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逼齿(逼齒)
指因寒冷或害怕而牙齿打冷颤。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 英布 ﹞轮一柄明如雪、快如风、沁心寒、逼齿冷、纯钢打就的宣花蘸金斧。”
《漢語大詞典》:逼骨
谓寒冷侵入筋骨。形容很冷。 徐志摩 《一个噩梦》诗:“我四顾观礼的来宾--为什么这满堂的鬼影与逼骨的阴森?”
《漢語大詞典》:肌慄
亦作“ 肌栗 ”。 因恐惧或寒冷而肌肉战栗。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肌慄心悸,自悔无所復及。”
《漢語大詞典》:哀气(哀氣)
凄清寒冷的节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义:“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
《漢語大詞典》:汤寒(湯寒)
抵挡寒冷。 元 钟嗣成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雪》曲:“共开颜,且汤寒,兴来未放酒杯乾。”《西游记》第四八回:“ 陈老 大喜,即命:‘取索果品,燉暖酒,与列位汤寒。’”
分類:抵挡寒冷
《国语辞典》:瀑风(瀑风)  拼音:bào fēng
大量聚集于高处的一种寒冷而强烈的下坡风。在挪威海岸一带较常发生。
《國語辭典》:暖耳  拼音:nuǎn ěr
戴在耳朵上用来禦寒的套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一班四五个少年姊妹,都戴著貂鼠暖耳,穿著银鼠、灰鼠衣服进来。」
《国语辞典》:森岑  拼音:sēn cén
阴森寒冷的样子。金。元好问〈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漢語大詞典》:寥翘(寥翹)
料峭。形容寒冷。 唐 韩偓 《雨》诗:“餉妇寥翘布领寒,牧童拥肿蓑衣湿。”
分類:料峭寒冷
《國語辭典》:冷颤(冷顫)  拼音:lěng zhàn
因寒冷或紧张而发抖。如:「他走出暖和的屋子,一阵冷风迎面吹来,不禁打了个冷颤。」《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晁夫人怀著一肚皮闷气,走到房里看他,只见晁源一阵阵冷颤。晁夫人看了一会,说道:『我拿件衣裳来与你盖盖。』」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àn
1.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
2.比喻人与人间,除肢体、语言的冲突外,任何紧张、对峙的状态。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馀地。」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an
1.指国际间运用政治、经济、心理手段,取代武器的战争。为英语coldwar的意译。今也指人际间以冷默态度取代激烈争论的方式。如:「夫妻间一有争议就吵架或冷战,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2.因寒冷、惊吓或紧张而发抖。如:「寒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酒意全消了。」《歧路灯》第四五回:「这『拐带人命』四字,把王中吓了一个冷战。欲待上前去问,却又苦于无因。只得倾耳细听。」《侠义传》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晓得本阁的规矩么?』艾虎听了,暗暗打个冷战,道:『小人不知甚么规矩。』」也作「寒噤」。
《国语辞典》:冽霜  拼音:liè shuāng
寒冷的霜雪。如:「墙角的腊梅冒著冽霜,绽放出清雅芳洁的花朵。」
分类:寒冷霜雪
《漢語大詞典》:冱冥(沍冥)
阴晦寒冷。 晋 左思《魏都赋》:“上累栋而重霤,下冰室而沍冥。”沍,一本作“ 冱 ”。
分類:阴晦寒冷
《漢語大詞典》:发噤(發噤)
因寒冷而哆嗦。红楼梦第一○一回:“ 凤姐 吃了酒,被风一吹,只觉身上发噤。”
分類:寒冷哆嗦
《漢語大詞典》:殑殑
寒冷貌。 唐 孟郊 《懊恼》诗:“恶诗皆得官,好诗空抱山。抱山冷殑殑,终日悲颜颜。”旧注:“殑殑……寒貌。”
《漢語大詞典》:折胶堕指(折膠墮指)
极言天气寒冷。 宋 苏轼 《磨衲赞》:“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烁石流金,此衲不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曝日:“《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