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6,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寄笺
直寄
寄遗
寄慨
托寄
托寄
隐寄
寄似
寄病
实寄
妙寄
寄形
寄住
寄属
旅寄
《漢語大詞典》:寄笺(寄牋)
传递书信。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寄牋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
《韵府拾遗 寘韵》:直寄
庄子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已者诟厉也朱子诗偶向新亭一破颜高情直寄有无间
《漢語大詞典》:寄遗(寄遺)
谓致送礼品。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昔在承平日,万里如门閭,行人无阻塞,寄遗岁不虚。”
《漢語大詞典》:寄慨
寄托感慨。 郭沫若 《评〈离骚〉以外的屈赋》:“《哀郢》的‘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这是因为庄子有‘ 尧 不慈, 舜 不孝’的说法,故引用以寄慨。”
分類:寄托感慨
《漢語大詞典》:托寄(託寄)
(1).付托。晋书·张华传:“会帝问 华 :‘谁可託寄后事者?’”
(2).指所受付托。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相公宠擢之荣,託寄之重,自国朝已来,三者兼之甚鲜矣。”
(3).谓寄托情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孙兴公 作《庾公誄》,文多託寄之辞。” 元 欧阳玄 《墨梅赋》:“彼翰墨之託寄,亦何异乎《风》《骚》。”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 唐 、 五代 及两 宋 词人,皆文章尔雅……甚至名伎高僧,顽仙艷鬼,託寄深远,属引湛冥。”
(4).委托寄送。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七:“初十日,适有便赴 粤西 ,託寄家书。”
《漢語大詞典》:托寄
1.付托。
2.指所受付托。
3.谓寄托情意。
4.委托寄送。
《漢語大詞典》:隐寄(隱寄)
隐瞒寄托(田地)。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更造板籍,隐寄、飞寄、影占、伪跋悉釐改。”
《漢語大詞典》:寄似
寄送;奉赠。 宋 欧阳修 《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分類:奉赠
《韵府拾遗 敬韵》:寄病
净住子单身寄病谁肯提携
《韵府拾遗 寘韵》:实寄(实寄)
沈约劝农访民所苦诗不稂不莠实寄民和
《骈字类编》:妙寄
宋 苏轼 病中夜读朱博士诗 古语多妙寄,可识不可誇。
宋 孙觌 送径山僧 哀弹发朱弦,妙寄追白石。
《漢語大詞典》:寄形
寄托形体。云笈七籤第一○二:“女显其道,为王仰啸,天降洪雨,注水至丈,於是化形隐景而去。仍更寄形 王氏 之胞,运未应转,方又受生,还为女身。”
《漢語大詞典》:寄住
暂时借住。周书·强练传:“恒寄住诸佛寺,好游行民家,兼歷造王公邸第。” 明 唐顺之 《赈济移文》:“外来趂食之人,各於神庙寺观寄宿,如寺观难容,每人家各安插二人、三人,令於房簷或门楼下,各得草荐一条,或稻草乱草,上卧下盖,以免寒冻。如有死者,地方眼同看视深埋,不许刁徒骗赖寄住之家。”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 王先生 所寄住的 法华寺 已在浓绿的树丛中红红地现出一角了。”
《漢語大詞典》:寄属(寄屬)
谓委以重任。 宋 曾巩 《左右正言制》:“左右之臣,以言为职。事有得失关於理体,利害繫於人情,或方兆於几微,或已施於命令,论皆可及,谊无不从。选用特殊,寄属惟重。”
分類:重任
《漢語大詞典》:旅寄
寄居他乡。 唐 温庭筠 《上盐铁侍郎启》:“萍蓬旅寄,江海羈游。”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百姓属户皆东渡,多免,今存八分,在 河内 旅寄。” 宋 叶适 《史进翁墓志铭》:“既四十矣,宗伯不以我为材……尚漂摇旅寄何益。”
分類:寄居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