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阳九(陽九)  拼音:yáng jiǔ
困厄的时运。《文选。江淹。杂体诗。刘太尉》:「皇晋遘阳九,天下横雰雾。」宋。文天祥正气歌〉:「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國語辭典》:新火  拼音:xīn huǒ
1.换季时,新取之火称为「新火」。《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以此推之,新火旧火,理应有异。」
2.唐宋时,例于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唐。杜甫〈清明〉诗二首之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浮客船。」宋。苏轼徐使君分新火〉诗:「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漢語大詞典》:改火
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论语·阳货:“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刘宝楠 正义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汉 ,废於 魏 晋 以后,復於 隋 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救疾也。” 唐 史延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 宋 司马光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诗:“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
《国语辞典》:窣地  拼音:sù dì
1.突然。唐。玄宗〈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诗:「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2.拂地。唐。孙光宪〈思帝乡。如何〉词:「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國語辭典》:禁火  拼音:jìn huǒ
1.严禁升火。《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
2.禁止炊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二月》:「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郭郧 寒食寄李补阙诗:「万井闾阎皆禁火,九原松柏自生烟。」也作「禁烟」。
3.皇宫中的烟火。唐。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五首之四:「禁火曙然烟焰袅,宫衣寒拂雪花轻。」
《漢語大詞典》:无火(無火)
(1).没有火光。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苻坚:“初 坚 之未乱, 关中 土燃,无火,而烟气大起,方数十里中,月餘不灭。”
(2).指古寒食节禁烟火。 唐 王建 《寒食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3).无烽火。谓边境安靖。 唐 赵伯励 《出师赋》:“盖使烽埤无火,亭障息肩。”
《分类字锦》:卖饧(卖饧)
梅尧臣 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诗 千门走马将看榜,广市吹箫尚卖饧。
东京梦华录:寒食日,都人卖稠饧麦糕。宋祁寒食诗:草色引开盘马路,箫声吹彻卖饧天。
分类:寒食箫管
《漢語大詞典》:赐食(賜食)
(1).国君赠予熟食。论语·乡党:“君赐食,必正席先尝。” 邢昺 疏:“君赐食必先尝之者,谓君以熟食赐己,必正席而坐,先品尝之。”
(2).多指皇帝宴请臣下。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殿前羣公赐食罢,驊騮蹋路骄且闲。” 徐珂 《清稗类钞·恩遇·世祖赐宋荦食于中和殿》:“上爱重之,恒赐食 中和殿 。”
《國語辭典》:素食  拼音:sù shí
1.蔬食,菜食里没有荤腥。《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
2.平时常吃的食物。《仪礼。丧服礼》:「传曰:『食菜果,饭素食。』」
3.无功劳而空享俸禄。《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也作「素餐」。
《國語辭典》:素餐  拼音:sù cān
无功劳而空享俸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首善,馀皆素餐致寇之人。」也作「素食」。
《國語辭典》:火食  拼音:huǒ shí
熟食。《礼记。王制》:「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國語辭典》:火食  拼音:huǒ shi
每日的饭食。《北齐书。卷二五。张纂传》:「辄令开门内之,分寄民家,给其火食,多所全济。」也作「伙食」。
《分类字锦》:藏烟(藏烟)
骆宾王 萤火赋 化腐木而含彩,集枮草而藏烟。
李崇嗣 寒食诗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分类:寒食萤火
《國語辭典》:子推  拼音:zǐ tuī
1.春秋时晋国隐士介之推的名。参见「介之推」条。
2.宋俗为纪念介之推,于寒食节前一日所作的枣糕。
《國語辭典》:炊熟  拼音:chuī shú
1.饭菜已煮熟。宋。张耒叙十五日事〉诗:「起来炊熟日亭午,槐叶新成庭覆翠。」
2.寒食节的前一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䭅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國語辭典》:馈食(饋食)  拼音:kuì shí
古代祭祀时进献熟食。《仪礼。特牲馈食礼》:「特牲馈食之礼,不诹日。」
《分类字锦》:花游(花游)
李贺花游曲序:寒食日,诸王妓游。贺入坐,因采梁简文诗调赋花游曲,与妓弹唱。
分类:寒食
《漢語大詞典》:传火(傳火)
(1).古代边塞夜间举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谓之传火。墨子·号令谓:“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墨子·杂守:“亭一鼓,寇烽、惊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举,则五鼓传,又以火属之,言寇来者多少。” 唐 戴叔伦 《和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诗:“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
(2).旧时寒食节禁烟后重行举火。古代宫中取火以赐近臣,再传递民家,故称。 宋 周邦彦 《水龙吟·梨花》词:“传火楼臺,妒花风雨。” 明 叶弥广 《雨中清明》诗:“风俗久虚传火事,郊原又负踏青行。”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记》诗:“暖随榆柳初传火,象衍鱼龙渐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