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宾兴(賓興)  拼音:bīn xīng
1.周代从乡小学选出贤能的人,以上宾之礼升于国学。《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汉。郑玄。注:「兴,犹举也。」
2.科举时代,士子将参加乡试时,地方官设宴款待,称为「宾兴」。《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凡宾兴科贡,提调学校,修明祀典之事,咸掌之。」
《國語辭典》:五礼(五禮)  拼音:wǔ lǐ
1.古代吉、嘉、宾、军、凶五种礼仪。《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五礼,吉、凶、军、宾、嘉。」《隋书。卷六。礼仪志一》:「周公救乱,弘制斯文,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2.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的礼。《书经。皋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汉。孔安国。传:「天次秩有礼,当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有常。」
《漢語大詞典》:特牲
祭礼或宾礼只用一种牲畜。左传·襄公九年:“祈以币更,宾以特牲。” 杨伯峻 注:“款待贵宾,只用一种牲畜。一牲曰特。”国语·楚语下:“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 韦昭 注:“特牲,豕也。”晋书·王祥传:“著遗令训子孙曰: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大小祥设特牲,无违余命。”礼记·郊特牲 唐 陆德明 题解:“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國語辭典》:宾贡(賓貢)  拼音:bīn gòng
1.古代乡举,地方官员设宴款待应举的学子,称为「宾贡」。《隋书。卷七三。循吏列传。梁彦光》:「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
2.称他国的贡士。《宋史。卷四八七。外国列传三。高丽》:「先是,三年,上亲试诸道贡举人,诏赐高丽宾贡进士王彬、崔罕等及第,既授以官,遣还本国。」
3.臣服。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明史。卷一二四。扩廓帖木儿列传》:「陛下乘时应运,削平群雄,薄海内外,莫不宾贡。」
《漢語大詞典》:虞宾(虞賓)
指 尧 子 丹朱 。因 虞 以宾礼待之,故称。 丹朱 不肖,国亡。后因以喻失位之君。书·益稷:“ 虞 宾在位,羣后德让。” 蔡沉 集传:“ 虞 宾, 丹朱 也。 尧 之后,为宾於 虞 。”后汉书·献帝纪赞:“ 献 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 虞 宾。” 李贤 注:“ 虞 宾谓 舜 以 丹朱 为宾,《虞书》曰‘ 虞 宾在位’是也。以喻 山阳公 为 魏 之宾也。” 唐 温庭筠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邠 土初成邑, 虞 宾竟让王。”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孟子说魏齐:“况 梁惠 、 齐宣 识非甚闇,有承教之心,有足用之善,诚能举国而授,反手可王。定一之后,封 周 以 丰 、 镐 、 伊 、 洛 之地,永作 虞 宾, 文 武 在天之灵,亦何恫乎?”
《漢語大詞典》:宾接(賓接)
以宾礼接待。 唐 韩愈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赠工部尚书太原郡公神道碑文》:“宾接士大夫,高下中度。”宋史·徐国长公主传:“ 潘 故大族,夫党数千百人,宾接皆尽礼,无里外言。” 清 曾国藩 《槐阴书屋图记》:“又以其间宾接生徒,宴会寮友。”
《漢語大詞典》:宾飨(賓饗)
谓以宾礼款待。国语·周语上:“宾饗赠饯,如公命侯伯之礼,而加之以宴好。” 韦昭 注:“宾者,主人所以接宾、致餐饔之属也。饗,饗食之礼也。”
分類:宾礼款待
《漢語大詞典》:五馆(五館)
南朝 梁 修制五礼的机构。五礼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梁书·徐勉传:“﹝ 徐勉 ﹞上修五礼表曰:‘……闢兹五馆,草莱升以好爵。’”
《漢語大詞典》:五牢
(1).即五太牢。牛羊豕各五头。 周 代宾礼中有牢礼。按照宾客的等级而陈献牢物。周礼·秋官·掌客:“掌客,掌四方宾客之牢礼餼献……羣介行人宰史,皆有牢,飱五牢,食四十。”
(2).为祭祀时的供物。史记·封禅书:“立 五帝坛 ,祠以五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