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南阳杜衍人,字子夏。杜延年子。少好经书,以才能称京师。一目盲。成帝时大将军王凤以外戚辅政,以为武库令。成帝为太子时,即以好色闻。曾对策谏以“正后妾,抑女宠,防奢泰,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后以病免。征诣大将军幕府,国家政谋,多出于钦。优游不仕,以寿终。
全汉文·卷三十一
钦字子夏,延年子。成帝初,大将军王凤请为武库令,去官。后举贤良方正对策,以病赐帛罢,后为议郎,复以病免。征诣王凤幕府,以寿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 【介绍】: 东汉真定槁人。光武郭皇后弟。年十六为黄门侍郎,迁城门校尉,官至大鸿胪,封阳安侯。帝数幸其第,赏赐丰厚,人称况家为金穴。卒谥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9—约120 【介绍】: 东汉扶风安陵人,一名姬,字惠班。班彪女,班固妹。嫁同郡曹寿。博学高才。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和帝诏昭续成之。《汉书》初出,教授马融诵读。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等。
全后汉文·卷九十六
昭,一名姬,字惠班,扶风人。班彪之女,固之妹,曹世叔妻,早寡。固为《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和帝诏就东观续成之。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号曰曹大家。有《女诫》七篇,集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9 【介绍】: 东汉汝南汝阳人,字公路。袁逢子。少以侠气闻,举孝廉,累迁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术奔南阳,得长沙太守孙坚之助,据有其地。与袁绍交恶,为绍及曹操所败,退据扬州。献帝建安二年,称帝于寿春,自号仲家。淫侈滋甚,媵妾数百食肉衣罗,而士民冻馁。旋为曹操所败,病死。
全后汉文·卷三十
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从弟。灵帝时,举孝廉,除郎中,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董卓废立,出奔南阳。寻入陈留,为曹公所破。奔九江,自领扬州刺史。李傕之乱,进左将军,封阳翟侯。兴平二年,僭号称帝,后饥困出奔,呕血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7 【介绍】: 三国魏涿郡涿人,字子家。卢植子。少孤,有学行。曹丕为五官将,署毓为门下贼曹。以执法公允,为丞相法曹议令史,转西曹议令史。魏文帝立,拜黄门侍郎,出为济阴相,梁、谯二郡太守。帝徙民充谯,而谯地硗瘠,毓上表请徙于梁国,失帝意,左迁睢阳典农校尉,迁安平、广平太守,均有惠政。明帝青龙二年,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作考课法,选举先德行而后言才。齐王芳即位,赐爵关内侯。曹爽被收,司马懿使毓行司隶校尉,治其狱。封高乐亭侯,转仆射。高贵乡公即位,进封大梁乡侯。迁司空,封容城侯。卒谥成。
全三国文·卷三十五
