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案察
按察使
览察
察罕
察形
谅察
察允
悉察
临察
时察
视察
孰察
察往
察精
一察
《漢語大詞典》:案察
犹查处。后汉书·郅寿传:“时 冀部 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类不检节, 寿 案察之,无所容贷。”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时 冀州 饥荒,盗贼羣起,乃以 滂 为清詔使,案察之。”
分類:查处
《国语辞典》:按察使  拼音:àn chá shǐ
职官名。唐置,明清以按察使为一省司法长官,掌刑名按劾之事。
《漢語大詞典》:览察(覽察)
审察。《楚辞·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后汉书·王符传:“览察其状,则德侔 颜 冉 ,详覈厥能,则鲜及中人,皆总务升官,自相推达。”《宋书·蔡兴宗传》:“然此源不塞,此风弗变,将亏正道,尘秽盛猷。伏愿圣听,赐垂览察。”
分類:审察
《漢語大詞典》:察罕
蒙古语。指白颜色。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察罕者,白也;哈剌者,黑也……或取数目,如朵儿别者,四也;塔木者,五也。”
《韵府拾遗 青韵》:察形
后汉书马援传: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
分类:察形
《國語辭典》:谅察(諒察)  拼音:liàng chá
体谅而详察隐情。《旧唐书。卷一三五。列传。裴延龄》:「因事陈请,虽已频烦,天听尚高,未垂谅察,辄申悃款,以极愚诚。」唐。韩愈 答陈商书:「略不辞让,遂尽言之,惟吾子谅察焉。」
《漢語大詞典》:察允
明察允许。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言语精神,不能自明,不蒙察允,遽以慙归。”
分類:明察允许
《韵府拾遗 黠韵》:悉察
陈樵玳瑁赋:虽仲宣之博雅,张华之析微,知崇文鼠,辨洽碧鸡,固莫能悉察而周知也。
《漢語大詞典》:临察(臨察)
监察。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之明,临察四方。”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宰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
分類:监察
《骈字类编》:时察(时察)
礼记乡饮酒义: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注:愁读为揫。揫,敛也。察犹察察,严杀之貌也。
《國語辭典》:视察(視察)  拼音:shì chá
1.巡视考察。《书经。尧典》:「平在朔易」句下唐。孔颖达。正义:「视察北方岁改之事。」
2.一种职位的名称,担任巡视考察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孰察
仔细考察、研究。荀子·荣辱:“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餘,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史记·苏秦列传:“凡言事 秦 者,皆姦人,非忠臣也……愿大王孰察之。”汉书·邹阳传:“臣闻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韵府拾遗 养韵》:察往(察往)
抱朴子:使之察往以悟来,观彼以知此。按:察同察。
《韵府拾遗 庚韵》:察精
唐书陆贽传:断失于太速。察伤于太精。断速则寡恕于人。而疑似不容辨也。察精则多猜于物。而亿度未必然也。
《漢語大詞典》:一察
谓察其一端。庄子·天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庄子》:“一察谓察其一端,而不知其全体。”
分類: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