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1,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察色
哀察
昭察
阴察
近察
察按
严察
澄察
试察
财察
究察
察问
察书
察慧
至察
《漢語大詞典》:察色
(1).观察颜色。
(2).观察脸色。韩非子·八奸:“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言,则察色而顺性。” 晋 陶潜 《庶人孝传赞·汝郁》:“ 郁 能察色知病,輒復不食。”
《漢語大詞典》:哀察
怜悯体察。 南朝 梁 任昉 《启萧太傅固辞夺礼》:“近啟归诉,庶谅穷欵,奉被还旨,未垂哀察。”
分類:怜悯体察
《漢語大詞典》:昭察
(1).明察。管子·形势解:“人主犹日月也,羣臣多姦立私,以拥蔽主,则主不得昭祭其臣下。”
(2).明显。 汉 王充 论衡·自纪:“道畔巨树,堑边长沟,所居昭察,人莫不知。”
分類:明显明察
《骈字类编》:阴察(阴察)
汉书孙宝传: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属,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设储偫。宝自劾去,忠固还之,心内不平。后署宝主簿,宝徙入舍,祭灶,请比邻。忠阴察怪之,使所亲问宝:前大夫为君设除大舍,子自劾去者,欲为高节也。今两府高士,俗不为主簿,子既为之徙舍,甚说,何前后不相副也?宝曰: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独自高。前日君男欲学文,而移宝自近。礼有来学,义无往教。道不可诎,身诎何伤。且不遭者可无不为,况主簿乎。
《韵府拾遗 黠韵》:近察
李子卿水萤赋:近而察之,若海底之阴火;远而望也,辟山边之寒燎。
《漢語大詞典》:察按
审察。新唐书·李峤传:“今所察按,準 汉 六条而推广之,则无不包矣,乌在多张事目也?”
分類:审察
《漢語大詞典》:严察(嚴察)
(1).严厉苛察。北齐书·彭城景思王浟传:“ 武定 六年,出为 沧州 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南史·侯安都传:“ 文帝 性严察,深衔之。”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人言此变始於尅餉,及为详询,其説不然,特此公过於严察耳。”
(2).严格察查。《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严察拘拏,照例治罪。”
《漢語大詞典》:澄察
明察;洞察。后汉书·朱浮传:“覆案不关三府,罪谴不蒙澄察。”晋书·苻坚载记下:“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分類:明察洞察
《漢語大詞典》:试察(試察)
考察。宋史·选举志二:“詔中书门下试察其才,具名闻奏,将临轩亲策之。”
分類:考察
《漢語大詞典》:财察(財察)
裁取审察。财,通“ 裁 ”。史记·酷吏列传:“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詆;即下户羸弱,时口言,虽文致法,上财察。”后汉书·来歙传:“太中大夫 段襄 ,骨鯁可任,愿陛下财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具奏二十九年各直省所上烈妇三十六口,予旌以否,惟上财察。”一本作“ 裁察 ”。
分類:审察
《漢語大詞典》:究察
(1).研究审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此臣下所当详辨,明朝所当究察也。”
(2).察知,察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爱子丧明,犹不觉知,凡百黎元,如何究察?” 清 方苞 《书〈考定文王世子〉后》:“故歷世以来,羣儒虽究察其非,终怀疑而未敢决焉。”
《漢語大詞典》:察问(察問)
考察讯问。管子·小匡:“退而察问其乡里,以观其所能。”《汉书·武帝纪》:“贤良明於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於篇,朕亲览焉。”金史·世宗纪中:“察问细微,非人君之体,朕亦知之。然以卿等殊不用心,故时或察问。”
分類:考察讯问
《漢語大詞典》:察书(察書)
谓校正勘定他人书写的文字。隶释·汉西岳华山庙碑:“ 京兆 尹勑监都水掾 霸陵 杜迁 市石,遣书佐 新丰 郭香 察书。” 洪适 释:“察书者,察涖它人之书尔。”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长寿察书,龙楼迴轡。”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卷一:“察书乃对上市石之文,则 香 者其名,而特勘定此书者尔。”
《漢語大詞典》:察慧
亦作“ 察惠 ”。 聪明有智慧。《淮南子·泰族训》:“仁莫大於爱人,知莫大於知人,二者不立,虽察慧捷巧,劬禄疾力,不免於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 潘岳 ﹞幼未成德,故誉止於察惠;弱不胜务,故悼加乎肤色。”新唐书·郑元璹传:“ 元璹 字 德芳 , 隋 沛国公 译 之子。性察慧,爱尚文艺。”
分類:聪明智慧
《漢語大詞典》:至察
(1).极分明。荀子·礼论:“至文以有别,至察以有説。” 杨倞 注:“言礼之至文,以其有尊卑贵贱之别;至察,以其有是非分别之説。”又引 司马贞 曰:“説,音悦。言礼之至察,有以明鸿杀委曲之情文,足以悦人心也。”
(2).过于明察。 汉 东方朔 《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