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宜家 拼音:yí jiā
和顺其家庭。《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唐。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天生淑德,实俾宜家。」
《漢語大詞典》:习家(習家)
见“ 习家池 ”。
《漢語大詞典》:习家池(習家池)
古迹名。一名 高阳池 。在 湖北 襄阳 岘山 南。《晋书·山简传》:“ 简 镇 襄阳 ,诸 习氏 荆 土豪族,有佳园池, 简 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阳池 。”后多借指园池名胜。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一:“非寻 戴安道 ,似向 习家池 。” 清 赵翼 《西湖咏古》:“不是行都集冠盖,此湖也只 习家池 。”亦省作“ 习池 ”。 唐 杜甫 《初冬》:“日有 习池 醉,愁来《梁甫吟》。” 宋 曾巩 《高邮逢人约襄阳之游》诗:“未把迂疎笑 山简 ,更须同上 习池 游。”或省作“习家”。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兴欲倾燕馆,欢终到 习 家。”
《骈字类编》:二家
诗:民之讹言,宁莫之惩。笺:言时不令小人好诈伪为交易之言,使见怨咎,安然无禁止。疏:诈伪交易之言者,谓以善言为恶,以恶言为善,交而换易其辞,斗乱二家,使相怨咨也。 礼记正义序:其为义疏者,南人有贺循、贺玚、庾蔚、崔灵恩、沈重宣、皇甫侃等,北人有徐道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等。其见于世者,唯皇、熊二家而已。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愈远矣。又欲释经文,唯聚难义,犹治丝而棼之,手虽繁而。丝益乱也。皇氏虽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皆二家之弊,未为得也。昭,周礼大司马,见二人下。 左传:季悼子之卒也,叔孙子以再命为卿。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叔仲子欲搆二家,谓平子曰:三命踰父兄,非礼也。
又季郈之鸡斗注:季平子、郈昭伯,二家相近,故鸡斗虽战国策夫,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今且将拔矣夫二家。 愚不弃美利于前,背信盟之约,而为危难不可成之事,其势可见也。刘晋书卫恒传: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巧,今大行于世云。齐书顾欢传: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著夷夏论曰:夫辨是与非,宜据圣典,寻二教之源,故两摽经句。杨又刘绘传,见一门下。唐书韩愈等传赞:昔孟轲拒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馀岁,拨衰反正,功与齐而力更倍之。元史世祖纪:命嘉定以西新附州郡,及田、杨二家诸贵官子弟,俱充质子入侍,可易林一身两头,延适二家乱,不 治。
又季郈之鸡斗注:季平子、郈昭伯,二家相近,故鸡斗虽战国策夫,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今且将拔矣夫二家。 愚不弃美利于前,背信盟之约,而为危难不可成之事,其势可见也。刘晋书卫恒传: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巧,今大行于世云。齐书顾欢传: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著夷夏论曰:夫辨是与非,宜据圣典,寻二教之源,故两摽经句。杨又刘绘传,见一门下。唐书韩愈等传赞:昔孟轲拒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馀岁,拨衰反正,功与齐而力更倍之。元史世祖纪:命嘉定以西新附州郡,及田、杨二家诸贵官子弟,俱充质子入侍,可易林一身两头,延适二家乱,不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