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宸扉
宫门。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宸扉既闢,一宇宙而来王;圣籙潜躋,贰乾坤而作帝。”
分類:宫门
《漢語大詞典》:阊阍(閶閽)
指宫门。 陈三立 《次韵答王义门内翰枉赠》:“排突閶閽预时议,掎摭豪英取嗟赏。”
分類:宫门
《漢語大詞典》:天闉
指宫门。 明 唐顺之 《结客少年场行》:“别有侯王势絶伦,甍甍甲第接天闉。”
分類:宫门
《漢語大詞典》:青琐门(青瑣門)
(1). 汉 代宫门名。后汉书·王允传:“ 布 驻马 青琐门 外,招 允 曰:‘公可以去乎?’”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会日暮, 术 因烧 南宫 青琐门 ,欲以胁出 让 等。”
(2).泛指宫门。 唐 李颀 《听董大弹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 长安 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清 龚自珍 《退朝遇雪车中忽然有怀吟寄江左》:“青琐门边雪,还疑海上看。”
分類:宫门门名
《國語辭典》:宫阙(宮闕)  拼音:gōng què
1.阙,宫门外的望楼。宫阙指天子所居的宫殿。因门外有两阙,故称为「宫阙」。《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
2.建筑富丽堂皇的宫殿。《西游记》第五回:「走出瑶池、踉踉蹡蹡误入老君宫阙,又把他五个葫芦金丹也偷吃了。」
《國語辭典》:千门(千門)  拼音:qiān mén
宫门。唐。杜甫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漢語大詞典》:青琐(青瑣)
亦作“ 青锁 ”。亦作“ 青璅 ”。
(1).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汉书·元后传:“ 曲阳侯 根 骄奢僭上,赤墀青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以青画户边鏤中,天子之制也。’…… 孟 説是。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后华贵的宅第、寺院等门窗亦用此种装饰。后汉书·梁冀传:“ 冀 乃大起第宅……窗牖皆有綺疎青琐。”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僧房楼观一千餘间,雕梁粉壁,青璅綺疏。” 五代 张昭 《观德舞》诗:“氤氲龙麝交青琐,彷佛锡鑾下蕊珠。”
(2).借指宫廷。《晋书·夏侯湛传》:“出草苗,起林藪,御青琐,入金墉者,无日不有。”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臣闻紫机务重,青锁任隆。”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清 姚鼐 《郑前邨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诗:“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桮。”
(3).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瓏。”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黄扉蔼蔼,青琐沉沉,有若 张公 之万户千门。”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琐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4).刻镂成格的窗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喻指篱笆。 唐 元稹 《红芍药》诗:“芍药绽红綃,巴篱织青琐。” 南唐 张泌 《芍药》诗:“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國語辭典》:魏阙(魏闕)  拼音:wèi què
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悬示法令的地方。后亦作为朝廷的代称。《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书室曰芸窗,朝廷曰魏阙。」
《國語辭典》:铜驼(銅駝)  拼音:tóng tuó
铜制的骆驼,比喻亡国。参见「铜驼荆棘」条。宋。文天祥 满江红。试问琵琶词:「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漢語大詞典》:铜驼街(銅駝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故 洛阳城 中。以道旁曾有 汉 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 晋 陆机 《洛阳记》:“ 洛阳 有 铜驼街 , 汉 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 金马门 外集众贤, 铜驼陌 上集少年。’”
《國語辭典》:金鱼(金魚)  拼音:jīn yú
1.古代官员的佩饰。唐制三品以上、元代四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鱼饰。唐。元稹 自责诗:「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钥匙。古代钥匙形状似鱼,故称为「金鱼」。唐。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诗二首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3.动物名。硬骨鱼纲鲤目鲤科。为鲫鱼的变种,由鲫鱼经不断的人工选种、配种与淘汰而成。体形略呈圆球状,凸眼,鳞片有金光,颜色鲜艳,鳍大,尾作三分或四分,可供观赏。因金鱼富文彩,故也称为「文鱼」。
《漢語大詞典》:金鱼符(金魚符)
(1).金质的鱼符。 唐 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 开元 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 金 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 金鱼 ”。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 唐 元稹 《自责》:“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 辽 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辽史·兵卫志上:“铸金鱼符,调发军马……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后行。”
《漢語大詞典》:金鱼袋(金魚袋)
(1).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 宋 代无鱼符,官员公服则系鱼袋于带而垂于后,但不复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常侍、赐紫金鱼袋李某,祭于百神之灵。”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人皆疑而问之。 若水 勌於酬辩,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问者,輙示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2).比喻高官显爵。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侵南》:“手中持玉节,腰下佩金鱼,脱却戎服。”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之二:“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王船。”
《漢語大詞典》:长春(長春)
(1). 三国 魏 宫门名。文选·左思〈魏都赋〉:“西闢 延秋 ,东启 长春 。” 张载 注:“端门之外,东有 长春门 ,西有 延秋门 。”
(2). 唐 行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境内。始建于 北周 ,废于 五代 。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云断 岳莲 临大路,天晴宫柳暗 长春 。” 仇兆鳌 注:“唐书: 同州 朝邑县 有 长春宫 。《寰宇记》: 周 宇文护 所筑。《旧书》: 高祖 起义,大军济 河 ,舍於 长春宫 。”
(3).仙酒名。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酒非洞里之长春,乐乃尘中之菲艺。”
(4).指君王的生日。 明 张居正 《圣寿节贺表》五:“命协贞符,万载仰长春之庆。”
(5).见“ 长春子 ”。
《漢語大詞典》:长春子(長春子)
元 丘处机 ,自号 长春子 。 成吉思汗 曾召见于 西域 ,封为大宗师,赐号 长春真人 ,命总领道教。见《元史·释老传·丘处机》。亦省称“ 长春 ”。 明 高启 《赠丘老师》:“ 长春 之孙自仙骨,袖有蟠桃食遗核。”
《國語辭典》:通籍  拼音:tōng jí
1.汉制。将记有姓名、年龄、身分的竹片挂在宫门外,经核对相合者,得出入宫门。《汉书。卷七四。魏相传》:「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寖不制。」
2.进士初及第。唐。刘禹锡〈酬元九院长自江陵见寄〉诗:「金门通籍真多士,黄纸除书每日闻。」
3.新官通报名籍于朝廷。朝廷中已有他的名籍。唐。杜甫 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國語辭典》:龙楼(龍樓)  拼音:lóng lóu
1.西汉时太子所居住的门楼上刻有铜龙,故称太子的宫殿为「龙楼」。唐。姚合 和高谏议入翰苑诗:「紫殿讲筵邻御座,青宫宾榻入龙楼。」
2.帝王的宫阙。
《國語辭典》:监门(監門)  拼音:jiān mén
1.守门的小吏。《周礼。地官。司门》:「祭祀之牛牲系焉,监门养之。」
2.监守门户。《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傕使校尉监门,隔绝内外。」
3.职官名。掌宫殿门禁与守卫等事。《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左右监门,各率一人,副率二人,掌诸门禁。」
《國語辭典》:帝阍(帝閽)  拼音:dì hūn
1.天帝的宫门。《文选。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庭兮延群神。」
2.替天帝守门的人。《楚辞。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3.宫阙、朝廷。唐。王勃滕王阁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