毓字子家,涿郡涿人,中郎将植子。崔琰举为冀州主簿,后为丞相法曹议令史,转西曹,魏国建,为吏部郎。文帝受禅,徙黄门侍郎,出为济阴相,梁、谯二郡太守,左迁睢阳典农校尉,寻迁安平广平太守。明帝时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齐王即位,赐爵关内侯,徙仆射迁廷尉,又迁光禄勋,行司隶校尉,复为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封高乐亭侯,复为仆射,加光禄大夫。高贵乡公即位,进封大梁乡侯,加侍中,迁司空,封容城侯。甘露二年卒,谥曰成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始平人,字若兰。窦滔妻。滔为苻坚秦州刺史,以罪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诗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读,词甚凄惋。一说,窦滔为安南将军,另有宠姬赵阳台,镇襄阳时独携赵之任。苏蕙感伤而织锦为璇玑图诗以寄。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游洛阳。尝得疾而卒。七日复苏曰。始随胥卒。见阎罗王。立殿下。王坐殿上。使吏捡籍。史以为误追耳。寿未尽也。因放还。当时又有五沙门在焉。所谓宝明寺智圣。般寺若道品。融觉寺昙谟最。禅林寺道恒。灵觉寺宝明。王则据案。悉诘其平生所为事。智圣曰。某留心禅那而已。道品曰。某诵涅槃经四十一卷而已。昙谟最曰。某讲涅槃华严二经。领徒千数。道恒曰。某劝诱四辈檀越。造一切经。雕塑佛像十躯。宝明曰。某未出家时。尝为陇西太守。造灵觉寺。出家之后。礼拜不缺。王既听其辞。乃复谕之曰。沙门之道。必须摄心禅诵。不矜村德。不事干求。不务名誉。讲经者情分彼我。恃能傲物。募人造经像者。图财起贪。具足三毒。在官起寺者。恃势困民。假善谢罪除。智圣道品。宜令青衣童。送生天堂。外其昙谟最道恒宝明。皆宜遣皂衣卒。押付地狱。事闻于朝。太后胡氏。密敕黄门侍郎徐纥。遍于京城。访求凝所说寺额僧名。虚实何如。既而报云。其寺额僧名。果与凝所说符合不谬。于是太后叹异。诏请坐禅诵经僧百人。常于内殿供养。且诏。自今比丘不许持经像。巡街乞索。如有私财营造者听。凝竟遁于白鹿山。由是中州率尚禅诵。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
释慧凝。未知何许人也。栖止洛邑而无异艺。正修练心戒耳尝得疾暴终七日而苏起说冥间报应。及见区分更无毫发之差。所睹者五沙门。一是宝明寺智圣。以坐禅苦行得升天堂。次一是般若寺道品。以诵涅槃经四十卷同前智圣次是融觉寺昙谟最。称讲涅槃华严经领徒千数。琰摩王曰。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𣣋物。比丘中第一粗行。今唯试坐禅诵经最曰。贫道立身已来唯好讲导不能禅诵。王曰。付司。即有青衣数辈。拥送最向西北门。屋舍皆黑。似非好处。次是禅林寺道恒。唱云。教导劝诱四辈檀越造一切经人中像十躯。王曰。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禅诵不干世事不务喧繁。虽造经像止欲得他财物。既得财物贪心即起。既长贪行三毒炽然具足烦恼。与最同入黑门。第五是灵觉寺宝明。自称未出家时。尝作陇西太守造灵觉寺。即弃官入道。虽不禅诵礼拜不阙。王曰。卿作刺史之日。曲理枉法劫夺民财。假作此寺非卿之力。何劳说此。亦付青衣送入黑门矣。凝由此省悟。最先见王属吏检寻名籍误追摄耳。时胡太后闻之。遭黄门侍郎徐纥依凝之说。散访验寺额并僧名。有无奏报。云城东有宝明寺。城内有般若寺。城西有融觉禅林灵觉三寺。并智圣道品昙谟最道弘宝明等。皆实有之。太后称叹久之。诏请坐禅诵经者一百僧。常在内殿供养焉。续有诏不听比丘持经像左街路乞索。如私有财物造经像者任意。凝入白鹿山隐居修道。自此京邑城下比丘多修禅观诵持大部经法焉。 系曰。昙谟最坐讲法而人我因入黑门中。若禅诵者人我随增。知亦不免。最与道士姜斌争论护法之功。可补前过。无谓传法之人皆堕负处。胡后偏见不亡。吁哉。
