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
词典
1
分类词汇
13
分类词汇
对不住
对不过
得罪
负国
负负
抱歉
负咎
咶噪
忘情负义
平生不做亏心事
不知恩义
负恩背义
负义忘恩
《國語辭典》:
对不住(對不住)
拼音:
duì bù zhù
对人表示抱歉。《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钱县令巴不得有这一句话,省得他为难,有什么不遵谕的,却故意说道:『只是对不住陆大人。』」也作「对不起」。
分類:
对不住
对不起
《漢語大詞典》:
对不过(對不過)
犹对不起。
《三侠五义》
第二九回:“若论当初,原受过他的大恩;如今将他闹到这步田地,我也就对不过我那亡妻子。”
分類:
对不起
《國語辭典》:
得罪
拼音:
dé zuì
1.犯罪。唐。
刘长卿
〈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
〉诗:「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2.冒犯、触怒。《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做孙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为甚么要打我?」《红楼梦》第三二回:「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诗经。小雅。雨无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3.向人对不起的客套话。《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郭排军吃他相问得无言可答,只道得一声:『得罪!』」
分類:
得罪
获罪
冒犯
客气话
触怒
对不起
《國語辭典》:
负国(負國)
拼音:
fù guó
对不起国家。《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朝廷化了千万金钱,设立海军,甲午一役,未及交绥,遽尔一败涂地,推原祸始,不能不追咎合肥之负国太甚。」
分類:
负国
对不起
国家
《漢語大詞典》:
负负(負負)
犹言惭愧、惭愧;对不起、对不起。
《
后汉书·张步传
》
:“ 茂 让 步 曰:‘以 南阳 兵精, 延岑 善战,而 耿弇 走之。大王柰何就攻其营,既呼 茂 ,不能待邪?’ 步 曰:‘负负,无可言者。’” 李贤 注:“负,愧也。再言之者,愧之甚。” 惠栋 补注引 王幼学 曰:“负负,犹言负罪负罪。” 宋
刘攽
《不愧屋漏赋》
:“谨尔燕居,自获申申;仰夫匪隐,罔貽负负之文。” 洪深
《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
:“ 姜禹丞 闻之,惟有大呼负负而已。”
分類:
惭愧
对不起
《國語辭典》:
抱歉
拼音:
bào qiàn
心中不安,觉得过意不去。如:「导致这样的结果,我觉得很抱歉!」《镜花缘》第一二回:「蒙二位大贤光降,不意国主就临敝宅,不能屈留大驾,殊觉抱歉。」
分類:
抱歉
心中
不安
觉得
得对
对不起
《漢語大詞典》:
负咎(負咎)
抱愧,自感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清
梅曾亮
《〈耻躬堂文集〉序》
:“而今读其诗,抑塞拂鬱,若有所负咎於世。” 清 昭梿
《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
:“若老夫子以 额 之故,至烦圣睿,是 额 之疏拙,不能周祥以为师门光宠,而转使慈怀耿耿,则负咎愈深。” 丁玲
《自杀日记》
:“我又不好十分拒绝他,只好不给他一种机会,看到他失意的又走回去,真觉得很负咎。”
分類:
抱愧
自感
对不起
《漢語大詞典》:
咶噪
(1).喧扰;吵闹。 明
沈仕
《普天乐·思情》
曲:“风和雨纵横正飘,时间玉马偏咶噪。”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
第二卷第八章:“围在这人旁边的十来二十位,就一下咶噪起来。”
(2).旧时打招呼、表示谢意的习惯语。犹今言打扰、对不起。
《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
:“ 薛婆 进了典舖,与管典的相见了,叫声咶噪,便把箱儿打开。”
《何典》
第二回:“ 活鬼 接在手中,千谢万咶噪的辞别起身。”
分類:
喧扰
打招呼
吵闹
谢意
习惯
打扰
对不起
《漢語大詞典》:
忘情负义(忘情負義)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
红楼梦
》
第一一三回:“后来 寳玉 明白了,旧病復发,常时哭想,并非忘情负义之徒。”
分類:
忘记
记别
自己
情义
对不起
《国语辞典》:
平生不做亏心事(平生不做亏心事)
拼音: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
平时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如:「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分类:
平时
做对
对不起
良心
《国语辞典》:
不知恩义(不知恩义)
拼音:
bù zhī ēn yì
受惠不知感恩反倒做出对不起他人的事。如:「平日对待朋友的一片用心都白费了,竟交上这不知恩义的人为友,实在后悔不及。」
分类:
受惠
不知
感恩
反倒
对不起
他人
《漢語大詞典》:
负恩背义(負恩背義)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
》
:“ 太宗 攻 洛阳 , 庆 谋与 王 归 唐 ,谢曰:‘ 郑 以我奉箕箒者,缀公之心。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至 长安 ,则公家婢耳,愿送我还 东都 。’” 明
宋濂
《燕书》
之十六:“君子曰:‘负恩背义,人弗戮,鬼斯戮之矣。’”亦作“ 负恩忘义 ”。 元
施惠
《幽闺记·虎头遇旧》
:“紧降堦,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分類:
忘记
记别
自己
恩德
和好
好处
对不起
《國語辭典》:
负义忘恩(負義忘恩)
拼音:
fù yì wàng ēn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与好处,反做出对不起恩人的事情。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自来鱼雁无音信。」也作「忘恩负义」。
分類:
忘记
记别
自己
恩德
和好
好处
对不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