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上方 拼音:shàng fāng
1.位置较高的地方。如:「他在书桌上方挂了一幅字画。」
2.天界。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金瓶梅》第六七回:「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3.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和东方,为阳气所萌生之处,故称为「上方」。《汉书。卷七五。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奸邪,辰未主之。」
4.天子所御用的东西。《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2.天界。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金瓶梅》第六七回:「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3.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和东方,为阳气所萌生之处,故称为「上方」。《汉书。卷七五。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奸邪,辰未主之。」
4.天子所御用的东西。《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漢語大詞典》:云台(雲臺)
(1).高耸入云的台阁。《淮南子·俶真训》:“云臺之高,堕者折脊碎脑,而蟁蝱适足以翱翔。” 晋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黄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观者,必閟带索之欢。”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廼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 宋 张辑 《洞仙歌·代寿张辰川》词:“问因何五马,踏月云臺。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
(2). 汉 宫中高台名。 汉光武帝 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约 《为武帝与谢朏敕》:“今方復引领 云臺 ,虚己 宣室 。” 唐 高适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诗:“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 宋 范成大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诗:“诸公上 云臺 ,一叶渺 湘浦 。”
(3). 汉 宫中高台名。 汉明帝 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 邓禹 等二十八将于 南宫云台 ,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报 云臺 贺,公卿拜寿巵。” 清 洪升 《长生殿·剿寇》:“拥大将,气雄哉,合图画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境。即 西岳 华山 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卫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云臺峯 在 太华山 东北。” 清 厉鹗 《严朗屋写小像为杜子春事索题》诗之二:“ 云臺峯 顶约驂鸞,杞犬芝童觅最难。”
(5).山名。在 四川省 苍溪县 东南,接 阆中县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苏省 连云港市 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 郁洲 , 明 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 李希凡 《云台小记》:“ 云台山 屹立在 黄海 之滨……所谓‘花果山’者,只是 云台 一百多个山头中的一陵。”
(7).道观名。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 锦里 差隣接, 云臺 闭寂寥。” 冯浩 笺注:“所谓 云臺观 也。”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己亥自寿》词之二:“愿 云臺 任满,又还因任,赛 汾阳 考。”
(2). 汉 宫中高台名。 汉光武帝 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约 《为武帝与谢朏敕》:“今方復引领 云臺 ,虚己 宣室 。” 唐 高适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诗:“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 宋 范成大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诗:“诸公上 云臺 ,一叶渺 湘浦 。”
(3). 汉 宫中高台名。 汉明帝 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 邓禹 等二十八将于 南宫云台 ,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报 云臺 贺,公卿拜寿巵。” 清 洪升 《长生殿·剿寇》:“拥大将,气雄哉,合图画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境。即 西岳 华山 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卫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云臺峯 在 太华山 东北。” 清 厉鹗 《严朗屋写小像为杜子春事索题》诗之二:“ 云臺峯 顶约驂鸞,杞犬芝童觅最难。”
(5).山名。在 四川省 苍溪县 东南,接 阆中县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苏省 连云港市 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 郁洲 , 明 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 李希凡 《云台小记》:“ 云台山 屹立在 黄海 之滨……所谓‘花果山’者,只是 云台 一百多个山头中的一陵。”
(7).道观名。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 锦里 差隣接, 云臺 闭寂寥。” 冯浩 笺注:“所谓 云臺观 也。”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己亥自寿》词之二:“愿 云臺 任满,又还因任,赛 汾阳 考。”
《漢語大詞典》:秘阁(祕閣)
(1).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 机 始以臺郎出补著作,游乎祕阁。”《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癸丑, 魏 詔求遗书,祕阁所无,有益时用者,加以优赏。” 胡三省 注:“ 汉 时书府,在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掌之,内则有 延阁 、 广内 、 石渠 之藏。 后汉 则藏之 东观 , 晋 有中外三阁经书。 陆机 《谢表》云‘身登三阁’,谓为祕书郎掌中外三阁祕书也,此‘祕阁’之名所由始。”《新唐书·段成式传》:“研精苦学,祕阁书籍,披閲皆遍。”
(2).指尚书省。《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升降祕阁,我服载暉。” 李善 注:“序云‘入为尚书郎’,作此诗。然祕阁即尚书省也。”
(3).临书枕臂之具。也称臂搁。 明 屠隆 《考槃馀事·文房器具笺·秘阁》:“有以长样古玉璏为之者,近以玉碾螭文卧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紫檀雕花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者。有 倭 人造黑漆祕阁,如圭元首方,下阔二寸餘,肚稍虚起,恐惹字黑,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为祕阁上品。”
(2).指尚书省。《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升降祕阁,我服载暉。” 李善 注:“序云‘入为尚书郎’,作此诗。然祕阁即尚书省也。”
(3).临书枕臂之具。也称臂搁。 明 屠隆 《考槃馀事·文房器具笺·秘阁》:“有以长样古玉璏为之者,近以玉碾螭文卧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紫檀雕花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者。有 倭 人造黑漆祕阁,如圭元首方,下阔二寸餘,肚稍虚起,恐惹字黑,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为祕阁上品。”
《國語辭典》:郎君 拼音:láng jūn
1.称谓:(1)对男子的尊称。《三国志。卷四三。蜀书。王平传》:「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某隐居在西岳,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径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对贵公子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本指太守之子,后为对他人子弟的敬称。《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杨素归谓家人曰:『小儿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当否?』素恃己有功,于帝多呼为郎君。」(4)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郎君将此儿归闽中,又在何处另结良缘?不知且从黄易两家之言,成了亲事。」
2.嫖客。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我劝你两个风流子弟,可也别寻一个合死的郎君。」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老儿。别的郎君子弟,经商客旅,都不打紧,我有两个人,都是仓官。」
2.嫖客。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我劝你两个风流子弟,可也别寻一个合死的郎君。」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老儿。别的郎君子弟,经商客旅,都不打紧,我有两个人,都是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