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69,分178页显示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质家
阴阳家
算家
姑家
家织
家吏
家境
家戒
家慈
朋家
前家
未家
家例
做家
家弊
《漢語大詞典》:质家(質家)
(1).指尚实的人士或学派。《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汉 何休 注:“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 汉 班固 《白虎通·三军》:“王者受命,质家先伐,文家先改正朔。”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梁惠王上篇三:“孟子七篇言礼,其言乐也,则云‘今之乐犹古之乐’,大率多主质家之言。” 姚华 《曲海一勺》:“人喜自尊,趋於虚憍,质家尚实,文家务华。”
(2).当铺。 清 檀萃 《楚庭稗珠录·粤囊上·海雪多奇》:“喜畜古玩,时入质家,以票序之,视其目皆奇品也。”
(3).指地质学家。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西人分舆地为文、质、政三家。文家言地与日月诸行星之关係……质家辨土石之新旧层,各种殭石五金凝结之故。”
《國語辭典》:阴阳家(陰陽家)  拼音:yīn yáng jiā
古代九流之一。战国时邹衍、邹奭等二十一家,皆研习阴阳历律之事。见《汉书。卷三○。艺文志》。后世亦称择日占星六壬等人为「阴阳家」。《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漢語大詞典》:算家
算学家。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如人摇艣,臬为之碍故也。”
分類:算学
《国语辞典》:姑家  拼音:gū jiā
婆家。《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婴宁亦无姑家,极相匹敌,惜有内亲之嫌。」
分类:婆家
《分类字锦》:家织(家织)
史记循吏传:公仪休为鲁相,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好布,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曰:欲令农工士女安所雠其货乎?
《國語辭典》:家吏  拼音:jiā lì
1.皇后或太子的官属。《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传》:「家吏不晓,今壹受诏如此,且使妾摇手不得。」
2.魏晋以前郡守自委的属官。《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策传》「策以书责而绝之」句下裴松之注引《吴录》载策使张纮为书曰:「其忽履道之节而强进取之欲者,将曰天下之人非家吏则门生也,熟不从我?」
《國語辭典》:家境  拼音:jiā jìng
家中的经济状况。如:「面对贫困家境,他从不怨天尤人。」
《漢語大詞典》:家戒
家训;家规。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永寧 太僕 东郡 张阁 以简质闻”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杜恕 著《家戒》称 阁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汉高祖 之《敕太子》, 东方朔 之《戒子》,亦顾命之作也。及 马援 已下,各貽家戒。”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蜀 相 韦庄 应举时,遇 黄 寇犯闕,著《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亦多垂讶, 庄 乃讳之。时人号‘秦妇吟秀才’。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
分類:家训家规
《國語辭典》:家慈  拼音:jiā cí
称谓。对人称自己的母亲。也称为「家母」。
《漢語大詞典》:朋家
犹朋党。 宋 陈彭年 《大宝箴》:“自区草泽,亦有国华,访此髦士,可拒朋家。”《封神演义》第八五回:“朋家作仇,戕害百姓。”
分類:朋党
《漢語大詞典》:前家
犹前房。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这里有个 郑孔目 ,娶了一个小妇,折倒他前家一双儿女。”
《漢語大詞典》:未家
未成家。指男子未婚。逸周书·谥法:“未家短折曰殤。” 孔晁 注:“未家者,未室家也。”
《国语辞典》:家例  拼音:jiā lì
家族中的规矩。如:「每个家族都有自个儿的家例,不容外人置喙。」《施公案》第七四回:「仕伦,朕看卿家奏章,乃清室家例,依卿准奏,就命卿家亲自验看,晓谕八旗众家的。」
分类:家族规矩
《漢語大詞典》:做家
(1).谓持家节俭。《水浒传》第五回:“你看我那丈人,是个做家的人,房里也不点碗灯。” 明 无名氏 《一文钱》第四折:“我如今不去做家了。我想人生世间,还须快活受用,你与我把这些金银发起来。”《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些东西,就是姪女自家积下的……这还是他做家的好处。”
(2).成家立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朋友家喜欢他有趣,顽耍去处,少他不得。也只好趁口,不是做家的。”
《漢語大詞典》:家弊
家境贫寒。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分類:家境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