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6,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寄物
寄切
寄词
寄榻
寄理
民寄
寄禁
寄适
意寄
转寄
寄泊
栖寄
刘寄奴
寄辞
寄库
《漢語大詞典》:寄物
(1).寄存之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若逃人实无窝家,捕壮必令诬扳,或本地之殷户及素与仇嫌者,或邻封之富翁及逃人曾履其境者,捕壮知官必讯,预授其家门户之嚮址,而又称其在某处有某寄物以实之。”
(2).托物寄兴。宋史·文苑传一·朱昂:“姑藏器以有待,因寄物而长謡。”
《韵府拾遗 屑韵》:寄切
陈书南康悯王子方泰传方泰刺举莫成共治罕绩圣上弘以悔往许其录用宫闱寄切宿卫是尸
《漢語大詞典》:寄词(寄詞)
犹寄语。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分類:寄语
《漢語大詞典》:寄榻
犹寄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虽固贫,茅庐可以寄榻。不嫌荒陋,无烦他适。”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戊戌仲秋,寄榻抚 粤 使者宾舍。”
分類:寄住
《漢語大詞典》:寄理
谓在外地居官治事。 明 王世贞 《与徐子与书》:“不佞寄理 吴兴 ,幸不为吏民所厌恶。”
《漢語大詞典》:民寄
民望所寄。旧时指地方官。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公以通济之才,筮仕於朝,出任民寄,以最绩奏闻。”
分類:地方官
《漢語大詞典》:寄禁
寄押,监禁。 宋 苏辙 《乞放市易欠钱状》:“市易之法,欠户拖延日久,或未见归者及无家业之人,皆差人监逐,遇夜寄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国初救弊:“ 江州 司理院自正月至二月,经过寄禁罪人,计三百二十四人。”
分類:监禁
《漢語大詞典》:寄适(寄適)
寄托闲适的心情。 宋 苏辙 《望嵩楼》诗:“游心四山外,寄适杯酒中。”
《漢語大詞典》:意寄
(1).寄以心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餉米千斛,修书累纸,意寄殷勤。”
(2).犹寄托。 宋 朱熹 《跋周元翁帖》:“笔扎精妙,意寄高远。”
分類:寄托心意
《漢語大詞典》:转寄(轉寄)
委托一方把信件寄给另一方。 鲁迅 《书信集·致陈铁耕》:“今有复 吴先生 一信,乞即转寄为感。”
分類:委托信件
《漢語大詞典》:寄泊
犹寄居。 唐 段成式 《剑侠传·丁秀才》:“ 郎州 道士 少微 顷在 茅山 紫阳院 寄泊,有 丁秀才 者亦同寓宿。”
分類:寄居
《漢語大詞典》:栖寄(棲寄)
亦作“栖寄”。 安身,寄住。 南朝 梁武帝 《与何胤书》:“君清襟素託,栖寄不近,中居人老,殆同隐沦。” 清 陈维嵩 《双头莲·夏日过叔岱水墅铺田诸子观荷用放翁词韵》:“老树空村,借风幔斜张,儘堪栖寄。”
分類:安身寄住
《國語辭典》:刘寄奴(劉寄奴)  拼音:liú jì nú
1.人名。南朝宋武帝刘裕。参见「刘裕」条。
2.植物名:(1)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茎直,叶呈羽状深裂,裂片三至五枚,叶缘有尖锐锯齿。秋天茎端开黄白色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花丛。也称为「白苞蒿」,全株入药。(2)「青蒿」之异名。参见「青蒿」条。(3)金丝桃科金丝桃属。一年生草本。茎具四棱。叶对生,卵形,长四至十五公厘,具透明腺点。花黄色,顶生聚伞花序。蒴果椭圆形。也称为「地耳草」。相传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先得此草,故称为「刘寄奴」。也称为「金寄奴」。
《漢語大詞典》:寄辞(寄辭)
寄托言词,运用言词。借指写作。 晋 陆机 《文赋》:“或寄辞於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漢語大詞典》:寄库(寄庫)
辽 的一种祭奠活动。又旧时迷信,人在生前焚冥钱,作佛事,寄属冥吏,备死后取用,亦称寄库。 宋 叶隆礼 《契丹国志·岁时杂记·小春》:“十月内,五京进纸造小衣甲并鎗刀器械各一万副,十五日一时推垛,国主与押番臣寮望 本叶山 奠酒拜,用番字书状一纸,同焚烧,奏 木叶山 神,云寄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