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7,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下一页
屠宸桢(字 周士 )
张宸(字 青雕 )
徐济贞( 赞宸 字 湄棫 )
朱杰(字 宸章 )
程之鵔(字 羽宸、采山 )
郑拱宸
龚书宸(字 云来 号 紫峰 )
马翊宸( 苔 字 次溪 )
赵佑宸(字 粹甫 号 蕊史 有淳 )
恽光宸(字 浚生 )
杨佑廷(字 翊宸、一臣 号 一岑 )
谢调元( 宸诰 字 宝斋 )
胡孚宸(字 愚生 号 公度 )
陈与囧(字 弼臣、弼宸 号 缄斋 )
其它辞典(续上)
唐恽宸( 杜 字 靖元 号 芑野 )屠宸桢(字 周士 )
张宸(字 青雕 )
徐济贞( 赞宸 字 湄棫 )
朱杰(字 宸章 )
程之鵔(字 羽宸、采山 )
郑拱宸
龚书宸(字 云来 号 紫峰 )
马翊宸( 苔 字 次溪 )
赵佑宸(字 粹甫 号 蕊史 有淳 )
恽光宸(字 浚生 )
杨佑廷(字 翊宸、一臣 号 一岑 )
谢调元( 宸诰 字 宝斋 )
胡孚宸(字 愚生 号 公度 )
陈与囧(字 弼臣、弼宸 号 缄斋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字周士。诸生。有《醉经草堂诗词稿》、《沧浪渔笛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华亭人,字青雕。由中书历官兵部郎中。诗长于台阁体。有《平圃遗稿》。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二
张宸,字青雕,江南华亭人。由中书历官兵部郎中。清诗别裁集
字青雕,江南华亭人。官部郎。○江钝翁序青雕诗,谓其长于台阁体,梅村先生推许之,然官不越郎署,年不及耄期,甚为惋惜。今阅其稿,工稳者偏在愁苦之言,故舍彼取此。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济贞,更名赞宸,字湄棫,海盐人,忠烈公季子。有霞蔚轩稿,新茜可喜。又尝集海盐先辈诗曰《海谷遗风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宸章。善花卉人物,尤工写照。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六
程之鵔,字羽宸,又字采山,歙县人。贡生。有《练江诗钞》。清诗别裁集
字羽宸,江南歙县人。著有《练江诗钞》。○练江游踪,几遍大江南北及楚越、东鲁,而登眺不倦,尤在黄山,故发而为诗,多登临凭吊之作。同郡曹进士震亭与之倡和,震亭多才,不轻许可,独折服练江,则练江之诗可知矣。子笙友、管庭寄遗集乞序,因采而寻之。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拱宸(?~?),生平未详,其诗仅见《师友风义录》。(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四
龚书宸,字云来,号紫峰,汉阳人。诸生。有《蔗味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商河人,原名苔,字次溪。嘉庆十四年进士,官太平知县。工书,善写意花卉,与李鳝、黄慎堪伯仲。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五
赵佑宸,字粹甫,号蕊史,鄞县人。咸丰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大理寺卿。有《平安如意室诗钞》。维基
赵佑宸(1817年—1886年),原名有淳,字粹甫,号蕊史,浙江鄞县人。清朝官员。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咸丰二年(1852)举人。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二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三年(1864年)任山东学政。同治九年(1870年)任江苏镇江府知府,历署松江府、江宁府。光绪六年(1880年)正式任江宁府知府。历署江南盐巡道、江安督粮道,改直隶大顺广道、通政使司副使。光绪十一年(1885年)升太仆寺卿,官至大理寺卿,称廷尉公。次年以病卒于任上。著有《平安如意室诗钞》、《文钞》。有子赵叔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0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浚生。道光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累擢江西按察使。咸丰间曾守南昌击退太平军。官至江西巡抚。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佑廷(1839年-1906年),字翊宸,又字一臣,号一岑,平邑县地方镇东固村人。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丙戌科进士,曾任山东恩县教谕,同知衔截取知县,后辞职归乡任山长主讲于费邑崇文书院。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原名宸诰,字宝斋,同治癸酉岁贡,候选复设训导,性喜奖借后进。沈怡云方伯延入幕兼课其子云。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孚宸(1846年—1910年),字愚生,号公度,湖北武昌府江夏县(今湖北省武汉市)人。同治六年(1867年),湖北乡试中举。光绪三年(1877年)登丁丑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授编修。光绪九年,任国史馆协修官。光绪二十一年,任功臣馆纂修官、福建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三年,任掌四川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六年,任吏科给事中。后改山西汾州府知府。光绪二十九年,署山西太原府知府。光绪三十年,任山西归绥道。宣统元年,任归化关监督、总办归绥禁烟公所事宜。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与囧,字弼臣、弼宸,号缄斋,福建福州府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进士出身。光绪六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四年,任山东乡试副考官。次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有兄陈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