少数
租税
《漢語大詞典》:
移封
改换封地。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 汝阳 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 酒泉 。”
分類:
改换
封地
《国语辞典》:
削地
拼音:
xuè dì
1.分地。《战国策。齐策》:「夫齐削地而封田婴,是其所以弱也。」
2.夺除封地。《礼记。射义》唐。孔颖达。正义:「诸侯有庆者先进爵,有让者先削地。」
分类:
分地
封地
《漢語大詞典》:
奉邑
以收取赋税作为俸禄的封地。奉,通“ 俸 ”。
《
史记·孟尝君列传
》
:“ 文 奉邑少,而民尚多不以时与其息,客食恐不足,故请先生收责之。”
《
汉书·沟洫志
》
:“ 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其奉邑食 鄃 。”
《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
:“ 权 拜 瑜 偏将军,领 南郡 太守。以 下雋 、 汉昌 、 刘阳 、 州陵 为奉邑。”
分類:
收取
赋税
俸禄
封地
《漢語大詞典》:
封畛
(1).封地的边界。
《
左传·定公四年
》
:“封畛土略,自 武父 以南,及 圃田 之北竟。”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
:“故五等之礼,不革于时,封畛之制,有隆焉尔者,岂玩二王之祸而闇经世之筭乎?”
(2).泛指疆界。
《
新唐书·裴度传
》
:“ 魏博 军度 黎阳 ,即叩贼境,封畛毗联,易生顾望,是自战其地。” 章炳麟
《序种姓上》
:“古者民知渔猎,其次畜牧,逐水草而无封畛。”
分類:
封地
疆界
边界
《國語辭典》:
大房
拼音:
dà fáng
1.家族的长房。《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都是太夫人的地葬得不好,只发大房,不发二房。」
2.较大的房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间房子。」
3.古祭器,玉饰的俎。《诗经。鲁颂。閟宫》:「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分類:
大房
山名
祭祀
世家
大族
小偷
房子
河北
牲畜
聚集
用具
房山
山县
划分
西北
始祖
官名
爵名
封地
《漢語大詞典》:
定封
确定封地,爵位。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
:“臣子之职既加矣,於是裂地定封。”
《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
》
:“八载而天下迺平,论功而定封。”
《
后汉书·樊宏传
》
:“十五年,定封 宏 寿张侯 。”
分類:
确定
封地
爵位
《漢語大詞典》:
还国(還國)
(1).归藩,回到封地。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
诗序:“至七月与 白马王 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
晋书·荀晞传
》
:“伏愿陛下宽宥宗臣,听 越 还国。”
(2).返回本国。
《宋书·鲁爽传》
:“ 爽秀 得罪 晋 朝,负衅三世,生长絶域,远身胡虏,兄弟闔门,沦点伪授,殞命不可,还国无因。”
《
梁书·胡僧祐传
》
:“ 中大通 元年, 陈庆之 送 魏 北海王 元顥 入 洛阳 , 僧祐 又得还国。”
《
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
》
:“有詔召 成 等至京师,见别殿,赐物良厚,慰遣还国。”
(3).回到都城。 元
白朴
《梧桐雨》
第四折:“今日贼平无事,主上还国。”
分類:
返回
都城
本国
封地
《漢語大詞典》:
丹渊(丹淵)
(1).相传为 尧 子 丹朱 的封地。
《
汉书·律历志下
》
:“﹝ 唐帝 ﹞让天下於 虞 ,使子 朱 处於 丹渊 为诸侯。”
(2).传说中的水名。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
:“日没 不周 西,月出 丹渊 中。”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
:“乘綵霞於 西海 ,駟行雨於 丹渊 。” 清
钱谦益
《曾湖浴日》
诗:“浴日晴波漾六时, 丹渊 若木影参差。”
分類:
水名
丹朱
封地
《漢語大詞典》:
采食
谓古代公卿大夫依靠封地为生。
《
后汉书·崔琦传
》
:“荷爵负乘,采食名都。”
分類:
公卿
卿大夫
依靠
封地
为生
《國語辭典》:
汤沐邑(湯沐邑)
拼音:
tāng mù yì
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汉。郑玄。注:「给斋戒自絜清之用。」
2.指国君、皇后、公子等收取赋税的私邑。《战国策。楚策二》:「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玩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佣六县为汤沐邑,却因张仪内之楚王。」《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唐。
杨炯
〈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
〉:「母常山宫主,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也称为「汤邑」。
分類:
国君
皇后
诸侯
朝见
公主
见天
子时
收取
赋税
住宿
沐浴
斋戒
封地
帝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