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宸眷  拼音:chén juàn
君王的恩宠。《北史。卷八二。儒林传下。刘炫传》:「以此庸虚,屡动宸眷。以此卑贱,每升天府。」唐。李峤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诗:「幽情遗绂冕,宸眷属樵渔。」
《漢語大詞典》:宸心
帝王的心意。 唐 李峤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诗:“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 唐 王建 《上裴度舍人》诗:“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
分類:帝王心意
《國語辭典》:宸断(宸斷)  拼音:chén duàn
君主自行裁决。《金史。卷九八。完颜匡传》:「书曰:『有备无患』,在陛下宸断耳。」
《漢語大詞典》:宸恩
帝王的恩泽、恩宠。 唐 张说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诗之一:“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 明 吴承恩 《元寿颂序》:“时则我 石麓 李公 ,擢自翰苑,首居春卿,内直禁廷,光晋宫保,睿眷时篤,宸恩日新。”
《分类字锦》:奉宸
见上注。
分类:将领
《漢語大詞典》:宸听(宸聽)
谓帝王的听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臣夙夜祗惧,不敢寧处,冒死列款,仰达宸听。”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但微臣区区愚虑,尚有不能已於上瀆宸听者,请更陈之。”
分類:帝王听闻
《漢語大詞典》:宸虑(宸慮)
帝王的思虑谋划。 唐 段文昌 《平淮西碑》:“天子渊默以思,霆驰以断,独发宸虑,不询众谋。”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今以郎官去留,何至上封事譊譊?徒溷宸虑哉!”宋史·林旦传:“今二人既去,其餘党常怀丑正恶直之心,愿深留宸虑,以折邪谋。”
《漢語大詞典》:宸奎
犹御笔。帝王的文章、墨迹。古人认为奎宿主文章,故称。 宋 周必大 《益公题跋·御书白居易诗跋》:“臣叨陪近侍,获此宸奎,敬题卷末,以示来裔。” 宋 岳珂 桯史·牧牛亭:“ 檜 ( 秦檜 )墓前队碑,宸奎在焉,有其额而无其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炳炳宸奎,釐为四学,戔戔束帛,例及诸生。”
《漢語大詞典》:宸命
圣旨;皇帝的委命。 宋 秦观 《贺吕相公启》:“伏审光膺宸命,显正台司,凡在生成,举司抃蹈。”
分類:圣旨帝王
《漢語大詞典》:帝宸
帝王的宫殿。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沦謫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识 蕊珠 人。”
分類:帝王宫殿
《國語辭典》:宸襟  拼音:chén jīn
天子的情怀。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宛诗为西封侯作〉诗:「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薛元超 谏蕃官仗内射生疏:「时惟令月,景淑风和,宸襟有豫,百灵胥悦。」
《漢語大詞典》:宸纶(宸綸)
帝王的诏书、制令。 明 张居正 《答陈松谷相公》:“谢疏已如命封进,旋奉宸纶眷誉,书之史册,焜耀百禩矣。”
分類:帝王诏书
《漢語大詞典》:宸慈
帝王的仁慈、恩德。 唐 沈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
《漢語大詞典》:宸旨
帝王的旨意。 唐 李适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诗:“豹略恭宸旨,雄文动睿情。”旧唐书·韦澳传:“吾不为时相所信,忽自宸旨,委以使务,必以吾他歧得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 金 人内侵,二帝北狩,臣 构 以 道君皇帝 之子,奉宸旨以总六师,握兵马元帅之权。”
分類:帝王旨意
《國語辭典》:宸算  拼音:chén suàn
帝王的谋略、思虑。《新唐书。卷一四八。田弘正传》:「奉陛下宸算,冀道扬太和,洗濯伪风。」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制置大略,尽出宸算。」也作「宸虑」。
分類:帝王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