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博望
(1).古山名。即今 安徽 当涂 西南 东梁山 ,与 和县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 天门山 。历来为攻守要地。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闕於 牛头 ,託远图於 博望 。” 李善 注:“ 孝武 大明 七年 博望 梁山 立双闕。”
(2).苑名。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登贤 博望 ,献赋 清漳 。”详“ 博望苑 ”。
(3). 汉 张骞 的封号。汉书·张骞传:“ 騫 以校尉从大将军击 匈奴 ,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 騫 为 博望侯 。” 明 刘基 《题陈大初画扇》诗之二:“争似乘槎随 博望 ,玉绳光裹看山河。”参见“ 博望槎 ”。
《漢語大詞典》:博望苑
汉 宫苑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 汉武帝 为 戾太子 建,以供其交接宾客。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及冠就宫,上为立 博望苑 ,使通宾客。” 颜师古 注:“取其广博观望也。”三辅黄图·苑囿:“ 博望苑 , 武帝 立子 据 为太子,为太子开 博望苑 以通宾客…… 博望苑 在 长安 城南 杜门 外五里有遗址。”参阅《元和郡县图志》卷一。
《漢語大詞典》:博望槎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 南朝 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 张华 博物志: 汉武帝 令 张騫 穷 河 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 騫 问云:‘此是何处?’答曰:‘可问 严君平 。’织女取榰机石与 騫 而还。” 张骞 曾封 博望侯 。后因以指 张骞 乘槎至天宫事。 元 吴莱 《浦阳十景·湥褭江源》诗:“清澄灌或 於陵 圃,窈窕寻犹 博望 槎。” 清 李渔 《笠翁对韵·六麻》:“ 志和 宅, 博望 槎;秋实对春华。”
分類:张骞
《漢語大詞典》:贤王(賢王)
(1).有德行的君王。孟子·尽心上:“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新唐书·陆贽传:“ 周宣 中兴贤王也, 吉甫 文武贤臣也。”《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吾闻 成汤 身长九尺,而作贤王。”清史稿·后妃传论:“及 文宗 未造, 孝贞 、 孝钦 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
(2). 匈奴 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挥刃斩 楼兰 ,弯弓射贤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
《國語辭典》:法王  拼音:fǎ wáng
1.佛陀。旧称佛为法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世间净眼品第一之二》:「众生种种恐怖苦,法王智光悉救济。」
2.道教称天尊。
3.称罗马教皇。
《漢語大詞典》:汉王(漢王)
秦 末 项羽 入 关 后给 刘邦 的封号。史记·高祖本纪:“负约,更立 沛公 为 汉王 ,王 巴 、 蜀 、 汉中 ,都 南郑 。” 汉 班彪 《王命论》:“ 汉王 长者,必得天下。” 晋 陆机 《辩亡论上》:“ 汉王 亦凭帝王之号,帅 巴 汉 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
《國語辭典》:郡君  拼音:jùn jūn
旧时妇人的封号。唐代四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称为郡君;宋元以后则只有宗室女可称为郡君。
《漢語大詞典》:恩数(恩數)
指朝廷赐予的封号等级。 宋 范仲淹 《求追赠考妣状》:“今又俯临葬礼,尚闕褒封,祭奠之间,誌述之际,乏兹恩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今参知政事恩数比门下中书侍郎,在尚书右丞之上。”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或纂修功多,及书成,以事故去,则不霑恩数。”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同是冢臣恩数异,伤心非復 定陵 年。”
《國語辭典》:名王  拼音:míng wáng
胡人的领袖。《汉书。卷八。宣帝纪》:「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亲。」宋。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國語辭典》:恭人  拼音:gōng rén
1.宽柔的人。《诗经。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2.明制四品命妇的封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杨氏女得封恭人,林下偕老。」
《國語辭典》:淑人  拼音:shú rén
1.有德的君子。《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2.闲雅贞静的女子。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四。江庙泥神记》:「有淑人兮邦之媛,佩明月兮纽兰荃。」
3.清室皇宫后妃中,三品命妇的封号。《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秩官既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
《國語辭典》:淑女  拼音:shú nǚ
闲雅贞静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正所谓淑女配君子,岂以年龄上下相嫌乎?」
《漢語大詞典》:国夫人(國夫人)
命妇的一种封号。通典·职官十六:“大 唐 外命妇之制,诸王母、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国夫人:“ 宋 鄱阳侯 孟怀玉 母,拜国夫人,洎 隋 高凉 洗氏 以功封譙国太夫人,此夫人封国之始也。”宋史·职官志三:“外内命妇之号十有四:曰大长公主,曰长公主,曰公主,曰郡主,曰县主,曰国夫人……曰孺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至妇人之封, 六朝 以前见於史传者,间有国夫人、太夫人之封,其详不可考。 唐 则一品封国夫人,二品三品郡夫人。”
分類:命妇封号
《漢語大詞典》:德人
(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汉 贾谊 《鵩鸟赋》:“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宋 秦观 《俞紫芝字序》:“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己也,不知有己所以失己也。,而德人知之。”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君之子 肇星 以诗稿属序。余读之,清婉恬适,如君其人,不以不得志於有司也,而有怨词,有矜气,真德人之音也。”
(2). 明 代初期对高级官员母、妻的封号。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洪武 八年, 宋濂 官礼部侍郎,封 濂 母 陈氏 、妻 贾氏 为德人。见誥命。后无‘德人’之称。”
《漢語大詞典》:追崇
对死者追加封号。梁书·侯景传:“ 景 又矫 萧栋 詔,追崇其祖为大将军,考为丞相。”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至如 元 氏起于边朔,其君乃一部之酋长耳, 道武 追崇所及,凡二十八君。”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锡望 守城而死已有追崇。” 清 昭梿 啸亭续录·本朝祧庙之制:“本朝 太祖 肇基东土,抚有寰区,追崇 原皇帝 四圣神主,即安奉於大庙后殿。”
《國語辭典》:诰命(誥命)  拼音:gào mìng
1.古时朝廷颁赐爵位的诏令。如明制为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诰命,清制则为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
2.受过封号的妇女。《儒林外史》第二○回:「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诰命夫人。」《红楼梦》第七一回:「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
《漢語大詞典》:诰命夫人(誥命夫人)
受有朝廷封号的贵妇人。 清 李渔 《奈何天·忧嫁》:“所以生平止得一女,不愿他做誥命夫人,但求为富室院君而已。”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方纔老爹説的,他是个誥命夫人,到家请会画的替他追个像,把凤冠补服画起来。”亦省称“ 誥命人 ”。京剧《平王纳媳斩伍奢》第十五场:“ 鄢氏 (唱):寂寞深闺诰命人,岂可虚度误青春。”
《國語辭典》:国君(國君)  拼音:guó jūn
一国的君主。《礼记。曲礼上》:「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
《漢語大詞典》:县太君(縣太君)
古代妇女封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妇·太君:“ 唐 制四品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封称太,此其始也。”宋史·职官志十:“詔定文武羣臣母妻封号……贵人母封县太君……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母封县太君……其餘升朝官已上遇恩,并母封县太君。”
分類:妇女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