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南宰相府
辽 代实行南北分治,设南北宰相府,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大政。辽史·百官志一:“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
《漢語大詞典》:内八府宰相
元 代职官名。 元 置内八府宰相八员,例以勋贵国戚的子弟充任,掌诸王朝觐宾礼;遇有诏令,则与 蒙古 翰林院官共同译写润色。因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称,实非宰相之职。其秩视二品。参阅元史·百官志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内八府宰相
《漢語大詞典》:内宰相
唐 王琚 常参与重要政事,当时号“内宰相”。旧唐书·王琚传:“ 琚 在帷幄之侧,常参闻大政,时人谓之‘内宰相’,无有比者。”
《國語辭典》:山中宰相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漢語大詞典》:浪子宰相
宋徽宗 时, 李邦彦 行事猥鄙,好作秽亵的词曲,自号 李浪子 。官拜尚书左丞,都人呼为“浪子宰相”。《宣和遗事》前集:“当时 李邦彦 以次相阿附,每燕饮,则自为倡优之事,杂以市井詼谐,以为笑乐。人呼 李邦彦 做‘浪子宰相’。”参阅宋史·李邦彦传
《國語辭典》:相国(相國)  拼音:xiàng guó
职官名。秦汉等朝所置的宰相职位。后沿为宰相的通称。也称为「相君」、「相室」。
《國語辭典》:黄阁(黃閣)  拼音:huáng gé
丞相厅事阁。因汉代丞相府里的厅事门为黄色,故称为「黄阁」。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你看他是白屋客,我道他是黄阁臣。」
《國語辭典》:辅相(輔相)  拼音:fǔ xiàng
1.匡助。《易经。泰卦》:「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2.辅佐政事。《汉书。卷八二。史丹传》:「丹之辅相,皆此类也。」
3.宰相。《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楚令尹子西曰:『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
《漢語大詞典》:正相
即宰相。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 宋 则以同平章事为正相,参知政事次之。”
分類:正相宰相
《國語辭典》:调羹(調羹)  拼音:tiáo gēng
汤匙。也称为「羹匙」。
《漢語大詞典》:相君
旧时对宰相的尊称。史记·张仪列传:“ 仪 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后汉书·阴识传:“初, 阴氏 世奉 管仲 之祀,谓为‘相君’。”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天子仄席旰未尝,相君日暮犹庙堂。”
分類:宰相尊称
《國語辭典》:上相  拼音:shàng xiàng
1.尊称宰相。或指居首位的宰相。《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贵无欲矣。」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惟上相之睿哲,当草昧而经纶。」
2.照片上的容貌较本人好看。如:「你真上相,每张照片都好看。」
《漢語大詞典》:相臣
宰相。亦泛指大臣。 宋 梅尧臣 《送张待制知越州》诗:“沧海东边 会稽郡 ,朱轮远下相臣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纪隆平:“詔 脱脱 安置 淮安路 , 也先帖木儿 安置 寧夏路 ,别选相臣统其兵。”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贤者与贤者处,时多异同,其流遂至於公门别户,如公(指 韩琦 )者,真相臣之则也夫。”
分類:宰相大臣
《漢語大詞典》:鼎铉(鼎鉉)
(1).举鼎之具。亦借指鼎。文选·史岑〈出师颂〉:“泽霑遐荒,功铭鼎鉉。” 李善 注引礼记:“夫鼎者有铭,铭者,论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弃鼎鉉而为生臊之食,废针石而任自然之病。” 明许自昌《水浒记·论心》:“酬死士万金立散,答君恩一剑时悬,且雌伏自功曹,有日名垂鼎鉉。”
(2).指宰相。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书载俊乂,股肱干楨,有物有则,模楷后生,宜参鼎鉉,稽建皇灵。”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何意恩泽益深,猥令超参鼎鉉,窃自惟度,实不堪任。”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议恤》:“世掌丝纶,官居鼎鉉,中书惭,任调燮。”
分類:宰相
《漢語大詞典》:师相(師相)
宰相的尊称。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上调羹,妃剖橙榴,折芭蕉,分餘甘,遣臣婢竟遗赐,曰:‘主上每得四方美味新奇,必赐师相,无顷刻废忘。諭师相知。无忘。’”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其所议婚姻事,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 陈衍 元诗纪事·贡师泰〈西湖竹枝词〉:“此诗依《铁崖竹枝》倡和本録入,其本集所载稍不同云:‘ 葛岭 西边师相宅,潭潭府第欲连云。’”
分類:宰相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