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道家 拼音:dào jiā
1.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后亦指崇尚黄帝、老庄之说者。《汉书。卷三○。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王充《论衡。道虚》:「道家或以导气养性,度世而不死。」《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列传。顾欢》:「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理。」
3.指道教。唐。张敬忠 准敕勘复蜀州青城山常道观奏:「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者。」《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既而玉清昭应宫灾,遂诏谕中外,不复缮修。自是道家之奉有节,土木之费省矣。」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王充《论衡。道虚》:「道家或以导气养性,度世而不死。」《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列传。顾欢》:「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理。」
3.指道教。唐。张敬忠 准敕勘复蜀州青城山常道观奏:「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者。」《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既而玉清昭应宫灾,遂诏谕中外,不复缮修。自是道家之奉有节,土木之费省矣。」
《國語辭典》:外家 拼音:wài jiā
1.女子结婚后,称其父母家为外家。《晋书。卷四一。列传。魏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金。刘瞻〈春郊〉诗:「寒食归宁红袖女,外家纸上看蚕生。」
2.旧时称妻室以外的妾妇。也称为「外宅」。
3.外戚。《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汉书。卷一○。成帝纪》:「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
4.一种拳法,源于少林拳。《称谓录。卷二九。拳。内家外家》引《小知录》:「拳勇有内外家之称。外家起于少林,以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
2.旧时称妻室以外的妾妇。也称为「外宅」。
3.外戚。《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汉书。卷一○。成帝纪》:「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
4.一种拳法,源于少林拳。《称谓录。卷二九。拳。内家外家》引《小知录》:「拳勇有内外家之称。外家起于少林,以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