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69,分178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宜家
别家
家林
家乐
主家
破家
家去
家庙
他家
习家
二家
夫家
儿家
家具
杨家
《國語辭典》:宜家  拼音:yí jiā
和顺其家庭。《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唐。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天生淑德,实俾宜家。」
《漢語大詞典》:别家
别的人家或单位。例如:我到别家去瞧瞧。
分類:别家人家
《漢語大詞典》:家林
自家的园林。泛指家乡。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汲流旧巘,葺宇家林。” 唐 韩翃 《送冷朝阳还上元》诗:“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明 高明 《琵琶记·瞷询衷情》:“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廝禁,要説又将口噤。我待解朝簪,再图乡任。那时节呵,他不提防著我,须遣我到家林。”
《國語辭典》:家乐(家樂)  拼音:jiā yuè
1.家中所蓄养的歌妓。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老夫有一家乐女子,颇善歌舞。」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就今晚筵间,出家乐女子数人。」也作「家伎」、「家妓」。
2.随身侍候的人。《西游记》第六○回:「家乐儿断乎不敢,可曾有甚生人进来?」
《國語辭典》:主家  拼音:zhǔ jiā
1.买卖介绍人所开的店铺。《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若自家雇赁,须要投个主家。」
2.主持家务。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你是个主家的,你兴心儿妒色;你是个做女的,你纵心儿的放乖,更著你个为婿的。」
《國語辭典》:破家  拼音:pò jiā
1.破毁家园。《后汉书。卷一五。李王邓来列传。李通》:「破家为国,忘身奉主。」
2.耗尽家产。如:「破家败业」。
《国语辞典》:家去  拼音:jiā qù
回家去。《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潘三叫郝老二:『跟我家去。』」《红楼梦》第六三回:「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
分类:回家家去
《國語辭典》:家庙(家廟)  拼音:jiā miào
私家所设立、供奉祖先神主的祠庙。《宋史。卷一○九。礼志十二》:「群臣家庙,本于周制,适士以上祭于庙,庶士以下祭于寝。」《红楼梦》第六三回:「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姐姐就请,让我去写回帖。」也称为「家祠」。
《國語辭典》:他家  拼音:tā jiā
1.别人的家。《诗经。唐风。葛生》汉。郑玄。笺:「兴也,葛生延而蒙楚蔹生蔓于野,喻妇人外成于他家。」
2.彼。唐。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漢語大詞典》:习家(習家)
见“ 习家池 ”。
《漢語大詞典》:习家池(習家池)
古迹名。一名 高阳池 。在 湖北 襄阳 岘山 南。晋书·山简传:“ 简 镇 襄阳 ,诸 习氏 荆 土豪族,有佳园池, 简 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阳池 。”后多借指园池名胜。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一:“非寻 戴安道 ,似向 习家池 。” 清 赵翼 《西湖咏古》:“不是行都集冠盖,此湖也只 习家池 。”亦省作“ 习池 ”。 唐 杜甫 《初冬》:“日有 习池 醉,愁来《梁甫吟》。” 宋 曾巩 《高邮逢人约襄阳之游》诗:“未把迂疎笑 山简 ,更须同上 习池 游。”或省作“习家”。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兴欲倾燕馆,欢终到 习 家。”
《骈字类编》:二家
诗:民之讹言,宁莫之惩。笺:言时不令小人好诈伪为交易之言,使见怨咎,安然无禁止。疏:诈伪交易之言者,谓以善言为恶,以恶言为善,交而换易其辞,斗乱二家,使相怨咨也。 礼记正义序:其为义疏者,南人有贺循、贺玚、庾蔚、崔灵恩、沈重宣、皇甫侃等,北人有徐道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等。其见于世者,唯皇、熊二家而已。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愈远矣。又欲释经文,唯聚难义,犹治丝而棼之,手虽繁而。丝益乱也。皇氏虽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皆二家之弊,未为得也。昭,周礼大司马,见二人下。 左传:季悼子之卒也,叔孙子以再命为卿。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叔仲子欲搆二家,谓平子曰:三命踰父兄,非礼也。
又季郈之鸡斗注:季平子、郈昭伯,二家相近,故鸡斗虽战国策夫,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今且将拔矣夫二家。 愚不弃美利于前,背信盟之约,而为危难不可成之事,其势可见也。刘晋书卫恒传: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巧,今大行于世云。齐书顾欢传: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著夷夏论曰:夫辨是与非,宜据圣典,寻二教之源,故两摽经句。杨又刘绘传,见一门下。唐书韩愈等传赞:昔孟轲拒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馀岁,拨衰反正,功与齐而力更倍之。元史世祖纪:命嘉定以西新附州郡,及田、杨二家诸贵官子弟,俱充质子入侍,可易林一身两头,延适二家乱,不 治。
《國語辭典》:夫家  拼音:fū jiā
1.丈夫的家、婆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谢是小人的父家;段是小人夫家。」《隋唐演义》第七五回:「他倚了夫家之势,又会谄媚太后,得其欢心,因便骄奢淫佚,与太平公主一样的横行无忌。」
2.夫,丁男无妻。家,有妻室者。「夫家」,泛指男女之婚配。《周礼。地官。媒氏》:「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國語辭典》:儿家(兒家)  拼音:ér jiā
1.女子自称。宋。史达祖眼儿媚。儿家七十二鸳鸯〉词:「儿家七十二鸳鸯,珠佩锁瑶箱。」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若问儿家夫婿,腰悬大将金牌。」
2.男子自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生)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缘何得入来?」
3.女子之家。宋。卢祖皋 清平乐。柳边深院词:「宝杯金缕红牙,醉魂几度儿家。」元。乔吉〈折桂令。多时不到儿家〉曲:「多时不到儿家,想绳挂秋千,弦断琵琶。」
4.男子之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
《國語辭典》:家具  拼音:jiā jù
家中所用的器具。如沙发、桌椅、橱匮等类。也作「家什」、「傢俱」。
《骈字类编》:杨家(杨家)
唐 白居易 闲出 马蹄知意缘行熟,不向杨家即庾家。
唐 温庭筠 池塘七夕 杨家绣作鸳鸯幔,张氏金为翡翠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