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禁城  拼音:jìn chéng
宫城。《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唐。陈羽〈长安卧病秋夜言怀〉诗:「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分類:禁城宫城
《漢語大詞典》:朱城
指宫城。 南朝 梁 庾肩吾 《春日》诗:“影出朱城外,香归青殿中。”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紺幰红尘度。” 唐 李贺 《春昼》诗:“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 王琦 注:“朱城,紫禁也。”
分類:宫城
《國語辭典》:赤城  拼音:chì chéng
山名:(1)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属天台山脉,为登天台山必经的山。因山土色红而得名。(2)位于四川省灌县西南,也称为「青城山」。
《漢語大詞典》:承天
(1).承奉天道。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后汉书·郎顗传:“夫求贤者上以承天,下以为人。”
(2). 唐 代乐舞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舞者二十人。分四部:一景云舞,二庆善舞,三破阵无,四承天舞……承天乐,舞四人,进德冠、紫袍、白袴。”
(3). 唐 代宫城南中门叫 承天门 。旧唐书·睿宗纪:“兵部尚书 郭元振 从上御 承天门 楼,大赦天下。”
《漢語大詞典》:东华(東華)
(1).传说仙人 东王公 又称 东华帝君 ,省称“东华”。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四:“西龟初定籙, 东华 已校名。”云笈七籤卷四八:“削灭九阴气,记上 东华 名。” 明 张居正 《应制白鹤吟》之四:“金简忽传天上字, 东华 初纪大椿年。”参见“ 东王公 ”。
(2). 明 清 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 东华门 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 明 袁宏道 《途中怀大兄》诗:“一自直 东华 ,先鸡每戒睡。”
(3).泛指朝廷。 清 龚自珍 《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
(4).见“ 东华门 ”。
《國語辭典》:东王公(東王公)  拼音:dōng wáng gōng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东华帝君。领导男仙,常与领导女仙的西王母并称。见汉。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也称为「木公」、「东王父」。
《國語辭典》:东华门(東華門)  拼音:dōng huá mén
泛称京城的东门。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今学士初拜,自东华门入,至左承天门下马待诏。」
《漢語大詞典》:重城
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一:“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1).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文选·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 刘逵 注:“大城中有小城,周十二里。”
(2).泛指城市。 宋 柳永 《采莲令》词:“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蜃楼海气隐重城,浩浩风停远市声。”
(3).指宫城、都城。 唐 李白 《鼓吹入朝曲》:“搥鐘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宋 王禹偁 《李氏园亭记》:“重城之中,双闕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其来旧矣。” 明 何景明 《入朝遇雨》诗:“柳拂重城锁,花笼复道迴。”
(4).指城墙。 唐 于邺 《扬州梦记》:“ 牧 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 扬州 ,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楼之上,常有絳纱灯万数,辉罗燿列空中。” 宋 王安石 《示元度》诗:“思君携手安能得,上尽重城更上楼。”
《國語辭典》:百雉  拼音:bǎi zhì
古时用以计量城墙大小的单位。《左传。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晋。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漢語大詞典》:护军(護軍)
(1). 秦 汉 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 魏 晋 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护军中尉 随何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以中护军与 张昭 共掌众事。” 胡三省 注:“ 秦 置护军都尉, 汉 因之。 高祖 以 陈平 为护军中尉。 武帝 復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 三国 虎争,始有中护军之官。《东观记》曰: 汉 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 魏 晋 以后,资轻者为中护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然 吴 又有左右护军,则 吴 制自是分中、左、右为三部。”
(2). 唐 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 宋 不设。 清 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 唐 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 清 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 清 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漢語大詞典》:禁垣
(1).皇宫城墙。亦指宫中。 唐 孟球 《和主司王起》:“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 唐 薛奇童 《楚宫词》之二:“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仰计亘霄路於高阁,隔人烟於禁垣。” 清 姚鼐 《书制军六十寿序》:“其后以忠孝入侍禁垣。”
(2).指宫中官署。旧唐书·权德舆传:“居数岁, 岱 卒, 郢 知礼部贡举,独 德舆 直禁垣,数旬始归。”
《漢語大詞典》:五门(五門)
(1).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周礼·天官·阍人“閽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汉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路门一曰毕门。’ 玄 谓雉门,三门也。” 孙诒让 正义:“玉海·宫室《三礼义宗》云:‘天子宫门有五,法五行,曰皋门、曰库门、曰雉门、曰应门、曰路门。’按, 崔 以五门雉门在库门内,则依 后郑 説。” 崔 ,《三礼义宗》著者 崔灵恩 。
(2).泛指宫城之门。 唐 白居易 《胶漆契》诗:“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3).借指京城。 唐 李商隐 《细雨》诗:“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4).佛教语。坐禅所用的五大“对治法门”,《五门禅精要用法》:“坐禪之要法有五门。一者安般,二不浄,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
《漢語大詞典》:左掖
(1).宫城正门左边的小门。宋书·天文志一:“ 魏文帝 黄初 三年九月甲辰,客星见太微左掖门内。”
(2). 唐 时指门下省。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 仇兆鳌 注:“唐六典:在 宣政门 内,殿东有 东上閤门 ,殿西有 西上閤门 。 东上閤门 ,门下省在焉。 西上閤门 ,中书省在焉。公时为左拾遗,属门下,故出左掖。”参见“ 左省 ”。
(3). 明成祖 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参见“ 五军 ”。
《漢語大詞典》:左省
(1). 唐 中央官署名,门下省的别称。门下省在殿庑之左,故称。 唐 杜甫 有《春宿左省》诗。 唐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诗:“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
(2).礼部。 宋 范祖禹 《谢礼部侍郎表》:“备员左省,久尘夕拜之詔。”
《漢語大詞典》:五军(五軍)
(1).古代军制。 春秋 时 晋 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国语·晋语四:“蒐於 清原 ,作五军。” 韦昭 注:“ 晋 本有上军、有中军、有下军,今有五军,新上下也。”
(2).古代军制。 汉 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军六师,千列百重。” 李善 注:“汉官仪:‘ 汉 有五营。’五军即五营也。”
(3).古代军制。 明 代京军三大营之一。 成祖 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唐 贾至 《燕歌行》:“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國語辭典》:午门(午門)  拼音:wǔ mén
旧日皇城的正门。为群臣待朝候旨的地方。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开著午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到了初六日五鼓,羽林卫士摆列在午门外,卤簿全副设了,用的传胪的仪制,各官都在午门外候著。」
《國語辭典》:禁鼓  拼音:jìn gǔ
都城晚间用以报时的更鼓。《水浒传》第五六回:「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从来这春夜值千金价。早听得禁鼓报初更罢。」
《漢語大詞典》:北内
唐朝 国都 长安 内的皇城。宫城在北,故名。 五代 齐己 《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诗:“圣主降情延北内,诸侯稽首问南禪。” 唐 刘兼 《寄长安郑员外》诗:“乘醉几同游北内,寻芳多共謁东隣。”新唐书·朱泚传:“ 浑瑊 以数十骑自夹城入北内,裒兵欲击贼,闻乘舆出,遂奔 奉天 。”
《漢語大詞典》:禁阙(禁闕)
宫城前的楼观。借指宫城或宫门。《宣和遗事》前集:“ 徽宗 闻言大喜,即时易了衣服……引 高俅 , 杨戩 私离禁闕,出 后载门 。” 明徐元《八义记·阴陵相会》:“孤儿暗藏出禁闕,深感将军名 韩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