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5,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顺寂
冷寂
寂居
淡寂
野寂
寂泊
悄寂
恬寂
寂定
远寂
沦寂
寂嘿
悟寂
死寂
滞寂
《漢語大詞典》:顺寂(順寂)
顺化圆寂。佛教称僧尼死亡。 晋 □□ 《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师以世情难割,乃制七日展哀,至期始顺寂,即 义熙 十二年八月六日也。”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禪师自识终期,欣瞻瑞应,以 建武 四年于此寺顺寂。”
《國語辭典》:冷寂  拼音:lěng jí
冷清而寂静。如:「在如此冷寂的秋夜里,常让人想起故乡。」《野叟曝言》第六五回:「次日进城,问到连尚书门首,只见门庭冷寂,一个老门公坐在冷板凳上,静悄悄的没人进去。」
《韵府拾遗 鱼韵》:寂居
苏轼诗渐近神仙问寂居
《漢語大詞典》:淡寂
淡泊寂静。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淡寂归一性,虚闲遗万虑。” 唐 李中 《游北山洞神宫》诗:“人居淡寂应难老,道在虚无不可闻。”
分類:淡泊寂静
《骈字类编》:野寂
庾信长孙俭神道碑铭陵田野寂松径寒深
《漢語大詞典》:寂泊
(1).恬静淡泊;不追求名利。《晋书·束晳传》:“将研六籍以训世,守寂泊以镇俗,偶 郑老 於海隅,匹 严叟 於僻 蜀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观三世以其梦,抚六度以取道,乘恬知以寂泊,含和理之窕窈。” 宋 苏舜钦 《送王规方叔序》:“闻善而耸,见恶而恶,未能寂泊,与天为徒,使其心气鬱律不寧,而无所辅养。”
(2).寂静无声。 章炳麟 《〈革命军〉序》:“然自 乾隆 以往,尚有 吕留良 、 曾静齐 、 周华 等持正议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
《漢語大詞典》:悄寂
寂静。 唐 裴铏 《传奇·韦自东》:“ 自东 捫萝躡石至精舍,悄寂无人。” 宋 朱熹 《昨为许进之书胎仙字因以名其室或疑欠舞字故作此以解之》诗:“未愁悄寂无人会,只恐蹁躚不自休。”
分類:寂静
《漢語大詞典》:恬寂
谓清静无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背朝华於朱门,保恬寂於蓬户。” 明 唐顺之 《祭孙南野太仆文》:“余厌纷嚣,公耽恬寂,真率之会,两心莫逆。”
分類:清静无为
《漢語大詞典》:寂定
佛家谓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百喻经·书末偈语:“佛正法寂定,明照於世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释种 太子今在此中,初证佛果,心凝寂定,四十九日未有所食。”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无梦 语人:少时絶欲,屏居山中十餘岁,自以为不动。及出,见妇人美色,乃復歉然。又入山十餘年,乃始寂定。”
《漢語大詞典》:远寂(遠寂)
指边远冷落的地方。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凝阴远寂,广漠平寒。沙穷瀚海,地尽皋兰。”
《漢語大詞典》:沦寂(淪寂)
寂静。《参同契》卷下:“依託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 宋 储泳 《祛疑说》:“夫幽深寥闃,沦寂无声。”
分類:寂静
《漢語大詞典》:寂嘿
寂默。 宋 苏舜钦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数僧宴坐,寂嘿於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
《漢語大詞典》:悟寂
佛教语。了悟寂灭。谓超脱一切境界,入于不生不灭之门。 南朝 梁 萧统 《东斋听讲》诗:“昔闻 孔 道贵,今覩释花珍;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國語辭典》:死寂  拼音:sǐ jí
非常寂静,毫无声息。如:「重归死寂」、「他此话一出,原本喧闹的会场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分類:常寂寂静
《漢語大詞典》:滞寂(滯寂)
犹寂静。 宋 王禹偁 《睡十二韵》:“滞寂通禪理,无何等道人。”
分類: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