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堂老
堂帖
开閤
堂封
元弼
翘馆
右席
枢相
宰柄
相体
沙道
睡相
宰职
调梅
午桥庄
《國語辭典》:堂老  拼音:táng lǎo
1.唐代宰相彼此间的尊称。
2.称谓。指母亲。
《國語辭典》:堂帖  拼音:táng tiě
唐宰相处分公事的手谕文书。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堂中书指挥事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格如今之『堂剳子』也。」也称为「堂帖子」。
《漢語大詞典》:开閤(開閤)
亦作“ 开阁 ”。 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见汉书·公孙弘传。后以“开閤”指大臣礼贤爱士。 唐 刘禹锡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賔。” 唐 邵谒 《论政》:“ 孙弘 不开阁, 丙吉 寧问牛。” 宋 曾巩 《回亳州知府谏议状》:“伏惟开阁之初,偃藩甚乐。”
边开边关。《收穫》1981年第4期:“忽听得北窗外有声响,好像滞重的大黑门在开合。”
《漢語大詞典》:堂封
(1).宰相的封邑。新唐书·源乾曜传:“时议者言:‘国执政所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帝乃詔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堂封自此始。”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中书门下:“ 梁 开平 五年二月敕:‘食人之食者忧人之事,况丞相尊位,参决大政,而堂封未给,且无餐钱,朕甚愧之。’”
(2).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郑玄 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此 子夏 述 孔子 论墓葬之言。故后以“堂封”指称坟墓。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诗:“三亩空留悬磬室, 九原 犹寄若堂封。” 明 章懋 《陕西副使静虚潘公墓志铭》:“查山鬱鬱,堂封纍纍。公归於此,百世是思。” 明 李东阳 《息庵》诗:“扫开苍翠凿孱颜,自作堂封更堵环。颇似 王樵 为茧室,不劳 齐景 泣 牛山 。”参见“ 堂斧 ”。
《漢語大詞典》:堂斧
指坟墓。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宽上狭长形者。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 郑玄 注:“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杀,刃上而长…… 孔子 以为刃上难登,狭又易为功。”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 春浮 ( 萧伯玉 家园,今为葬地)精舍营堂斧,东壁高楼束 楚 薪。”参见“ 堂封 ”。
《漢語大詞典》:元弼
首席辅臣。指宰相。 唐 杜甫 《进封西岳赋表》:“维岳固陛下本命,以永嗣业,维岳授陛下元弼,克生司空。” 唐 郑亚 《〈会昌一品集〉序》:“公藴开物致君之才,居元弼上公之位。”
《漢語大詞典》:翘馆(翹館)
汉 公孙弘 为宰相,设翘材馆,以罗致天下人才。见西京杂记卷四。后因以“翘馆”谓招致才学颖异之士的馆舍。 宋 沈辽 《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仙江水东。”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 廖莹中 ﹞尝为大府丞,知 集州 ,皆以在翘馆不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 世宗 方喜祥瑞,争以表疏称贺博宠,收取词客充翘馆。”
《漢語大詞典》:右席
指宰相之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惟望陛下早正右席之拜,使臣亟释重负,退延残生。”
《漢語大詞典》:枢相(樞相)
唐 宋 对宰相兼枢密使者之称。 清 代对官至大学士的军机大臣亦有此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师保辅相·枢相:“《宋朝会要》曰: 唐 以中官为枢密使, 后唐 始有带相印者。则枢相之始自 后唐 也。又 至道 三年八月,以 曹彬 为兼侍中充使, 大中祥符 五年九月,以吏部尚书 王钦若 、户部尚书 陈尧叟 并守本官同平章事充使,儒臣为枢密而兼使相,自 钦若 始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近二三年,京曹日窘,寻常部院官出无车马者什九,殊不足以自别於齐民。而堂堂枢相且日策骡车入 东华门 内直,则 公孙宏 之故智矣!”专称枢密使。参见“ 枢使 ”。
《漢語大詞典》:枢使(樞使)
枢密使的简称。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军机处职官古称:“《 唐 六典》:‘ 宋 人称之曰枢使,亦曰枢相。典兵禁中,故名枢密。’案:枢使、枢相,即宋史所谓枢密使也。”参见“ 枢密使 ”。
分類:枢密使
《漢語大詞典》:宰柄
宰相的权柄。宋史·李纲传上:“臣无左右先容,陛下首加识擢,付以宰柄,顾区区何足以仰副图任责成之意?”
分類:宰相权柄
《國語辭典》:相体(相體)  拼音:xiàng tǐ
宰相的风度。《金史。卷一一五。完颜奴申传》:「金自南渡之后,为宰执者,往往无恢复之谋,临时相习,低言缓语,互为推让,以为养相体。」
分類:宰相风度
《漢語大詞典》:沙道
唐 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道路。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府中罗旧尹,沙道尚依然。”参见“ 沙堤 ”。
《漢語大詞典》:沙堤(沙隄)
(1). 唐 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凡拜相,礼絶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东街,名曰沙堤。” 唐 白居易 《官牛》诗:“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緑槐阴下铺沙堤。昨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后用为典实。指枢臣所行之路。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七叶貂蝉。”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
(2).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元 乔吉 《满庭芳·渔父词》曲:“沙隄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
《國語辭典》:睡相  拼音:shuì xiàng
睡觉的姿态。如:「坐有坐相,睡有睡相,不可太随便。」
《漢語大詞典》:宰职(宰職)
(1).宰相之职。 汉 董仲舒 《诣丞相公孙弘记室书》:“ 仲舒 窃见宰职,任天下之重,羣心所归。”
(2).邑宰之职。 南朝 宋 鲍照 《谢秣陵令表》:“用谢刀笔,猥承宰职,岂是闇儒,所能克任。”
分類:宰相邑宰
《漢語大詞典》:调梅(調梅)
谓用盐梅调味,使食物味美。喻指宰相执掌政柄,治理国家。梅,味酸,古代调味品。语本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唐 李乂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上宰调梅寄,元戎 细柳 威。”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本朝父子祖孙宰相:“ 王弇州 载 明 代门族之盛,按本朝父子调梅以济昇平之盛者,指不胜屈。”
《漢語大詞典》:午桥庄(午橋莊)
唐 宰相 裴度 的别墅名。至 宋 为 张齐贤 所有。其地在今 河南 洛阳 。 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诗:“只添丞相阁,不改 午桥庄 。”宋史·张齐贤传:“归 洛 ,得 裴度 午桥庄 ,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觴咏其间,其意旷适。”亦省称“ 午桥 ”。 唐 刘禹锡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君过 午桥 回首望, 洛城 犹自有残春。” 宋 陈与义 《临江仙》词:“忆昔 午桥 桥上饮,坐中都是豪英。”参见“ 午桥泉石 ”。
《漢語大詞典》:午桥泉石(午橋泉石)
唐 宰相 裴度 因不满宦官擅权,于 洛阳 郊外建 午桥庄 别墅,日以泉石诗酒自娱。后因以“午桥泉石”为山林隐居之典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 谢方叔 惠国 ,自 寳祐 免相,归 江西 寓第,从容午桥泉石凡一纪餘。”参见“ 午桥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