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愁寂
忧愁寂寞。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愜。” 宋 晏几道 《六幺令》词:“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箇人忆。” 明 李沛 《甲午立春》诗:“饥寒与衰谢,愁寂 楚 江滨。” 清 黄景仁 《晓起》诗:“眼看时节改,愁寂感秋蓬。”
分類:忧愁寂寞
《漢語大詞典》:虚寂
犹清静;虚无寂静。《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勇者不能恐也,此真人之道也。”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崇盛归朝闕,虚寂在川岑。” 唐 于鹄 《山中访道者》诗:“山院不洒扫,四时自虚寂。”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释氏 却要尽絶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
《國語辭典》:孤寂  拼音:gū jí
孤独寂寞。唐。于濆 旅馆秋思诗:「旅馆坐孤寂,出门成苦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揭榜不中,有何颜面?况且母亲家里孤寂,早晚悬望。」
《韵府拾遗 锡韵》:常寂
曹松诗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
分类:常寂
《骈字类编》:昼寂(昼寂)
宋 陆游 水亭偶题 金井梧桐生昼寂,绿池蘋藻弄风漪。
《漢語大詞典》:寂默
(1).静默不语;不出声音。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遣兴联句》:“独居久寂默,相顾聊慨慷。”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是年八九月,﹝ 赵孺人 ﹞有上气疾,医每煑药,輒静定寂默,药不果进。”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守陴静坐, 徐城 莫测;鷄犬无声, 顺昌 逐北。巷断夜行,刁斗寂默。譁则易惊,静无不克。”
(2).安静,清静。 唐 元稹 《解秋》诗之五:“夜闲心寂默,涧庭无垢氛。”
《漢語大詞典》:归寂(歸寂)
佛教语。谓死。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速具汤沐,吾将归寂。”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八:“ 宋 开宝 中,八十老僧 道价 为丛林所重,临当归寂,从容示偈。”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示寂  拼音:shì jí
佛教称佛、菩萨、高僧死亡。寂,即圆寂。本指达到不再轮回的境界,但亦用来称出家众的去世。清。钱谦益〈洞闻禅师塔铭〉:「天启三年七月,洞闻禅师示寂于破山之禅院。」
《漢語大詞典》:萧寂(蕭寂)
萧条寂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 殷 不及 韩 。” 宋 林逋 《送范希文寺丞》诗:“林中萧寂欵吾庐,亹亹犹欣接绪餘。” 清 方文 《泊池口吊吴次尾刘伯宗》诗:“江城萧寂甚,每过必含辛。”
分類:萧条寂静
《漢語大詞典》:清寂
清静冷落。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山中兮清寂,羣纷兮自絶。”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方玄》:“月色满庭,江山清寂。” 叶圣陶 《苦辛》:“此后到田家去,我觉得不复像庵堂那样清寂,颇有点新鲜活泼的气象。”
《國語辭典》:沉寂  拼音:chén jí
1.才华内敛,含蓄不露。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体性》:「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
2.寂静。如:「清晨时,大地一片沉寂。」。
3.杳无音讯。如:「好多年了,他一直音信沉寂。」。
《漢語大詞典》:寂处(寂處)
寂寞独处。 清 敏树 《与朱伯韩书》:“夫士穷居而寂处,读古人之书,忽若有得於其心,虽不得遭遇於时,亦愿观览海内,交其一二贤豪,相讲论以其业。”
分類:寂寞独处
《漢語大詞典》:荒寂
荒远僻静。例如:睡梦里,我置身于荒寂的原始森林中。
《國語辭典》:湛寂  拼音:zhàn jí
1.没有烦恼、生灭轮回。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妙道凝元,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2.清静。唐。王季友〈鉴止水赋〉:「疑金镜之湛寂,若琉璃之至虚。」
分類:沉寂
《國語辭典》:枯寂  拼音:kū jí
枯寒寂寞。金。元好问〈鹿泉新居〉诗:「岩居枯寂朝市喧,喧寂两间差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