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5,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寄趣
寄口
寄柬
寄观
寄碇
寄臣
寄藏
寄兵
寄殡
寄论
标寄
俵寄
趣寄
眷寄
推寄
《漢語大詞典》:寄趣
寄托情趣。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 葛稚川 、 陶贞白 皆文士也,寄趣铅汞耳。其诗文笔札,自足不死。”
《漢語大詞典》:寄口
依靠别人生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诀谒》:“我 柳梦梅 在 广州 学里,也是个数一数二的秀才,捱了些数伏数九的日子。如今藏身荒圃,寄口髯奴。思之思之,惶愧惶愧!”
分類:依靠人生
《漢語大詞典》:寄柬
递送柬帖。《七侠五义》第三八回:“ 颜生 无奈,只得説道:‘此事皆是愚兄之过。’便将 绣红 寄柬之事説了。”
分類:递送柬帖
《漢語大詞典》:寄观(寄觀)
谓凭借外物进行观察。《宋书·王僧达传》:“臣非惟寄观世路,谬识其难,即之於身,详见其弊。”
《國語辭典》:寄碇  拼音:jì dìng
船舶暂时靠岸。如:「台风来了,基隆港停满寄碇的渔船。」
分類:船舶抛锚
《漢語大詞典》:寄臣
托身他国之臣。孔丛子·抗志:“臣而去国,君不扫其宗庙,则不为之服。寓乎是国,而为国服。吾既无列於 鲁 ,而祭在 衞 ,吾何服哉!是寄臣而服所寄之君,则旧君无服,明不二君之义也。”
分類:托身他国
《漢語大詞典》:寄藏
(1).谓依制迁神主而藏于祖庙。《礼记·祭法》“去祧为坛” 唐 孔颖达 疏:“若是昭行,寄藏 武王 祧;若是穆行,即寄藏 文王 祧。不得四时而祭之。”
(2).犹贮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云云。”
《韵府拾遗 庚韵》:寄兵
管子寄兵于政
《漢語大詞典》:寄殡(寄殯)
临时埋葬或停放灵柩。 唐 李华 《〈萧颖士文集〉序》:“君以先世寄殯 嵩条 ,因之迁祔。终事,至 汝南 而殁。” 巴金 《秋》一:“ 蕙表妹 死后,即寄殡在距城二十余里的 莲花庵 ,简直无人照管。”
《漢語大詞典》:寄论(寄論)
谓随声附和,言无定论。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论士必定於志行,毁誉必参於效验;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寄论。”
《漢語大詞典》:标寄(標寄)
谓寄托高超,不以俗务为怀。宋书·王惠传:“兄 鉴 ,颇好聚敛,广营田业, 惠 意甚不同,谓 鉴 曰:‘何用田为?’ 鉴 怒曰:‘无田何由得食。’ 惠 又曰:‘亦復何用食为!’其标寄如此。”
《漢語大詞典》:俵寄
谓分散转嫁。 宋 朱熹 《与留丞相札子》:“公私田土,皆为豪宗大姓诡名冒占,而细民产去税存,或更受俵寄之租,困苦狼狈,无所从出。”
分類:分散
《漢語大詞典》:趣寄
志向和抱负。 清 吴敏树 《梅伯言先生诔辞》:“其才俊伟明达,固非但文人,而趣寄尤高。”
分類:志向抱负
《漢語大詞典》:眷寄
眷爱倚重。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天子犹冀 駢 立功,眷寄未衰。”
分類:眷爱倚重
《漢語大詞典》:推寄
犹言推心置腹。宋书·武帝纪中:“推寄相与之怀,正当如此?”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一年:“推寄相与,正当如此。” 胡三省 注:“推寄,谓推心置人腹中也。”
分類:推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