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挂镜线
钉在室内四周墙壁上部的水平木条,用来悬挂镜框、画幅等。也叫画镜线。
《漢語大詞典》:博古架
室内陈列古玩珍宝的多层木架。每层形状不规则,前后均敞开,无板壁封挡,便于从各个位置观赏架上放置的器物。
《漢語大詞典》:八窗玲珑(八窗玲瓏)
(1). 唐 卢纶 《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四户八窗明,玲瓏逼上清。”后称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为“八窗玲瓏”。亦作“ 八牕玲瓏 ”。 宋 楼钥 《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扶栏三级横復纵,八牕交映光玲瓏。”
(2).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朱子语类卷一百:“而今须是要打破那黑底虚静,换做箇白底虚静,则八窗玲瓏,无不融通。” 宋 张栻 《采菊亭》诗引:“ 陶靖节 人品甚高, 晋 宋 诸人所未易及。读其诗可见胸次洒落,八窗玲瓏,岂野马游尘所能栖集也。”
《國語辭典》:八面玲珑(八面玲瓏)  拼音:bā miàn líng lóng
1.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宋。葛长庚〈满江红。钧天高处〉词:「八面玲珑光不夜,四围晃耀寒如月。」《古典复音词汇辑林。册一》引马熙〈开窗看雨〉诗:「洞房编药屋编荷,八面玲珑得月多。」
2.形容人处世圆滑,面面俱到。宋。夏元鼎满庭芳。久视长生〉词:「虽是无为清净,依然要,八面玲珑。」《孽海花》第七回:「原来宝廷的为人,虽是八面玲珑,却十分落拓。」
《漢語大詞典》:八窗玲珑(八窗玲瓏)
(1). 唐 卢纶 《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四户八窗明,玲瓏逼上清。”后称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为“八窗玲瓏”。亦作“ 八牕玲瓏 ”。 宋 楼钥 《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扶栏三级横復纵,八牕交映光玲瓏。”
(2).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朱子语类卷一百:“而今须是要打破那黑底虚静,换做箇白底虚静,则八窗玲瓏,无不融通。” 宋 张栻 《采菊亭》诗引:“ 陶靖节 人品甚高, 晋 宋 诸人所未易及。读其诗可见胸次洒落,八窗玲瓏,岂野马游尘所能栖集也。”
《國語辭典》:壁纸(壁紙)  拼音:bì zhǐ
贴在室内墙壁上,供装饰用的纸。
《国语辞典》:保龄球(保龄球)  拼音:bǎo líng qiú
1.一种以滚动球击倒排列球瓶的室内体育运动。为英语bowling的音译。随个人喜好,以重量不等的球向前扔出,沿滚道击倒球道末端十个呈三角形状排列的木瓶。击倒的球瓶越多,所得分数越高。
2.保龄球运动用球。以橡皮、塑料等材料制成。球面上有三个指孔用以握球,直径约二十一点六公分,重量不超过七点三公斤。
《漢語大詞典》:保龄球运动
在室内平滑的木板球道上滚球撞击木柱的一种运动。球道运用硬木铺成,长4.572米,宽1.15米。球用硬胶木制成,直径21.6厘米,重不超过7.264千克。球道终端置十个木瓶柱,摆成三角形,比赛者在起点线上轮流滚球撞击木瓶柱,每人滚二球为一轮,十轮为一局,击倒一根木柱得一分,得分多者为胜。
《國語辭典》:顶棚(頂棚)  拼音:dǐng péng
1.天棚。露天搭盖的棚子,用以遮蔽风雨、烈日。如:「乡间的喜宴,常常在户外空地上搭盖顶棚,办桌请客。」
2.在从前的房屋里,用纸裱糊以承接灰尘的架子,如现在的天花板。如:「顶棚有渗水的现象,赶紧请技工来看看。」也作「顶格」。
《國語辭典》:地毡(地氈)  拼音:dì zhān
铺在地面上的毡子。多为毛织物,亦有用棉、麻等质料制成。如:「客厅里铺著一块红色的地毡。」
分類:室内
《國語辭典》:城市病  拼音:chéng shì bìng
因都市空气、噪音、交通混乱等环境因素所引发的病症。症状为胸闷、咳嗽、头晕、眼痛、精神不振、过敏反应等。如:「台北居大不易,刚从乡下来的人易罹患城市病。」也称为「都市病」。
《漢語大詞典》:打埃尘(打埃塵)
掸尘。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 清 顾禄 清嘉录·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宜埽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漢語大詞典》:寝幄(寢幄)
卧室内的帷帐。借指卧室。 宋 王巩 闻见近录:“上遣御药院供奉官 高居简 就第,召 张文定 至寝幄。”
《漢語大詞典》:排插
室内的一种起分隔作用的较窄的板壁。红楼梦第五三回:“这边横头排插之后小炕上,也铺了皮褥。”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安公子 在排插后面炕里面守着那个黄包袱。”
《漢語大詞典》:脑积水(腦積水)
脑脊液在脑膜腔或脑室内蓄积过多之症。多由先天性畸形或脑膜炎后遗症引起。俗称为脑水肿。
《漢語大詞典》:十二监(十二監)
明 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皇 明 祖训所载,设立内府衙门,职掌品级,立法垂后,亦尽善尽美……按内府十二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马、曰司设、曰尚宝、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綬、曰直殿、曰都知。”参阅明史·职官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