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对敌(對敵)  拼音:duì dí
相对为敌。《三国演义》第二回:「俊令玄德为其先锋,与贼对敌。」
《分类字锦》:假面对敌(假面对敌)
《隋唐佳话》:「高齐兰陵王长恭面类美妇人,乃著假面以对敌,与周师战于金墉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乃为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今人面是。」
分类:
《國語辭典》:当敌(當敵)  拼音:dāng dí
应付、排难。《宋元戏文辑佚。唐伯亨因祸致福》:「清宵短,尊前好传杯。白昼永,酷暑怎当敌?」也作「当堵」、「当赌」。
《国语辞典》:对堵(对堵)  拼音:duì dǔ
对敌。《元曲选。谢金吾。第二折》:「两军相对堵,三通催战鼓。」
分类:对敌
《國語辭典》:一阵(一陣)  拼音:yī zhèn
经一时间的连续动作或情形。《儒林外史》第一五回:「那火支支的响了一阵,取罐倾了出来,竟是一锭细丝纹银。」《红楼梦》第三○回:「忽一阵凉风过了,刷刷的落下一阵雨来。」
《國語辭典》:解围(解圍)  拼音:jiě wéi
1.解除兵阵的围困。唐。李峤 诗:「汉甸初收羽,燕城忽解围。」《三国演义》第三二回:「从大路去,曹操必有伏兵,可取小路,从西山出滏水口去劫曹营,必解围也。」
2.解除受窘的困境。《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國語辭典》:丑类(醜類)  拼音:chǒu lèi
1.恶人。《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志》:「致届官渡,大歼丑类。」
2.以同类的事物相比。《礼记。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國語辭典》:小劫  拼音:xiǎo jié
1.一长段的时间。词语源于古印度婆罗门,后为佛教沿用,但说法不同。谓世上人类的寿命历经一增(人寿自十岁开始,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或一减(人寿从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所需的时间。约为人间八百三十九万九千年。又《法苑珠林》卷一:「依立世阿毗昙论云:『佛说一小劫者名为一劫。』」《醒世恒言》卷二一:「一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2.小灾难。清。钱谦益 欲别东楼去诗:「小劫看今雨,中年别故人。」
《國語辭典》:蚍蜉  拼音:pí fú
动物名。一种大蚁。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色灰,头大,触角很大。有营社会化的集团生活,也有单独生活的。
《漢語大詞典》:蚍蜉援
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清 赵翼 《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清 唐孙华 《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分類:微小援助
《國語辭典》:丑虏(醜虜)  拼音:chǒu lǔ
1.称众多的敌人。《诗经。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2.称丑恶的敌人。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今又北面事丑虏,冀得一当,为呈身之地。」
分類:对敌敌人
《漢語大詞典》:贼臣(賊臣)
(1).奸臣;乱臣。管子·权修:“杀不辜而赦有罪,则国不免於贼臣矣。故夫爵服贱,禄赏轻,民閒其治,贼臣首难,此谓败国之教也。”史记·蒙恬列传:“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 周公旦 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 唐 武则天 臣轨卷上:“五曰专权擅威,持操国事以为轻重,於私门成党以富其家,又復增加威权,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清 谭嗣同 《致梁启超书》之三:“我圣上之命,悬於太后、贼臣之手, 嗣同 死矣! 嗣同 之死毕矣!”
(2).对敌寇之臣的贬称。 清 阎尔梅 《绝贼臣胡谦光》诗:“贼臣不自量,称予是故人,敢以书招予,冀予与同尘。”
《國語辭典》:同仇  拼音:tóng chóu
语出《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比喻一致对付仇敌。《资治通鉴。卷六八。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國語辭典》:策应(策應)  拼音:cè yìng
两军相呼应,协同作战。《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葛从周又自策应,曹州与兖州之围遂解。」《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升帐,传下号令,教两都督率领本部兵马,作中军策应。」
《漢語大詞典》:临敌(臨敵)
面对敌人。吴子·论将:“果者,临敌不怀生。” 汉 孔融 《荐祢衡表》:“解疑释结,临敌有餘。” 唐 皮日休 《汉斩丁公论》:“ 丁公 临敌,捨敌无杀,诚惻隐之仁者。”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三:“众至边上,常存戒心,虽不见敌,常若临敌,则不至有失矣。”
《漢語大詞典》:凶丑(兇醜)
(1).凶恶不善。《后汉书·蔡邕传》:“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
(2).指凶恶不善之人。陈书·孔奂传:“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新唐书·郭子仪传:“今凶丑略平,乃作法审官之时,宜从老臣始。”
对敌人或叛乱者的蔑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 阳平 之役,亲擐甲胄,深入险阻,芟夷蝥贼,殄其兇丑。”《隋书·卫玄传》:“ 文昇 率励义勇,应机响赴,表里奋击,摧破兇丑。”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为老君修黄箓斋词》:“今则方命师徒,将平兇丑,犹资道力,俾殄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