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5,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人生若寄
桑上寄生
阃外之寄
寄止灵台
剪寄指甲
木寄
凌虚寄身
四不寄附
寄花五净
南海寄归传
寄位
寄言叹
寄附
词典(续上)
人生如寄人生若寄
桑上寄生
阃外之寄
寄止灵台
剪寄指甲
木寄
凌虚寄身
佛类词典
十地寄报四不寄附
寄花五净
南海寄归传
寄位
寄言叹
寄附
《漢語大詞典》:人生若寄
见“ 人生如寄 ”。
《漢語大詞典》:桑上寄生
(1).即桑寄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於上故曰寄生、寓木、蔦木。俗呼为寄生草。寄生高者二、三尺,其叶圆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光泽,背淡紫而有茸。人言 川 蜀 桑多,时有生者。”参见“ 桑寄生 ”。
(2).即桑耳。详“ 桑耳 ”。
(2).即桑耳。详“ 桑耳 ”。
《漢語大詞典》:桑寄生
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常寄生于山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上。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夏秋开花,紫红色。浆果椭球形。另有毛叶桑寄生,也称桑上寄生。枝、叶、花均被褐色毛。中医以茎叶入药,叫广寄生,能治风湿痛、腰背痠痛等。
《高级汉语词典》:阃外之寄
战地指挥调度
《骈字类编》:木寄
黄庭坚 观伯时画马诗 木寄石槃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
十地寄报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十地之菩萨,假诸天王之形守护正法也。出于华严经三十四。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念佛法僧,能大惠施周给孤露,以法化世一切众生,令修善行,统领阎浮,故云阎浮提王。
〔二、转轮圣王〕,谓离垢地菩萨,修行二地法门,成就功德,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王四天下,有自在力,能除众生破戒之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遍给济,诸所作业,念佛法僧;在大众中,为首为胜;受金轮宝,统领四洲,故云转轮圣王。(四天下者,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即四洲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邪见也。)
〔三、忉利天王〕,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即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谓发光地菩萨,修行三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三十三天之主。以大方便,化诸众生,及诸天众,舍离贪欲,住于善道,故云忉利天王。(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四、夜摩天王〕,梵语夜摩,华言时分。以其时时唱快乐故也。谓焰慧地菩萨,修行四地法门,具大功德,多作夜摩天王。以善方便,除众生惑,令住正见,诸所作业,念佛法僧;统领天众,随所应度,不失于时,故云夜摩天王。
〔五、兜率陀天王〕,梵语兜率陀,华言知足。以其于五欲尘境,能知足故也。谓难胜地菩萨,修行五地法门,集诸功德,多作兜率陀天王。能伏一切外道邪见,令诸众生,住实谛中,诸所作业,念佛法僧,统领天众,常令自他恒念知足,故云兜率陀天王。
〔六、善化天王〕,谓现前地菩萨,修行六地法门,成就功德,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声闻难问,无能退屈,统领天众,善能教化,令他除灭我慢之心,故云善化天王。
〔七、自在天王〕,谓远行地菩萨,修行七地法门,具足菩提功德大愿,多作自在天王。善为众生说所證法,令其得入,无有退转;统领天众,善行教化,皆得自在,故云自在天王。
〔八、大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迦夷,华言净身。谓不动地菩萨,修行八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第二禅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能为声闻、辟支佛等,善说诸义,普运慈心,放大光明,照千世界,令诸众生得大自在,故云大梵天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九、大梵天王〕,谓善慧地菩萨,修行九地法门,获大神通,多作第三禅大梵天王,主二千世界,能为声闻、缘觉及菩萨众,分别演说波罗蜜行,所有难问,无能屈者;身出光明,照二千界,除诸昏暗,饶益众生,故云大梵天王。(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十、摩醯首罗天王〕,梵语摩醯首罗,华言大自在。谓法云地菩萨,修行十地法门,具足众德,多作第四禅摩醯首罗天王,主三千世界;于法自在,能授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波罗蜜道,所有问难,无能屈者;以自光明,能令众生,身心清凉,皆得安隐,故云摩醯首罗天王。
(术语)谓十地之菩萨,假诸天王之形守护正法也。出于华严经三十四。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念佛法僧,能大惠施周给孤露,以法化世一切众生,令修善行,统领阎浮,故云阎浮提王。
〔二、转轮圣王〕,谓离垢地菩萨,修行二地法门,成就功德,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王四天下,有自在力,能除众生破戒之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遍给济,诸所作业,念佛法僧;在大众中,为首为胜;受金轮宝,统领四洲,故云转轮圣王。(四天下者,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即四洲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邪见也。)
〔三、忉利天王〕,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即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谓发光地菩萨,修行三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三十三天之主。以大方便,化诸众生,及诸天众,舍离贪欲,住于善道,故云忉利天王。(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四、夜摩天王〕,梵语夜摩,华言时分。以其时时唱快乐故也。谓焰慧地菩萨,修行四地法门,具大功德,多作夜摩天王。以善方便,除众生惑,令住正见,诸所作业,念佛法僧;统领天众,随所应度,不失于时,故云夜摩天王。