僧慧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生皇甫氏。安定朝那人。移居襄阳。世为衣冠。少师事荆州竹林昙顺。年二十五。讲涅槃法华十住净名杂心等。又善庄老。每说释不用都讲。吐词如云。高士宗炳刘虬张畅等。皆事之。齐高祖下诏曰。荆州僧主。风韵高简。恊道辅世。有功于国。年运已往。特听肩舆赴都。人聚观以为荣。与玄畅俱被知遇。称黑衣二杰。永明四年没。寿七十九。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僧慧。姓皇甫。本安定朝那人。高士谧之苗裔。先人避难寓居襄阳。世为冠族。慧少出家。止荆州竹林寺事昙顺为师。顺庐山慧远弟子。素有高誉。慧伏膺以后专心义学。至年二十五能讲涅槃法华十住净名杂心等。性强记不烦都讲。而文句辩折宣畅如流。又善庄老为西学所师。与高士南阳宗炳刘虬等。并皆友善。炳每叹曰。西夏法轮不绝者其在慧公乎。吴国张畅经游西土。乃造慧而请交焉。齐初敕为荆州僧主。风韵秀然协道匡世。补益之功有誉遐迩。年衰常乘舆赴讲。观者号为秃头官家。与玄畅同时。时谓黑衣二杰。齐永明四年卒。春秋七十有九。后有释慧敞者。亦志素贞正。代慧为僧主。续有功效焉。慧弟子僧岫。亦以学显。力精致血疾而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630 【介绍】: 隋唐时僧。徐州彭城人,俗姓刘。年十二出家。词辩无滞,文义俱扬。隋炀帝于江都建慧日道场,延慧乘住之,号家僧。大业中于四方馆仁王行道,敕慧乘为大讲主,所讲《涅槃》、《般若》、《金鼓》、《维摩》、《地持》《成实》等各数十遍。唐初住京师胜光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彭城刘氏子。其先出汉裔。祖欣。梁直前将军琅邪太守。父雅。陈兵部郎中。 叔祖智强。少出家。负重名。陈任广陵大僧正。善成实论及大涅槃。乘年十二即师事强。服膺讲席。十六白强。听智嚼法师成实论。于杨都之庄严寺。时有陈方继梁统。而武帝尤崇尚教门。屡阅仁王。盛张斋席。乘因获对御论义。辞辨绝出伦辈。上为眷眄。四月八日。上又于寺义集。乘竖佛果出二谛外义。有法师。旧居开泰。后入祇洹。问曰。为佛果出二谛外。为二谛出佛果外。乘质曰。为法师出开泰。为开泰出法师。曰如鸳鸯不栖圊厕。曰释提桓因不与鬼住。曰鸠翅罗鸟。不宿枯树。曰大海不宿死尸。皭时在座叹曰。勍敌也。其锋难当。就上前。脱所著天柱纳伽黎赏之。由是声誉益起。桂阳王。毛尚书。江仆射。等并伸敬慕。 隋初太尉晋王于江都。建慧日道场。乘奉教旨迁住仍蒙待以家僧之礼邀与入朝遇净影慧远于讲次。谈论若倾注。远惊叹曰。何物吴僧如此。世岂复有愈于此者乎。盖未尝相识。而创见之也。归慧日。益纵材辨。寺之宿硕。咸屈伏。王闻之喜。赏帛百缣。隋高祖。将巡岱宗。驻跸伊洛。诏遣江南关东大德。登殿竖义。乘应诏。答者靡抗。上嗟异。隋开皇十七年。出所积。以金玉装饰香台一具。施维扬永福寺。隋大业六年。诏诸郡。别选三大德于东都四方馆。阐仁王经。仍诏乘充大讲主。连三昼夜不卧。驾幸张掖从之。诏为高昌王曲氏。开金光明。曲以发布地。籍乘升座。 八年上幸东都。京师造七层木塔二。荐皇考妣也。因诏乘持舍利以葬。俄而公卿士庶。列树胜幢。三十馀所。自兴善寺。迎佛灵骨。至禅定寺。乘演仁王经十二年。诏写龟兹国旃檀像于东都。以赐郡国。武德四年。国家初定天下。诏谓凡经乱地。僧之是非。难以分别。议于州县。可置一寺。寺留三十僧。以示宽恩。其馀壹从汰去。上以洛阳天下之都会。固非他处所得比拟。然而虽有伪郑之变。犹许二百馀僧。住同华寺况乘尝被污。而上素所钦向。亦莫之问。诏住胜光寺。寺寔秦国功德也。八年驾幸国学。行释奠礼。先是堂列三座。拟叙三宗。而儒杰释雄。李之俊伟。皆云合雾拥。以快观听。制曰。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其令老先之孔次之。释又次之。时乘受众所推挹。已升座。闻制不觉失色。今上方在秦邸。位居百僚上。直视乘曰。但敷帝德。馀无所虑。乘乃唱曰。上天下地。荣贵所资。缘业所由。必宗佛圣。今将叙大致。合具礼仪。并合掌虔跪。使师资有据。于是自皇储已下。皆降席跪听。乘则前赞帝德。次述释宗。后以二难。双徵两教。上加叹美。顷之制问曰。昨有道士潘诞奏。以为悉达太子。不能得佛。六年求道。方得成佛。是则道能生佛。佛由道成。道。是佛之父师。佛乃道之子弟。故佛经云。求于无上正真之道。又曰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外国语云。阿耨菩提。晋翻无上大道。以此言之。道大佛小。亦可知矣。乘对制。其略曰。聃生于周末佛出于周初。计其世。则二十许王。论其年则三百馀载。岂有昭王时佛。退求敬王时道乎。向者道士李仲卿。所叙之道。有太上大道。先天地生。郁勃洞虚之中。炜烨玉清之上。