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宣旨
宣恩
宣畅
宣传
宣慈
宣制
宣昭
重宣
宣言
宣劝
克宣
究宣
备宣
宣防
宣问
《國語辭典》:宣旨  拼音:xuān zhǐ
传布皇帝的命令。《宋书。卷七七。柳元景传》:「上遣丹阳尹颜竣宣旨慰劳。」《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宫词》:「春早寻花入内园,竟传宣旨欲黄昏。」
《漢語大詞典》:宣恩
宣扬皇帝的恩德。《史记·三王世家》:“今臣 去病 上疏,不忘其职,因以宣恩,乃道天子卑让自贬以劳天下,虑皇子未有号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人臣﹞受命宣恩,辅成君子,所以助化;功成事就,归德于上,所以致义也。”《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既蒙圣恩遣慇懃,不敢推辞向会陈,衔勑定过方丈室,宣恩要见 浄名 尊。”
《漢語大詞典》:宣畅(宣暢)
(1).宣扬;传布。《诗·大雅·崧高》“四方于宣” 汉 郑玄 笺:“四方恩泽不至,则往宣畅之。”《后汉书·顺帝纪》:“夷狄叛逆,赋役重数,内外怨旷,惟咎叹息。其遣光禄大夫案行,宣畅恩泽,惠此下民,勿为烦扰。”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於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復於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復可覩。”
(2).舒散;抒发。 唐 陆贽 《奉天论赦书事条状》:“宣畅鬱堙,不可不洞开襟抱;洗刷疵垢,不可不盪去瘢痕。”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圣人知声音之道,足以感人也,拊石截竹,八音克谐,定其律吕,授以节奏,调摄志气,宣畅性情,使闻其声者,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
(3).流畅。云笈七籤卷三十:“﹝鼻﹞两孔之下源是死气之门,元生君严固守之,使精神宣畅于百节,血液盈满于千关。” 明 李贽 《读律肤说》:“故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
《國語辭典》:宣传(宣傳)  拼音:xuān chuán
1.宣布传达。《北齐书。卷二四。孙搴传》:「又能通鲜卑语,兼宣传号令,当烦剧之任,大见赏重。」唐。曹唐 升平词五首之二:「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
2.讲解说明,阐扬。《抱朴子。内篇。勤求》:「徒以一经之业,宣传章句,而见尊重。」
3.宣扬、广告。如:「文宣宣传」、「电视宣传」。
《漢語大詞典》:宣慈
本谓博闻慈爱。后泛指博爱众人。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孔颖达 疏:“宣者,徧也。应受多方,知思周徧也。慈者,爱也,爱出於心,恩被於物也。” 汉 蔡邕 《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掾天姿恭恪,宣慈惠和,允恭博敏,惻隐仁恕,正身履道。”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淳钩之锋,验於犀兕;宣慈之良,效於明试。”隋书·刑法志:“圣王仰视法星,旁观习坎,弥缝五气,取则四时,莫不先春风以播恩,后秋霜而动宪。是以宣慈惠爱,导其萌芽,刑罚威怒,随其肃杀。”
《漢語大詞典》:宣制
宣布帝王的诏命。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 延和 之赐坐而茶汤者,遇拜相、正衙、会百官,宣制才罢,则其人亲抱白麻见天子於 延和 ,告免礼毕。”金史·礼志十:“皇太子已下应在位官皆再拜,躬身,侍中宣制曰‘册某王为皇太子’。”明史·礼志八:“承制官奏发皇后册宝,承制讫,由中门出,降自中陛,至宣制位,曰:‘有制’。正副使跪,承制官宣制曰:‘册妃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展礼。’宣毕,由殿西门入。”
《漢語大詞典》:宣昭
宣扬;显扬。《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宣昭犹言明昭。”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 文 之业,弛 周 室之忧,徼 文 武 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 唐 韩愈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诗:“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经义之设,本以扬搉大义,剔发微言,或且推广事理,以宣昭实用。”
分類:宣扬显扬
《漢語大詞典》:重宣
佛教语。谓教主说法告一段落,以偈颂重复概括精义。 清 龚自珍 《正译第六》:“凡见佛者,则有唄偈,乐器赞颂;问佛咨义,往往用偈颂。佛説法毕,则有重宣之颂,如东土之有歌诗谐声者也。”
《國語辭典》:宣言  拼音:xuān yán
1.逢人公开声明。《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2.发表意见。《国语。周语上》:「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3.政府、政党或其他团体把对某事件的主张,用文书对外的宣示。如:「独立宣言」。
《漢語大詞典》:宣劝(宣勸)
(1).敦促劝勉。宋书·孝武帝纪:“百姓乏粮种,随宜贷给。吏宣劝有章者,详加褒进。”
(2).指皇帝赐酒劝饮。 宋 苏轼 《次韵王仲至喜雪御宴》:“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 江 南酒可赊。宣劝不多心自醉,强扶衰白拜君嘉。” 宋 范成大 《寓直玉堂拜赐御酒》诗:“惭愧君恩来甲夜,殿头宣劝紫金杯。”宋史·礼志十五:“若宣劝,即立席后,躬,饮讫,讚再拜。”
《韵府拾遗 先韵》:克宣
齐书武帝纪千畛咸事六仞可期教义克宣诚感兼畅
《漢語大詞典》:究宣
(1).彻底了解。史记·儒林列传:“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諭下。”
(2).详尽表述。 宋 曾巩 《中书舍人制》:“方朕明纪纲,定宪度,以为民极之初,非能见於文章,何以究宣朕意。” 明 陈子龙 《采莲赋》:“竝进四逐,嫳屑蹁蹮。讙鱼怒蜂,不可究宣。”
《骈字类编》:备宣(备宣)
江淹为萧太尉上便宜表圣诰遗风具腾丹册贤言流沫备宣青史
《漢語大詞典》:宣防
见“ 宣房 ”。
《漢語大詞典》:宣房
亦作“ 宣防 ”。
(1).宫名。 西汉 元光 中, 黄河 决口于 瓠子 ,二十余年不能堵塞, 汉武帝 亲临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并命群臣负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宫其上,名为 宣房宫 。见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 河南 濮阳县 境。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洪水滔天,而有 禹 之绩, 河 水泛滥,而有 宣房 之功。”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 宣房 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2).借指该处之 黄河 水。 明 吴宽 《赠河南巡抚杨贯之》诗:“宪府乍临新邑 洛 , 宣房 已復旧河流。” 清 顾炎武 《登岱》诗:“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上采黄金成,下塞 宣房 湍。”
(3).泛指防河治水。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砭俗:“既承不可遏之江河,则当相度宣防,资其灌溉,通其舟楫,乃见神明通久之用焉。” 清 龚自珍 《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两广总督谥敏肃涿州卢公神道碑铭》:“起家文辞,观政於曹,翠翎英英。出治南服,又歷试旃,以知宣房。”
《漢語大詞典》:宣问(宣問)
(1).帝王后妃向臣下发问。管子·小匡:“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乃召而与之坐,省相其质,以参其成功成事。”《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皇帝宣问:‘卿意者何?’ 衾虎 奏曰:‘臣愿解箭。’”辽史·礼志四:“皇太后宣问:‘南朝皇帝圣躬万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世祖问喀尔喀使者:“ 章皇 即位时甫七龄,时 喀尔喀 使者来朝,随班祝贺,拜跪失仪,上即宣问。侍臣答以远方使者,未嫻礼节,上乃悦。”
(2).犹安慰。《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唯有 杨妃 满目流泪。皇帝亦见,宣问皇后:‘缘即罪 杨坚 一人,不干皇后之事。’”