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4
词典
1
分类词汇
242
佛典
1
共242,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觱发
凛烈
惨烈
寒石
寒栖
寒野
能寒
神木
树挂
冷意
熨齿
肌粟
裂肤
寒屋
清厉
《國語辭典》:
觱发(觱發)
拼音:
bì fā
风寒。《诗经。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分類:
风寒
寒冷
觱篥
泉涌
涌出
《國語辭典》:
觱篥
拼音:
bì lì
乐器名,吹管乐器。胡人吹奏的一种木管乐器。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全长七寸,状似胡笳而九孔,其声甚悲。也称为「悲栗」、「悲篥」、「悲慄」、「筚篥」、「觱栗」、「笳管」。
分類:
觱篥
簧管
管乐器
哨子
《漢語大詞典》:
凛烈
(1).凛冽,寒冷。 晋
傅玄
《大寒赋》
:“天地凛烈,数极气否,严霜夜结,悲风昼起。”
《水浒传》
第二六回:“只见灵牀子下卷起一阵冷气来,真箇是盘旋侵骨冷,凛烈透肌寒。”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
:“﹝ 杜子春 ﹞偶然打向西门经过,时值十二月天气,大雪初晴,寒威凛烈。”
(2).严肃忠烈,令人敬畏。 宋
文天祥
《正气歌》
:“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
《再生缘》
第二九回:“胸垂宝镜黄金字,体掛红袍白玉鞓;气象翻新加凛烈,仪容此时更精神。” 郭沫若
《羽书集·不要怕死》
:“对于方今的气节凛烈的阵亡将士,由国家加以崇隆的表扬以外,为文艺者应该尽力以诗文来表彰,使成为一般人的楷模。”
分類:
凛冽
严肃
忠烈
寒冷
敬畏
《國語辭典》:
惨烈(慘烈)
拼音:
cǎn liè
1.寒冷。《文选。张衡。西京赋》:「雨雪飘飘,冰霜惨烈。」
2.凄惨壮烈。如:「惨烈的牺牲」。
3.苛重。《抱朴子。外篇。君道》:「瞻藻丽之采粲,则虑赋敛之惨烈。」
分類:
惨烈
气候
苛重
寒冷
悲痛
残酷
凄惨
景象
凄凉
《漢語大詞典》:
寒石
(1).寒冷的岩石。 唐
杜甫
《前出塞》
诗之七:“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逕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2).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汉
严遵
《
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
》
:“阳之至也,煎砂烂石,飞鸟絶,水虫疾,万物枯槁,江湖消竭。当此之时,入沉清泉,出衣絺綌,燕高臺,服寒石,犹不能任也。”参阅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金石五·卤碱
》
。
分類:
寒冷
岩石
入中
中药
主治
治大
大热
消渴
《漢語大詞典》:
寒栖(寒棲)
亦作“ 寒栖 ”。
(1).犹贫居。 前蜀
贯休
《商山道者》
诗:“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 五代 王定保
《
唐摭言·误掇恶名
》
:“﹝ 刘纂 ﹞ 乾寧 中寒栖京师。”
(2).借指贫居之人。
《
云笈七籤
》
卷十一:“诸经中信用金龙、玉鱼之例,多是宝贵,非寒栖能办。”
(3).指寒冷的鸡巢。 唐
来鹄
《晓鸡》
诗:“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分類:
寒冷
贫居
《漢語大詞典》:
寒野
寒冷或凄凉的原野。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
诗:“曀曀寒野雾,苍苍阴山柏。” 南朝 梁
朱异
《田饮引》
:“属风林之萧瑟,值寒野之苍茫。” 唐太宗
《出猎》
诗:“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宋
柳永
《望远行》
词:“皓鹤夺鲜,白鷳失素,千里广铺寒野。”
分類:
寒冷
凄凉
原野
《漢語大詞典》:
能寒
耐得寒冷。
《淮南子·墬形训》
:“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 章炳麟
《訄书·原变》
:“紫脱非最灵也,其能寒过於款冬已。”
分類:
寒冷
《國語辭典》:
神木
拼音:
shén mù
1.年代久远,特别粗壮高大的树木。
2.成精化神的树木。《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吾乃梨树之神也。汝盖建始殿,意欲篡逆,却来伐吾神木!吾知汝数尽,特来杀汝!」
3.县名。位于陕西省境东北,濒临窟野河东岸。
分類:
神木
灵异
药用植物
树木
风寒
寒冷
《國語辭典》:
树挂(樹掛)
拼音:
shù guà
北方天气寒冷时,水蒸气凝冻著树的现象。常于雪后见到。也称为「树嫁」、「树稼」、「树介」。
分類:
寒冷
冷天
霜雪
凝聚
树木
枝叶
电线
白色
松散
冰晶
《漢語大詞典》:
冷意
寒冷的感觉。 郭沫若
《我的童年》
第二篇三:“他比如就象一个水晶石,隐隐含着有一段冷意,但这是很有含蓄的一种冷意。” 茅盾
《子夜》
七:“于是一缕冷意从他背脊上扩散开来,直到他脸色发白,直到他的眼睛里消失了勇悍尖利的光采。”
分類:
寒冷
感觉
《漢語大詞典》:
熨齿(熨齒)
使牙齿感到凉爽或寒冷。 唐
韩偓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
诗:“緑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 宋
梅尧臣
《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
:“诵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齿。” 宋
陆游
《
入蜀记
》
卷一:“井在道旁观音寺,名列水品,色类牛乳,甘冷熨齿。”
分類:
牙齿
凉爽
寒冷
《漢語大詞典》:
肌粟
因遇惊恐或寒冷而在皮肤上隆起小疙瘩。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董生
》
:“待之既久,足冰肌粟,故借被以自温耳。” 许杰
《邻居》
四:“本来是不十分胆大的 金龙 现在听他们说着,虽然不同小孩儿一样的怕惧,但周身也曾经起了一次肌粟。”
分類:
惊恐
寒冷
皮肤
上隆
隆起
起小
疙瘩
《漢語大詞典》:
裂肤(裂膚)
谓皮肤皲裂。形容极其寒冷。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
:“繒纊无温,堕指裂肤。” 明
王廷相
《答何柏斋〈造化论〉书》
:“裂肤堕指而江海不冰,谓流动为天火之化,得乎哉?”
分類:
皮肤
皲裂
寒冷
《漢語大詞典》:
寒屋
寒冷的房屋。因亦指寒士居所。 唐
姚合
《洛下夜会寄贾岛》
诗:“夜觴欢稍静,寒屋坐多深。” 宋
陈师道
《答黄生》
诗:“衝风踏冻送七言,要令寒屋回春温。” 清 黄鷟来
《咏怀》
诗:“徒步迴駟马,寒屋有辉光。”
分類:
寒冷
房屋
寒士
居所
《國語辭典》:
清厉(清厲)
拼音:
qīng lì
1.耿直有志气。《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清厉之志,闻于州里。」
2.形容声音清切高亢。《文选。马融。长笛赋》:「激朗清厉,随光之介也。」《文选。成公绥。啸赋》:「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
3.形容气候寒冷凄清。三国。魏。文帝〈燕歌行〉:「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秦轩。」
分類:
凄清
耿介
有骨气
凄厉
声音
天气
气寒
寒冷
激切
高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