是佛之师。不言周之老聃也。三皇无聃。五帝无聃。而所谓道者。未尝无也。自关尹请著书。窦后命兴学。然后聃之道。始行世。而道非独指聃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谓之神。夫阴阳且不可测其所生。而又奚能生佛哉。车胤云。在己为德。及物为道。殷仲文曰。德者得也。道者由也。论衡曰。立身之谓德。成名之谓道。道德也者。非必其人之霞服金冠玉圭朱履。别号天尊。居大罗之上。治玉京之中。而独名大道者也。贞观三年。乘于胜光寺。起舍利宝塔。像设庄严。备诸神变。并建方等道场。昼夜六时。行忏悔法以报圣上待遇之恩。四年十月二十日。终于所住房。春秋七十有六。门人道璋等。奉遗命。阇维于南山之谷口。敛馀烬。塔于胜光。沙门法琳制碑文。 惟乘。身历三朝。政移六帝。频婴宠顾。履接纶音。外则王公卿士。内则妃后嫔姬。皆禀戒香。共申师礼。所讲涅槃般若金鼓维摩地持成实等。各数十遍。 璋其族属之犹子也。善呗赞。职充都讲。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护法下
释慧乘。俗姓刘氏。徐州彭城人也。其先炎汉之绪。祖欣梁真前将军琅琊太守。父雅陈兵部郎中。叔祖智强。少出家。陈任广陵大僧正。善闲成论及大涅槃。乘年十二。发心入道。仍事强为师。服膺论席备探精理。十六启强曰。离家千里。犹名在家沙门也。诸广游都郡疏诸耳目。强从之。便下杨都。听庄严寺智㬭法师成实。爰始具戒。即预陈武帝仁王斋席。对御论义词辩绝伦。数千人中独回天眷。至四月八日。陈主于庄严寺总令义集乘。当时竖佛果出二谛外义。有一法师英侠自居擅名江左。旧住开泰后入祇洹。乃问曰。为佛果出二谛外。二谛出佛果外。乘质云。为法师出开泰。为开泰出法师。彼曰。如鸳鸯鸟不住圊厕。乘应声曰。释提桓因不与鬼住。彼曰。鸠翅罗鸟不栖枯树。乘折云。譬如大海不宿死尸。于时㬭公处座叹曰。辩才无碍其锋难当者也。躬于帝前赏天柱纳袈裟。由是令响通振邻国斯传。陈桂阳王尚书毛喜仆射江总等。并申久敬咸慕德音。属陈季道离隋风远扇。太尉晋王于江都建慧日道场。遍询硕德。乘奉旨延住。仍号家僧。后从王入朝频蒙内见。时净影慧远。道声扬播。由来不面。因过值讲即申言论。义高词丽声骇听徒。远顾曰。何处吴僧唇舌陵人。复岂逾此。王闻之弥敬其词辩。时慧日创立搜杨一化。并号龙象咸问义门。既爰初盛集法轮肇驾。王乃请乘尽心。言论不有见尊致结。既承资蓄纵辩无前。折关陈款皆倾巢穴。甚称王望。别赏帛百段。暨高祖东巡岱宗銮驾伊洛。敕遣江南吴僧与关东大德升殿竖义。乘应旨首登。命章对论。巧问勃兴切并纷集。纵横骆驿罔弗丧律亡图。高祖目属称扬。群英叹异。开皇十七年。于杨州永福寺。建香台一所。庄饰金玉绝世罕俦。及晋王即位。弥相崇重。随驾行幸无处不经。大业六年。有敕郡别简三大德入东都。于四方馆仁王行道。别敕乘为大讲主。三日三夜兴诸论道。皆为折畅靡不冷然。从驾张掖。蕃王毕至。奉敕为高昌王曲氏讲金光明。吐言清奇闻者叹咽。曲布发于地。屈乘践焉。至八年帝在东都。于西京奉为二皇双建两塔七层木浮图。又敕乘送舍利瘗于塔所时四方道俗百辟诸侯各出名珍。于兴善寺北天门道南。树列胜场三十馀所。高幢华盖接影浮空。宝树香烟望同云雾。迎延灵骨至于禅定。佥共请乘开仁王经。华俗士庶正道日登。咸嘉赏赞。十二年于东都图写龟兹国檀像。举高丈六。即是后秦罗什所负来者。屡感祯瑞故用传持。今在洛州净土寺。会隋室分崩唐皇御历。武德四年扫定东夏。有敕伪乱地僧是非难识。州别一寺留三十僧。馀者从俗。上以洛阳大集名望者多。奏请二百许僧住同华寺。乘等五人敕住京室。于时乘从伪郑词被牵连。主上素承风问。偏所顾属。特蒙慰抚命住胜光。秦国功德咸归此寺。武德八年。岁居协洽。驾幸国学将行释奠。堂置三坐拟叙三宗。众复乐推乘为导首。时五都才学三教通人。星布义筵云罗绮席。天子下诏曰。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当尔之时相顾无色。乘虽登坐情虑莫安。今上时为秦王。躬临位席。直视乘面目未曾回。频降中使十数教云。但述佛宗光敷帝德。一无所虑。既最末陈唱谛彻前通。乃命宗云。上天下地荣贵所资。缘业有由必宗佛圣。今将叙大致理具礼仪。并合掌虔跪。使师资有据。声告才竟。皇储以下爰逮群僚。各下席䠒跪伫聆逸辩。乘前宣帝德云。陛下巍巍堂堂。若星中之月云云。次述释宗。