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8,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寄帑
寄韵
柬寄
寄包
寄止
寄趣
寄口
寄柬
寄观
寄碇
寄臣
寄藏
寄兵
寄殡
寄论
《漢語大詞典》:寄帑
同“ 寄孥 ”。 孔丛子·居卫:“所愿者唯君修礼义,富百姓,而 伋 得寄帑於君之境内,从襁负之列,其荣多矣。”
《漢語大詞典》:寄韵(寄韻)
寄寓情韵。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万松叠翠》《万横香雪》二图,寄韵设色,并极神秀。”
《漢語大詞典》:柬寄
选拔并委以重任。 宋 欧阳修 《赐外任臣寮进奉乾元节银绢马敕书》:“汝夙以敏材,膺于柬寄,及此奉觴之节,载陈任土之仪。”
分類:选拔重任
《漢語大詞典》:寄包
寄存行李。喻指寄宿。 宋 陆游 《自唐安徙家来和义出城迎之马上作》诗:“身如林下僧,处处常寄包;家如梁上燕,岁岁旋作巢。”
《漢語大詞典》:寄止
犹寄住,寄居。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汉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妻乃寄止邻舍,昼纺夜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洛阳 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寄止灵臺,或十日不炊。”
分類:寄住寄居
《漢語大詞典》:寄趣
寄托情趣。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 葛稚川 、 陶贞白 皆文士也,寄趣铅汞耳。其诗文笔札,自足不死。”
《漢語大詞典》:寄口
依靠别人生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诀谒》:“我 柳梦梅 在 广州 学里,也是个数一数二的秀才,捱了些数伏数九的日子。如今藏身荒圃,寄口髯奴。思之思之,惶愧惶愧!”
分類:依靠人生
《漢語大詞典》:寄柬
递送柬帖。《七侠五义》第三八回:“ 颜生 无奈,只得説道:‘此事皆是愚兄之过。’便将 绣红 寄柬之事説了。”
分類:递送柬帖
《漢語大詞典》:寄观(寄觀)
谓凭借外物进行观察。《宋书·王僧达传》:“臣非惟寄观世路,谬识其难,即之於身,详见其弊。”
《國語辭典》:寄碇  拼音:jì dìng
船舶暂时靠岸。如:「台风来了,基隆港停满寄碇的渔船。」
分類:船舶抛锚
《漢語大詞典》:寄臣
托身他国之臣。孔丛子·抗志:“臣而去国,君不扫其宗庙,则不为之服。寓乎是国,而为国服。吾既无列於 鲁 ,而祭在 衞 ,吾何服哉!是寄臣而服所寄之君,则旧君无服,明不二君之义也。”
分類:托身他国
《漢語大詞典》:寄藏
(1).谓依制迁神主而藏于祖庙。《礼记·祭法》“去祧为坛” 唐 孔颖达 疏:“若是昭行,寄藏 武王 祧;若是穆行,即寄藏 文王 祧。不得四时而祭之。”
(2).犹贮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云云。”
《韵府拾遗 庚韵》:寄兵
管子:寄兵于政。
《漢語大詞典》:寄殡(寄殯)
临时埋葬或停放灵柩。 唐 李华 《〈萧颖士文集〉序》:“君以先世寄殯 嵩条 ,因之迁祔。终事,至 汝南 而殁。” 巴金 《秋》一:“ 蕙表妹 死后,即寄殡在距城二十余里的 莲花庵 ,简直无人照管。”
《漢語大詞典》:寄论(寄論)
谓随声附和,言无定论。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论士必定於志行,毁誉必参於效验;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