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冻剥剥(凍剝剝)  拼音:dòng bō bō
形容极为寒冷。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你无过是胸腰上撞我几头,脖项上打我几搥,忍下的就将我冻剥剥跪在檐前地。」也作「冻碌碌」。
分類:寒冷
《國語辭典》:风刀霜剑(風刀霜劍)  拼音: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寒风像尖刀,严霜似利剑。形容气候寒冷。常比喻人情险恶。《红楼梦》第二七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國語辭典》:发抖(發抖)  拼音:fā dǒu
身体因寒冷或恐惧、愤怒而颤抖。《老残游记》第四回:「他父亲吴举人一听,浑身发抖。」《文明小史》第三○回:「黄詹事听罢,气得浑身发抖。」
《國語辭典》:鸡皮疙瘩(雞皮疙瘩)  拼音:jī pí gē da
皮肤上因为寒冷或惊吓等刺激,引起附著于毛发的肌肉收缩而产生皮肤表面突起细密小粒的现象。因其状似去毛后的鸡皮,故称为「鸡皮疙瘩」。如:「她听了这番肉麻话,不禁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也称为「寒粟子」、「鸡皮栗子」。
《國語辭典》:饥冻交切(飢凍交切)  拼音:jī dòng jiāo qiè
切,逼迫。饥冻交切指饥饿寒冷交相逼迫。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五。鱼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饥冻交切,然竟不死。」也作「饥寒交迫」。
《國語辭典》:饥寒交迫(飢寒交迫)  拼音:jī hán jiāo pò
饥饿寒冷交相逼迫。如:「难民经长期逃难,饥寒交迫,急待救援。」也作「饥冻交切」、「饥寒交切」、「饥寒交切」。
《國語辭典》:饥寒交切(飢寒交切)  拼音:jī hán jiāo qiè
切,逼迫。饥寒交切指被饥饿寒冷交相逼迫。《唐语林。卷一。政事上》:「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也作「饥寒交迫」。
《漢語大詞典》:寒垧
寒冷荒凉的野外。
《国语辞典》:寒冬腊月(寒冬腊月)  拼音:hán dōng là yuè
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寒冬腊月指最寒冷的十二月天。如:「在寒冬腊月里,人人裹衣求暖。」
《漢語大詞典》:寒浸浸
形容寒冷。红楼梦第五四回:“ 贾母 因问:‘天有几更了?’众婆子忙回:‘三更了。’ 贾母 道:‘怪道寒浸浸的起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马路旁寒林矗立,一排一排的武装着银铠银甲,万树枝头都放出寒浸浸的珠光剑气。”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十五章:“深秋的晚风在山林里呼嘨,把落叶向山洼吹得飞跑,寒浸浸地冷透肌骨。”
《漢語大詞典》:寒飂
寒冷而疾暴的风。梁书·侯景传:“窃以寒飂白露,节候乃同,秋风扬尘,马首何异。”
分類:寒冷
《國語辭典》:冰天雪地  拼音:bīng tiān xuě dì
形容气候严寒。如:「北极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
分類:冰雪寒冷
《漢語大詞典》:沧热(滄熱)
寒冷与炎热。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重以部族战争,更相俘虏,羼处互效,各失其本。燥溼沧热之异而理色变。”
分類:寒冷炎热
《漢語大詞典》:挡寒
抵御寒冷。例如:穷苦的农民连件挡寒的衣服都没有。
《國語辭典》:滴水成冰  拼音:dī shuǐ chéng bīng
滴下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也作「滴水成冻」。
分類:气候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