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69,分178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谢家池
咱家
段家桥
发家
家节
家花
家阀
家到
雠家
田家子
出家人
蔀家
星家
注家
家约
《漢語大詞典》:谢家池(謝家池)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家的池塘。后亦泛指诗人家中的池塘。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怪鶯儿乱啼,惊蝶梦初回,正春风草满 谢 家池。” 明 宋濂 《题常牧溪五燕图》诗:“髣髴 谢 家池上见,柳丝烟煖水溶溶。”亦省称“ 谢池 ”。 宋 晏几道 《木兰花》词:“晚红初减 谢 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元 钱抱素 《台城路》词:“念 贾 阁香空, 谢 池诗冷,流水斜阳,旧游那是旧风景。”参见“ 谢池草 ”。
《漢語大詞典》:谢池草(謝池草)
《南史·谢惠连传》:“族兄 灵运 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 惠连 輒得佳语’。尝於 永嘉 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 惠连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后遂以“谢池草”为怀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相怜 谢 池草,明日又春华。”亦省作“ 谢草 ”。 清 张廷潞 《送魏定野归柏乡》诗:“ 莱 衣爱日春方永, 谢 草关情梦未安。”
分類:怀念弟弟
《國語辭典》:咱家  拼音:zá jiā
小说戏剧中人物的自称。《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气得怒发冲冠,说道:『这厮故意羞辱咱家么?』」《红楼梦》第五六回:「众丫鬟都笑道:『原来不是咱家的宝玉。』」
分類:
《漢語大詞典》:段家桥(段家橋)
即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断桥 。 宋 赵汝茪 《梦江南》词:“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 段家桥 ,濯髮听吹簫。” 元 赵文 《瑞鹤仙》词:“记 菩提寺 路, 段家桥 水,何时重到梦处。”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 断桥 ,故名 寳祐桥 ,自 唐 时呼为 断桥 。 张祜 诗云‘ 断桥 荒蘚合’是也。岂以 孤山 之路至此而断,故名之歟? 元 时 钱惟善 《竹枝词》,有 段家桥 之名,闻者哂之,以为杜撰,然 杨 萨 诸诗,往往亦称 段桥 ,未可谓无证也,故两存之。”
《國語辭典》:发家(發家)  拼音:fā jiā
使家业兴盛发展​,家庭变得富裕。如:「像他这么节俭的人,等著瞧,将来会发家的。」
《漢語大詞典》:家节(家節)
家庭的礼法。易·家人:“‘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分類:家庭礼法
《漢語大詞典》:家花
喻指自己的妻子。与“野花”相对。《石头记》第六七回:“他别想著俗语説的‘家花那有野花香’的话,他要信了这个话,可就大错了。”
分類:自己
《漢語大詞典》:家阀(家閥)
家中先代的功绩。亦指家世门第。新唐书·李琢传:“ 听 子 琢 ,以家阀擢累 义昌 、 平卢 、 镇海 三节度使,无显功,不为士大夫称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元少先生:“ 韩元少 先生,为诸生时,有吏突至,白主人欲延作师,而殊无名刺。问其家阀,含糊对之。”
《韵府拾遗 号韵》:家到
韩愈感二鸟赋:虽家到而户说,祗招尤而速累。
分类:家到
《漢語大詞典》:雠家(讎家)
亦作“讐家”。 仇人。 唐 李商隐 《杂纂》:“遇见讐家。”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天子狱:“讎家寘 亮 父于州圄。”
分類:仇人
《國語辭典》:田家子  拼音:tián jiā zǐ
农家子弟。《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尚》:「经母谓经曰:『汝田家子,今仕至二千石,物太过不祥,可以止矣。』」唐。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
分類:农家子
《國語辭典》:出家人  拼音:chū jiā rén
离家修行的僧尼。《水浒传》第四四回:「我想公孙胜先生是个出家人,必是山间林下村落中住,不在城里。」《西游记》第二五回:「三藏道:『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心食。』」
《漢語大詞典》:蔀家
(1).谓大其屋而家设棚席。语本《易·丰》:“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闃其无人。”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富贵尊荣,忧患谅独多。古人所惧,丰屋蔀家。”晋书·忠义传·嵇绍:“ 齐王 冏 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 绍 以书諫曰:‘ 夏禹 以卑室称美, 唐 虞 以茅茨显德,丰屋蔀家,无益危亡。’”
(2).指豪贵之家。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多言反道,辨口伤实,惧貽弊于蔀家,且自求乎容厀。”
分類:豪贵贵之
《國語辭典》:星家  拼音:xīng jiā
善于观察天文星象以判断吉凶的人。《新唐书。卷一八○。李德裕传》:「时天下已平,数上疏乞骸骨,而星家言荧惑犯上相,又恳丐去位,皆不许。」《警世通言。卷七。陈可常端阳仙化》:「今日功名蹭蹬之际,又闻星家此言,忿一口气,回店歇了一夜。」
分類:星相家
《漢語大詞典》:注家(註家)
注解古籍的人。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侯记原昔病记:“注家引二事,一为 欧阳公 《诗话》……一为 张师正 括异志。” 郭沫若 《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离骚》里面有‘ 椒 专佞以谄谩’一句,向来注家以为即是 子椒 。”
从事注释的人。 朱自清 《陶诗的深度》:“历来註家大约总以为 陶 诗除《述酒》等二三首外,文字都平易可解,用不着再费力去作註。”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註家引 唐 代宰相世系表以为证:‘ 杜 氏曾任宰相者十一人, 韦 氏十四人。’”
《漢語大詞典》:家约(家約)
用以约束家人的规矩。史记·货殖列传:“ 任公 家约,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以此为閭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