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陰一寸金)  拼音: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谚语)比喻时间的宝贵。元。史九敬《庄周梦》第二折:「一寸光阴一寸金,持将此物寄知音。」《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一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那里寻?」
《分类字锦》:一寸楼台(一寸楼台)
元亭涉笔:一寸楼台,蜂窠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寸葚
传说中的仙药名。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志怪:“ 秦始皇 闻 鬼谷先生 言,因遣 徐福 入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葚。”葚,亦作“ 椹 ”。见同书《箴戒》
分類:仙药药名
《國語辭典》:一寸丹心  拼音:yī cùn dān xīn
一片赤诚的心。宋。杨万里〈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鍊今绕指,一寸丹心向日明。」也作「一寸赤心」。
分類:赤诚
《分类字锦》:一节数寸(一节数寸)
齐民要术:雩都县土壤肥沃,偏宜甘蔗,味及采色,馀县所无。一节数寸长,郡以献。
分类:
《分类字锦》:献三寸珠(献三寸珠)
列仙传:朱仲,会稽人,常于市上贩珠。高后时下书募三寸珠,仲读购书,笑曰:真值汝矣。赍三寸珠诣阙上书,珠好过度,即赐五百金。鲁元公主复私以七百金从仲求珠,仲献四寸珠,送至阙,即去。下书会稽徵聘,不知所在。景帝时复来献三寸珠数十枚,辄去,不知所之云。
分类:
《分类字锦》:象环五寸(象环五寸)
礼记: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分类:
《分类字锦》:先立尺寸
玉海:上以雅乐声高,近于哀思,命判太常寺和岘讨论其理。岘上疏曰:十二月声,含在寂默,古圣设法,演而出之。先立尺寸,作为律吕,三分损益,上下相生,取合其音,谓之形器。但以尺寸长短,非书可传,故累秬黍,求其准的,后代试之,或不符合。
分类:制律
《国语辞典》:聊表寸心  拼音:liáo biǎo cùn xīn
略表心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此小薄物,聊表寸心;事成之后,再容重谢。」也作「聊表心意」。
分类:略表心意
《国语辞典》:诎寸伸尺(诎寸伸尺)  拼音:qū cùn shēn chǐ
屈折一寸可伸长一尺。形容不计较小的损失,以求得较大的利益。《淮南子。氾论》:「诎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也作「诎寸信尺」。
《国语辞典》:诎寸信尺(诎寸信尺)  拼音:qū cùn shēn chǐ
屈折一寸可伸长一尺。形容不计较小的损失,以求得较大的利益。周。尸佼《尸子。卷下》:「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为之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附会》:「锐精细巧,必疏体统。故宜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也作「诎寸伸尺」。
《国语辞典》:三寸之舌  拼音:sān cùn zhī shé
形容能言善道,长于言辞的口才。《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万之师。」汉。扬雄〈解嘲〉:「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也作「三寸不烂之舌」、「三寸舌」。
《国语辞典》:方寸之间(方寸之间)  拼音:fāng cùn zhī jiān
指内心。《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列传七。刘清之》:「古今未有俗不可变、弊不可革者,变而通之,亦在陛下方寸之间耳。」《红楼梦》第七八回:「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
分类:内心
《国语辞典》:方寸之地  拼音:fāng cùn zhī dì
1.心。《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收纸长想,欣然感生,寻省遭罹,万重不幸,方寸之地,自不能言。」
2.指狭小的地方。清。徐珂《清稗类钞。鉴赏类。叶鞠裳论碑之方格》:「伊阙佛龛及益都,临朐诸山造象,间于龛下方寸之地,砻石光莹,使如镜面而后界画之,但亦小字多而大字少。」
《国语辞典》:方寸乱矣(方寸乱矣)  拼音:fāng cùn luàn yǐ
心绪很乱。《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也作「方寸已乱」。
分类: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