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禁  拼音:huǒ jìn
1.防范火灾的禁令。《周礼。天官冢宰。宫正》:「春秋以木铎脩火禁。」《宋史。卷三○○。列传。周湛》:「又湛种楸桐千馀本,课户贮水,以严火禁。」
2.旧时寒食节禁火停炊的习俗。唐。储光羲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诗:「淹留火禁辰,愉乐弦歌宴。」宋。欧阳修 禁火诗:「火禁开何晚?春芳半已凋。」
《國語辭典》:书录(書錄)  拼音:shū lù
综述书籍的版本、评论与其源流等各种资料的图书目录。
《漢語大詞典》:壶餐(壺餐)
用壶盛的汤饭或其他熟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晋 文公 出亡, 箕郑 挈壶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飢而道泣,寝饿而不敢食。”《淮南子·齐俗训》:“故 釐负覊 之壶餐,愈於 晋献公 之垂棘; 赵宣孟 之束脯,贤於 智伯 之大鐘。” 清 唐甄 潜书·柅政:“今夫受人壶餐,必有以酬之;而况受人富贵,且以遗子孙乎!” 清 钮琇 觚賸·神僧:“君常饭我,有薄物奉君,为壶餐之报。”
分類:寒食
《漢語大詞典》:分熟
指国君对下赏赐熟食。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晋文侯 问政於 舅犯 , 舅犯 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谓情分深。 宋 黄光大 《积善录》:“常令僧道入宅院,与妇人同起居而不知耻,殆其久而分熟,则未有不为彼淫污者。”
《漢語大詞典》:馈献(饋獻,餽獻)
(1).献熟食。古祭祀之礼。周礼·春官·司尊彝:“其馈献用两壶尊,皆有罍。” 郑玄 注:“馈献,谓荐孰时,后於是荐馈食之豆籩。”
(2).奉送礼物。礼记·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周公礼乐:“其(指 蔡京 )生日,天下郡国,皆有馈献,号‘太师生辰纲’,富侈可知也。”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他若絶馈献,葺学宫……都是 孙先生 文笔敷宣,便觉词严义正。”
餽獻:赠送奉献。餽,通“ 馈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薛嗣昌 善交中贵人,每有餽献,常备四副,如锦椅背坐子之类,必以四十副为率。”
《漢語大詞典》:阴六(陰六)
(1).指十二律中的六吕。汉书·律历志上:“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鐘,二曰南吕,三曰应鐘,四曰大吕,五曰夹鐘,六曰中吕。”
(2).道教谓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阳九,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故百六亦称阴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即阴六。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则有龟负龙擎,文籍其阳九阴六; 共 触 愚 移,倾缺其天枢地轴。”
(3).厄运或灾害。 北齐 李清 《造报德像碑》:“阳九作沴,濡足於 尧 季;阴六为灾,授手於 汤 日。”
《国语辞典》:开元礼(开元礼)  拼音:kāi yuán lǐ
书名。唐萧嵩等奉敕撰,一百五十卷。首序例三卷,次以五礼分类,而凶礼于第五。
《漢語大詞典》:一百六
寒食日的别称。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緑。” 宋 梅尧臣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诗之二:“前占寒食一百六,算到其时未合开。”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一百五日:“吾州城市 芝山寺 ,为禁烟游赏之地,寺僧欲建 华严阁 ,请予作《劝缘疏》,其末联云:‘大善知识五十三,永壮人天之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来道俗之观。’”参见“ 一百五 ”、“ 一百五日 ”。
《漢語大詞典》:进熟(進熟)
亦作“ 进孰 ”。
(1).进虚美之言。一说,犹言进见熟习。史记·大宛列传:“而 汉 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於天子,言曰:‘ 宛 有善马在 贰师城 ,匿不肯与 汉 使。’”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进熟,美语如成熟者也。”汉书·张骞传:“ 汉 使往既多,其少从率进孰於天子,言 大宛 有善马在 贰师城 ,匿不肯示 汉 使。”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进孰,美语如成孰也。’ 晋灼 曰:‘多进虚美之言、必成之计於天子,而率不果也。’进孰者,但空进成孰之言。” 王先谦 补注引 王闿运 曰:“进孰,言进见孰习也。以习孰故无所不言,而言及马矣。”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一旦,中书进熟,除一臣僚为 益 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东轩笔録载 王沂公 命 王耿 按 陈絳 事至中书,立命进熟。进熟不知何物,以意度之,似是具呈之义。”
(2).指祭祀时进熟食。礼记·祭义“反馈乐成” 汉 郑玄 注:“天子诸侯之祭或从血腥始,至反馈,是进熟也。” 孔颖达 疏:“此天子诸侯之祭,血腥而始,及至进是,设饌进孰,合乐成毕。”新唐书·礼乐志一:“凡祭祀之节有六……六曰进熟、馈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公以《开元礼》参酌於 三代 之典,继以进熟之际作《雍和乐》。”
《漢語大詞典》:山伯
(1).山神。传说 琅琊 王知远 ,初入 茅山 ,师事 陶弘景 ,因儿时损一童子吻,不得白日昇天,年一百二十六卒,封 少室 山伯。见《谈宾录》
(2).称生长一百五十年的何首乌。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八·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何首乌﹞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号山伯。”
《漢語大詞典》:看盘(看盤)
供陈设的糕点果品。也有用猪羊等熟食的。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每位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看盘如用猪、羊、鸡、鹅、连骨熟肉,并葱、韮、蒜、醋各一楪,三五人共浆水饭一桶而已。”
《漢語大詞典》:哨遍
(1).词牌名。也称稍徧。双调,有一百六十字、二百字、二百二字、二百三字、二百四字数体。见《词谱》卷三九。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般涉调。北曲较常见。
《漢語大詞典》:龙忌(龍忌)
(1).禁火日。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之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 李贤 注:“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俗传云 子推 以此日被焚而禁火。”
(2).鬼神忌日。《淮南子·要略》:“操舍开塞,各有龙忌。” 高诱 注:“中国以鬼神之日忌, 北胡 、 南越 皆谓之请龙。”
《國語辭典》:生料  拼音:shēng liào
未经制造的材料。如木材、竹材之类。
《漢語大詞典》:裹糇粮(裹餱糧)
谓携带熟食干粮,以备出征或远行。语出《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 朱熹 集传:“餱,食。粮,糗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至于 公刘 遭 狄 人之乱,去 邰 之 豳 ,身服厥劳。故其曰:‘乃裹餱粮,于橐于囊。’‘陟则在巘,復降在原,以处其民。’以至于 太王 为 戎 翟 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 清 王昶 《郭舟山庙碑》:“裹餱粮兮争先后,妖星吐芒兮昼纬於天。”亦省作“ 裹餱 ”、“ 裹粮 ”。 晋 刘琨 《答卢谌》:“裹粮携弱,匍匐星奔。” 宋 崔伯易 《感山赋》:“南方诸山,非復昔时,材不爱而木不蕃,畋不时而兽不滋,迨有千里不毛,裹餱莫支,是天地阴阳昼夜长养,犹不能以充其欲。” 元 虞集 《橐驼图赞》:“裹餱启行,致祚八百,史臣作雅,稽古允若。”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太平世地地相同,地地平等,不待裹粮远学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