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宰牧
(1).宰相与州牧的并称。泛指治民的官吏。 晋 孙绰 《喻道论》:“三辟五刑,犯则无赦。此王者之常制,宰牧之所司也。”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今贤宰牧屡申妇女入庙烧香之禁,而迄不能改,大可怪矣。”
(2).掌管,治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
《漢語大詞典》:登宰
登就宰相之职。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遂虚上司,命公登宰。”
分類:宰相
《漢語大詞典》:退相
退居的宰相。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 绍兴 初有退相寓 永嘉 ,独 陈用中 彦才 虽邻不謁。”
分類:退居宰相
《漢語大詞典》:台相
宰相之位。后汉书·宋弘传论:“中兴以后,居台相,总权衡多矣。”
《漢語大詞典》:台位
三公之位。指宰相。 唐 杨巨源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诗:“心期玉帐亲台位, 魏勃 因君説姓名。”
《漢語大詞典》:宜禄
本为古代一仆人名,后亦以泛指宰相的仆人。宋书·百官志上:“有苍头字 宜禄 。至 汉 ,丞相府每有所关白,到阁輒传呼‘宜禄’,以此为常。”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宜禄》:“ 丁晋公 喜占验禨祥,多所忌讳。时有无赖 于庆 ,欲往依之,谋于一落第老儒。老儒曰:‘汝欲往,须更姓名,改 于 为 丁 ,名 宜禄 。后得志,毋相忘。’ 晋公 见其名果大喜,收之门下。不旬月而入相,此人遂被优宠……至今相传,不解其所谓。适检 沈休文 宋书,宰相苍头呼为‘宜禄’,乃知 晋公 喜之有故也。”
分類:仆人宰相
《漢語大詞典》:愚相
愚庸昏昧的宰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以圣主责愚相,君受祸不久矣。” 宋 杨伯岩 《臆乘·宰相称号》:“史传载居相位妍丑之称,如 汉 袁盎 呼 申屠刚 曰‘愚相’。”
分類:昏昧宰相
《漢語大詞典》:宰相器
宰相的才能和气度。汉书·何武传:“初, 武 为郡吏时,事太守 何寿 。 寿 知 武 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后汉书·陈忠传论:“ 陈公 居理官则议狱缓死,相幼主则正不僭宠,可谓有宰相器矣。”新唐书·李藩传:“ 裴垍 白 宪宗 ,谓 藩 有宰相器。”
《漢語大詞典》:揆务(揆務)
(1).考虑、研究各类事务。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2).宰相的职务。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
《漢語大詞典》:相婆
对宰相妻的戏称。 宋 曾慥 高斋漫录:“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 王安石 )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绵一缕云:‘相公可将归人事相婆也。’公笑而受之。”
分類:宰相戏称
《國語辭典》:参堂(參堂)  拼音:cān táng
进谒、拜见长辈或位尊者。《儒林外史》第七回:「举人报中了进士,即刻在下处摆起公座来升座,长班参堂磕头。」也作「参场」。
《漢語大詞典》:干堂
亦称“ 参堂 ”。 宋 官员注授差遣的方式之一。京朝官若不经吏部注授差遣,而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授,谓之“干堂”。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叔祖侍郎 婺 倅满秩造朝,未暇干堂,且归 嘉禾 。”
《漢語大詞典》:南牙
即南衙。指宰相。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详“ 南衙 ”。
分類:南衙宰相
《漢語大詞典》:南衙
(1). 唐 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新唐书·尉迟敬德传:“南衙北门兵与府兵尚杂鬭, 敬德 请帝手詔诸军听 秦王 节度,内外始定。”参见“ 衙兵 ”。
(2). 唐代 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 唐 吴竞 贞观政要·论纳谏:“ 太宗 乃谓 玄龄 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少有营造,何预君事?’”新唐书·高元裕传:“ 元裕 諫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枢密之权过宰相。’”
(3). 宋 时称 开封府 之官署为南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熙陵奖拔郭贽:“一日﹝ 郭贄 ﹞方与僧对弈,外传 南衙大王 至,以 太宗 龙潜日,尝判 开封府 ,故有南衙之称。” 宋 陆游 《记太子亲王尹京故事》:“或问 太宗 以来尹京则谓之南衙,何也?曰: 开封府 治所本在 正阳门 南街东。然 太宗 为尹,乃就 晋 邸视事, 晋 邸又在大内乃府治之南,故曰南衙。”
《漢語大詞典》:承辅(承輔)
辅佐。承,通“ 丞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论:“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书·冏命》:“旦夕承弼厥辟” 汉 孔安国 传:“旦夕承辅其君。”后因以称宰相。 唐 韩愈 《魏博节度使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讫其外庸,可作承辅。”宋史·孙诛传:“土大夫共以承辅期之,不幸早世。”
《国语辞典》:张邦昌(张邦昌)  拼音:zhāng bāng chāng
人名。(西元前1081~1127)宋代东光人。官至太宰相。靖康时金人陷汴京,执二帝北去,立邦昌为楚帝,后为高宗赐死。
《漢語大詞典》:调饪(調飪)
(1).喻任宰相之职,治理国家。旧唐书·陆贽传论:“ 贄 居珥笔之列,调飪之地,欲以片心除众弊,独手遏羣邪。”参见“ 调鼎 ”。
(2).谓烹饪。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济南王生》:“自携一婢来,凡调飪纫缝,非出其手不可。”
《國語辭典》:调鼎(調鼎)  拼音:tiáo dǐng
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尚阻。」唐。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