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5
词典
1
分类词汇
53
其它
1
共53,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清凉
凄凄
苍凉
清寒
冷然
沧凉
湝湝
凄而
凄薄
凄泪
渗凉
凛然
凄然
瑟瑟
泠然
《國語辭典》:
清凉(清涼)
拼音:
qīng liáng
凉爽。《西游记》第十二回:「我家是清凉瓦屋,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要去他庄上,寻间清凉房舍,静坐几时。」
分類:
清凉
宫殿
清静
寒凉
宫殿名
殿名
凉快
不烦
烦扰
《國語辭典》:
凄凄(淒淒)
拼音:
qī qī
1.乌云密布,即将下雨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有渰凄凄,兴雨祁祁。」也作「萋萋」。
2.凄凉寒冷的样子。《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3.悲伤哀痛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4.水流的样子。《全唐诗。卷八○七。拾得诗》:「松拂盘陀石,甘泉涌凄凄。」
分類:
悲伤
象声词
草木
寒凉
沾湿
水下
悲伤貌
寒凉貌
沾湿貌
兴起
茂盛
凄惨
凄凉
水流
凉风
《國語辭典》:
苍凉(蒼涼)
拼音:
cāng liáng
凄凉、悲壮。清。吕碧城〈瑞鹤仙。瘴风宽蕙带〉词:「渺予怀,此意苍凉,更谁暗解?」
分類:
凄惨
苍茫
寒凉
诗文
凄凉
字画
苍老
朴素
《國語辭典》:
清寒
拼音:
qīng hán
1.贫寒。如:「清寒家庭」。《红楼梦》第七回:「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
2.天气清朗而带寒意。宋。
苏轼
〈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分類:
清寒
清朗
寒凉
清贫
寒冷
贫寒
寒意
《國語辭典》:
冷然
拼音:
lěng rán
1.形容寒冷、凉爽。《红楼梦》第六六回:「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五。姑妄听之一》:「夜凉未寝,出门步月。忽清风冷然,穿林而过。」
2.冷淡、超脱的样子。如:「很多事她都冷然以对,无动于心。」
分類:
声音
超脱
凉爽
音清
清越
冷淡
寒凉
神情
《漢語大詞典》:
沧凉(滄涼)
寒凉;寒冷。 宋
梅尧臣
《送秀州海盐知县李寺丞》
诗:“沧凉朝日近,紫翠晚山尖。” 宋
苏轼
《浴日亭》
:“已觉沧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分類:
寒凉
寒冷
《國語辭典》:
湝湝
拼音:
jiē jiē
1.水流动的样子,亦指水流声。《诗经。小雅。鼓钟》:「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
2.寒冷。如:「冷湝湝的天气」。
分類:
水流
寒凉
水流貌
《漢語大詞典》:
凄而
(1).凄怆。
《
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
》
:“人亦有言,靡喆不思,矧伊嬿婉,胡不凄而。” 刘良 注:“何不凄愴。而,助辞也。”
(2).寒凉。 明
刘基
《秋怀》
诗之七:“雨息残暑退,凉气何凄而。”
分類:
寒凉
凄怆
《國語辭典》:
凄薄(淒薄)
拼音:
qī bó
寒凉。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分類:
寒凉
《漢語大詞典》:
凄泪(淒淚)
凄然下泪。
《
魏书·李彪传
》
:“自 太和 以降,有负罪当陷大辟者,多得归第自尽。遣之日,深垂隐愍,言发悽泪,百官莫不见,四海莫不闻,诚足以感将死之心,慰戚属之情。”
寒凉;悲凉惨淡。
《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颜师古 注:“凄泪,寒凉之意也。” 王先谦 补注:“凄泪,与凄厉义同。” 明
何景明
《织女赋》
:“廼秋序之甫交兮,气凄泪而憯惻。”
分類:
寒凉
悲凉
惨淡
《漢語大詞典》:
渗凉(滲凉)
寒凉。凉气侵袭身体。 李若冰
《在柴达木盆地》
:“我转着看了一阵,觉得身上渗凉渗凉的,就走进帐篷里去了。”
分類:
寒凉
凉气
侵袭
身体
《國語辭典》:
凛然(凜然)
拼音:
lǐn rán
态度正直,人格严正。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凛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唐。刘禹锡
蜀先主庙
诗:「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也作「凛如」。
分類:
凛然
严肃
寒凉
敬畏
容表
敬重
惊恐
神态
《國語辭典》:
凄然(淒然)
拼音:
qī rán
1.寒凉。《庄子。大宗师》:「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唐。
羊士谔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
诗:「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2.凄凉悲伤。《三国演义》第五五回:「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分類:
凄凉
悲伤
寒冷
阴沉
寒凉
寒凉貌
寒冷貌
昏暗
昏暗貌
《國語辭典》:
瑟瑟
拼音:
sè sè
1.碧绿的宝石。《新唐书。卷一三五。列传。高仙芝》:「仙芝为人贪,破石,获瑟瑟十馀斛。」《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帝曰:『所宝惟贤,瑟瑟何用焉?』」
2.形容风声。三国魏。
刘桢
赠从弟
诗:「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形容寒冷瑟缩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谁知到了八月初十日边,连下了几日秋雨,刮起西北风来,冻得人瑟瑟的颤。」《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只剩得一件布衫,跪在地下,瑟瑟抖个不了。」
分類:
象声词
寒凉
碧色
萧索
寒凉貌
碧绿
绿色
宝石
发抖
寂寥
祈雨
射柳
仪礼
前
天棚
夏丏尊
《國語辭典》:
射柳
拼音:
shè liǔ
古代一种军中游戏。折柳枝环插在圆形的场地上,用阔镞的箭来射,以射断为胜。《董西厢》卷八:「也不爱耽花恋酒,也不爱打桃射柳,也不爱放马走狗,也不爱射生猎兽。」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时遇五月蕤宾节令,都要打毬射柳,宴赏太平之世。」也作「乍柳」、「诈柳」。
分類:
射柳
养由基
竞技
精于
射箭
在场
故事
上插
为善
典实
《國語辭典》:
泠然
拼音:
líng rán
1.轻妙的样子。《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2.领会、体悟的样子。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四。四分律。注》:「许叔重曰:『泠然解悟之意也。』」
3.清凉的样子。唐。
常建
〈
西山
〉诗:「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4.形容声音清脆悦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试敲一下,其声泠然。」
分類:
寒凉
寒凉貌
清越
清凉
激扬
清凉貌
声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