后以二难双徵两教。玄梯广布义网高张。莫不蹑向风驰应机云涌。既而天子回光敬美其道。群公拜手请从弘业。黄巾李仲卿。结舌无报。博士祭酒等。束体辕门。慧日更明法云还布。当又下诏问乘曰。道士潘诞奏。悉达太子不能得佛。六年求道方得成佛。是则道能生佛。佛由道成。道是佛之父师。佛乃道之子弟。故佛经云。求于无上正真之道。又云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外国语云阿耨菩提。晋音翻之无上大道。若以此验。道大佛小。于事可知。乘报略云。震旦之与天竺。犹环海之比麟洲。聃乃周末始兴。佛是周初前出。计其相去二十许王。论其所经三百馀载。岂有昭王世佛而退求敬王时道乎句虚验实足可知也。仲卿向叙。道者有太上大道。先天地生。郁勃洞虚之中。炜烨玉清之上。是佛之师。不言周时之老聃也。且五帝之前未闻有道。三王之季始有聃名。汉景已来方兴道学。穷今讨古道者为谁。案七藉九流。经国之典。宗师周易。五运相生。既辟两仪。阴阳是判。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谓之神。天地于事可明。阴阳在生有验。此理数然也。不云有道先天地生。道既莫测从何能生佛。故车胤云。在己为德及物为道。殷仲文云。德者得也。道者由也。言得孝在心由之而成也。论衡云。立身之谓德。成名之谓道。道德也者为若此矣。卿所言道宁异是乎。若异斯者不足归信。岂有头戴金冠身被黄褐。鬓垂素发手把玉璋。别号天尊居大罗之上。独名大道治玉京之中。山海之所未详。经史之所不载。大罗既焉有之说。玉京本亡是之谈。言毕下座。举朝属目。此时独据词宗。馀术无为而退。一席杨扇万代舟航。可尚可师立功立事。近假叨幸之力。远庇护念之恩也。贞观元年。乘以衔荷特命义须崇善。奉为圣上于胜光寺起舍利宝塔。像设庄严备诸神变。并建方等道场。日夜六时行坐三业。以贞观四年十月二十日。终于旧房。春秋七十有六。门人道璋先奉遗旨。于南山谷口焚之。私敛馀灰还于胜光起塔。沙门法琳为制碑文。见于别集。惟乘释蒙据道护法为心。抚物恤穷弥留情曲。而词辩无滞文义俱扬。写送若流有逾宿诵。此之一术殁后绝踪。而身历三朝政移六帝。频升中殿面对天颜。神气消散映彻墙仞。自见英德莫不推焉。又卿士王公妃嫔庶族。皆禀涂香申明供礼。所讲涅槃般若金鼓维摩地持成实等。各数十遍。璋即乘之犹子也。少所恭奉。立性诚悫偏能呗赞。清啭婉约有势于时。每为都讲亦隶伦则。京邑后附多向其尘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齐郡人。杨坚(隋文帝)舅氏子。其族本微,北周武帝平北齐后,坚尝求访之,不知所在。隋文帝开皇初,济南郡上书言有吕永吉者,自称有姑为杨忠妻。勘验之,知为舅氏子。乃追封外家,令永吉袭爵,留居京师。炀帝大业中授上党太守。性庸劣,不理郡事。去官,不知所终。
袁承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陈郡阳夏人。袁宪子。仕隋至秘书丞、国子司业。王世充废隋越王杨侗,称帝,群臣上表劝进,承家时为给事中,独称疾不署。
沈齐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兴武康人。沈不害孙。唐初,官泉州司户参军、著作郎。有集。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女诗人。一说疑即郎大家宋氏。敦煌遗书伯三八八五、伯三八一二存其诗2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前蜀后主王衍时伶官。《清异录》卷上记其事迹,并录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来子洵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2 【介绍】: 唐雍州长安人。武则天永昌时上书陈事,擢左台监察御史。无学术,语言蚩恶。则天倚以按狱,颇徇旨。赐姓武,字家臣。诬雅州刺史刘行实兄弟谋反,得迁游击将军、右羽林中郎将。常衣锦半臂,为朝士所诮。未几,流死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