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69,分178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抵家
专家
历家
七家
家处
三家村
丧家狗
藏家
晋家
合家
家邑
家公
家将
家院
家牒
《国语辞典》:抵家  拼音:dǐ jiā
到达家门。如:「由于严重塞车,所以抵家时间晚了两个小时。」《聊斋志异。卷二。婴宁》:「抵家,母睹姝丽,惊问为谁。」
分类:到达家门
《國語辭典》:专家(專家)  拼音:zhuān jiā
精于某种学识或技术的人。《清史稿。卷四八○。儒林传。序》:「孙诒让之于周礼,陈奂之于诗,皆专家孤学也。」
《漢語大詞典》:历家(歷家)
历数家。研究历法的人。《宋书·律历志下》:“斯又历家之甚失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月二十九日而一周天,此据历家之説也。”清史稿·天文志一:“后世历家,谓天有十二重。”
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月桂子:“歷家之説,月行者(一作有)南北道。” 清 王锡阐 晓庵新法·自序:“自此南北歷家,率能好学深思,多所推论,皆非浅近所及。”
《骈字类编》:七家
汉书艺文志: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十五代史李升世家见一牢下。 宋史律历志:七二候李业兴以来,迄于麟德,凡七家历皆以鸡始乳为立春初候,东风解冻为次候,其馀以次承之,与周书相校二十馀日,舛讹益甚。又郭雍传,淳熙初,学者裒集,程颢、程颐、张载、游酢、杨时 及忠孝、雍凡七家,为大易粹言行于世。参却埽编:韩忠献公尝集唐御史郑正则䓁七家祭仪, 酌而用之,名曰韩氏。参用古今家祭式。其法与杜氏大略相似,而参以时宜。
《漢語大詞典》:家处(家處)
家居。 汉 贾谊 新书·时变:“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敢行姦而富,为贤吏;家处者,犯法为利,为材士。故兄劝其弟,父劝其子,则俗之邪至於此矣。”
家庭住处。 唐 杜甫 《东西两川说》:“今富儿非不缘子弟职掌,尽在节度衙府州县官长手下哉。村正虽见面,不敢示文书取索,非不知其家处,独知贫儿家处。”
《國語辭典》:三家村  拼音:sān jiā cūn
人烟稀少,地处偏僻的小村落。宋。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诗:「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水浒传》第五一回:「便骂你这三家村使牛的,打甚么紧?」
《國語辭典》:丧家狗(喪家狗)  拼音:sàng jiā gǒu
比喻不得志、无所归宿或惊慌失措的人。参见「丧家之狗」条。《异号类编。卷九。嗤鄙类。丧家狗》:「《宋史》:『寇瑊初附丁,谓故少达,及谓败左迁,郁郁不自得。秘书丞鼓齐赋丧家狗以刺之。』」
《國語辭典》:丧家之狗(喪家之狗)  拼音:sàng jiā zhī gǒu
原指丧事人家的狗,因主人悲伤哀恸,故乏喂养照顾而不得意。语出《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丧音ㄙㄤ。后多转指无家可归的狗,用来比喻不得志、无所归宿或惊慌失措的人。丧音ㄙㄤˋ。《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当此之时,若失水之鱼,丧家之狗,行不胜衣,言不出口,安能干当世之务。」《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也作「丧家狗」、「丧家之犬」。
《韵府拾遗 麻韵》:藏家
蔡襄和杜相公谢寄茶诗:才拆缄封思退傅,为留甘旨减藏家。
《韵府拾遗 麻韵》:晋家(晋家)
陈孚宿赵州驿诗:晋家曲沃旧池台。
《國語辭典》:合家  拼音:hé jiā
全家。《儒林外史》第四回:「挨到黄昏时分,老太太淹淹一息,归天去了。合家忙了一夜。」《红楼梦》第四回:「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在门外下车。」
分類:全家家人
《國語辭典》:家邑  拼音:jiā yì
古时大夫的采邑。《周礼。地官。载师》:「以家邑之田任稍地。」
《國語辭典》:家公  拼音:jiā gōng
1.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
2.一家之长。多指丈夫。《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
《國語辭典》:家将(家將)  拼音:jiā jiàng
古时富豪官宦家所雇用的护卫。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今日天晴日暖无甚事,引著几个家将打围射猎去咱。」《三国演义》第七回:「我乃董丞相家将也!」
《漢語大詞典》:家院
旧指富豪人家的男仆。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问介]家院![杂扮僕人上介]侍候。”京剧《将相和》第四场:“ 缪贤 原场回府,家院暗上。”
《漢語大詞典》:家牒
亦作“ 家谍 ”。 旧时家族世系的谱牒。 北周 宇文逌 《〈庾子山集〉序》:“舄奕氤氲,布在方策;国史家牒,世竝详焉。”一本作“ 谍 ”。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其失之者,则有父官令长,子秩丞郎,声不著於一乡,行无闻於十室,而乃叙其名位,一二无遗。此实家谍,非关国史。” 唐 元结 《自释》诗:“世业载家史,世系在家牒。” 明 宋濂 《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家牒燬于兵,咸无所徵。”亦泛指家世。 宋 王禹偁 《一品孙郑昱》诗:“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