〔五、兜率陀天王〕,梵语兜率陀,华言知足。以其于五欲尘境,能知足故也。谓难胜地菩萨,修行五地法门,集诸功德,多作兜率陀天王。能伏一切外道邪见,令诸众生,住实谛中,诸所作业,念佛法僧,统领天众,常令自他恒念知足,故云兜率陀天王。
〔六、善化天王〕,谓现前地菩萨,修行六地法门,成就功德,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声闻难问,无能退屈,统领天众,善能教化,令他除灭我慢之心,故云善化天王。
〔七、自在天王〕,谓远行地菩萨,修行七地法门,具足菩提功德大愿,多作自在天王。善为众生说所證法,令其得入,无有退转;统领天众,善行教化,皆得自在,故云自在天王。
〔八、大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迦夷,华言净身。谓不动地菩萨,修行八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第二禅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能为声闻、辟支佛等,善说诸义,普运慈心,放大光明,照千世界,令诸众生得大自在,故云大梵天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九、大梵天王〕,谓善慧地菩萨,修行九地法门,获大神通,多作第三禅大梵天王,主二千世界,能为声闻、缘觉及菩萨众,分别演说波罗蜜行,所有难问,无能屈者;身出光明,照二千界,除诸昏暗,饶益众生,故云大梵天王。(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十、摩醯首罗天王〕,梵语摩醯首罗,华言大自在。谓法云地菩萨,修行十地法门,具足众德,多作第四禅摩醯首罗天王,主三千世界;于法自在,能授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波罗蜜道,所有问难,无能屈者;以自光明,能令众生,身心清凉,皆得安隐,故云摩醯首罗天王。
四不寄附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不可寄附财物之四种人。老人者死期近,得财物反起执著。远处者,恐有急用。恶人者,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大力者,恃势力恐生贪夺之心。见优婆塞戒经。
【三藏法数】
(出优婆塞戒经)
经云:佛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者,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供父母妻子眷属,其馀藏积俟用,不应寄附四处也。(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士。)
〔一、老人〕,谓年老之人,死日渐近,故所有财物,不应寄附于彼也。
〔二、远处〕,谓道路隔远之处,缓急要用,取讨难及,故所有财物,不应寄附于彼也。
〔三、恶人〕,谓不善之人,禀性凶恶,若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故不应寄附于彼也。
〔四、大力〕,谓豪强之人,倚恃势力,若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故不应寄附于彼也。
(杂语)谓不可寄附财物之四种人。老人者死期近,得财物反起执著。远处者,恐有急用。恶人者,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大力者,恃势力恐生贪夺之心。见优婆塞戒经。
【三藏法数】
(出优婆塞戒经)
经云:佛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者,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供父母妻子眷属,其馀藏积俟用,不应寄附四处也。(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士。)
〔一、老人〕,谓年老之人,死日渐近,故所有财物,不应寄附于彼也。
〔二、远处〕,谓道路隔远之处,缓急要用,取讨难及,故所有财物,不应寄附于彼也。
〔三、恶人〕,谓不善之人,禀性凶恶,若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故不应寄附于彼也。
〔四、大力〕,谓豪强之人,倚恃势力,若见财物,恐生贪夺之心,故不应寄附于彼也。
寄花五净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花寄于色界第四禅之五净天。则恒不萎。以世界之大风灾亦不至此天故也。安乐集曰:「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
(杂语)以花寄于色界第四禅之五净天。则恒不萎。以世界之大风灾亦不至此天故也。安乐集曰:「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
南海寄归传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四卷,唐之义净在南海之室利佛逝(S/ribuja)国,记印度之僧规,以寄归客,赠大唐诸德之书也。
(书名)四卷,唐之义净在南海之室利佛逝(S/ribuja)国,记印度之僧规,以寄归客,赠大唐诸德之书也。
寄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寄于行位之差别,以显示教门之浅深也。又曰寄显,或曰寄在。见五教章卷上。
(术语)寄于行位之差别,以显示教门之浅深也。又曰寄显,或曰寄在。见五教章卷上。
寄言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种种善言赞叹法云寄言叹,更进而言无赞叹之言辞云绝言叹。天台以法华方便品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等之言为寄言叹,以止止不须说为绝言叹。止观辅行一之一曰:「于方便品初,寄言绝言,广叹略叹,不出权实。」
(术语)以种种善言赞叹法云寄言叹,更进而言无赞叹之言辞云绝言叹。天台以法华方便品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等之言为寄言叹,以止止不须说为绝言叹。止观辅行一之一曰:「于方便品初,寄言绝言,广叹略叹,不出权实。」
寄附
【佛学大辞典】
(杂语)委托物于寺院,为备三宝之用也。与施与不同。优婆塞戒经曰:「善男子受优婆塞戒者,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供父母妻子眷属,其馀藏积俟用。不应寄附四处也:一老人,二远处,三恶人,四大力。」
(杂语)委托物于寺院,为备三宝之用也。与施与不同。优婆塞戒经曰:「善男子受优婆塞戒者,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供父母妻子眷属,其馀藏积俟用。不应寄附四处也:一老人,二远处,三恶人,四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