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獭爪(獺爪)
獭之爪。传说研末调药能治肺中寄生之虫。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许叔微 精於医,云:‘五臟虫皆上行,惟有肺虫下行,最难治。当用獭爪为末,调药,於初四初六日治之,此二日肺虫上行也。’”
分類:研末寄生
《國語辭典》:丝虫病(絲蟲病)  拼音:sī chóng bìng
病名。是一种蚊子传染的寄生虫疾病。由血丝虫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发炎,有发热、淋巴水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若未经治疗则可能演变成象皮肿,使组织增厚肿大。大多数病例的病变部位在下肢和阴囊。
《國語辭典》:绦虫(絛蟲)  拼音:tāo chóng
动物名。扁形动物门绦虫纲。能寄生在人肠内,吸收养分,而使人衰弱。其身体为扁形方片,寸寸成节,色白,可长至二丈馀,故俗称为「寸白虫」。
《漢語大詞典》:绦虫病(絛蟲病)
絛虫寄生于人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漢語大詞典》:旋毛虫病(旋毛蟲病)
由旋毛虫寄生于动物体内引起。主要侵袭人、猪、犬及鼠。成虫寄生于小肠内,幼虫蜷缩于肌肉纤维间。人、畜因吃未煮熟的肉而感染。病猪一般症状不显;严重时有呕吐、下痢、肌肉痒痛、运动障碍,呼吸浅短、咀嚼困难等。
《国语辞典》:松材线虫(松材线虫)  拼音:sōng cái xiàn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由松斑天牛传布,寄生在松树上的线虫。体形细小,肉眼难辨。啃食松脂管内的上皮细胞与邻近的薄壁细胞,易造成松树全株枯死。
《国语辞典》:霍乱弧菌(霍乱弧菌)  拼音:huò luàn hú jùn
一种微生物。弧状,有一条鞭毛,寄生于肠道中,为引起霍乱的病原。潜伏期自数小时至二、三日。引起的病状有剧烈的呕吐、腹泻。患者如失水过多,将导致死亡。
《国语辞典》:寄生动物(寄生动物)  拼音:jì shēng dòng wù
寄生于他种动物体内,摄取其养料以生存的动物。凡离开寄主后无法生活者,称为「绝对寄生性」;离开寄主后仍能生活的,则称为「兼性活物寄生」。
《国语辞典》:寄生植物  拼音:jì shēng zhí wù
寄生于动物体或其他种植物活体内,摄取寄主养料以生存的植物。一般菌类植物均属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桑寄生等。
《国语辞典》:虮虱相吊(虮虱相吊)  拼音:jǐ shī xiāng diào
虮,虱的幼虫。虮虱皆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人沐浴后,虮虱便无法再寄生,故在人准备洗澡时互相吊问。虮虱相吊比喻生命将终而自我悲怜。《淮南子。说林》:「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国语辞典》:活物寄生菌  拼音:huó wù jì shēng jùn
在自然情况下,必须寄生于活物寄主上,方能生长、繁殖的寄生生物。也称为「绝对寄生菌」。
《国语辞典》: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拼音:xiě xī chóng bìng
病名。由血吸虫寄生所引发的疾病。成虫主要寄生在肝脏和肠内,引起的疾病症状有:发烧、倦怠、腹泻、腹痛、肝脾肿大及长期粪便带血而导致的贫血。
《国语辞典》:中间宿主(中间宿主)  拼音:zhōng jiān sù zhǔ
生物学上指寄生生物在幼体期或未进入最终宿主前的宿主。
《国语辞典》:牙虫(牙虫)  拼音:yá chóng
1.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牙虫科。栖水中,长寸许,黑色,椭圆形,身有小点,胸有棘状突起,脚细长,善泳水,捕食小鱼及虫类。
2.旧时以为龋齿中寄生有虫,遂有以拨牙虫为业的人。
《国语辞典》:阿米巴  拼音:ā mǐ bā
根足纲阿米巴目原生动物的通称。水生或寄生。以伪足运动、捕食。无口、肛门,而从细胞表面进行摄食与排泄。行分裂生殖。有些种类对脊椎动物具有致病性,如溶组织内阿米巴会引起阿米巴痢疾。也称为「变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